尽管沪深指数国庆假期后持续上涨,基金仓位却在连续下降。
渤海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员章辉对基金仓位监测的最新结果表示,10月9日,尽管沪深300指数大涨5.29%,但基金仓位却连续第六周下降,纳入统计范围的290只偏股型基金当天的平均仓位为77.63%,比此前一周9月25日的78.66%下降1.03%。此外,高仓位基金的比例继续下降,仓位在90%以上的基金已不足1/5。
章辉指出,根据10月9日的测算,60家基金公司中46家减仓、14家加仓。富国、工银瑞信与上投摩根等基金公司减仓幅度较大,均在3%以上;东吴、友邦华泰与华富等基金公司小幅加仓。
在大型基金公司中,易方达与华夏仓位依然较高,约为80%,但减仓幅度均超过1%;南方与嘉实基金仓位在75%左右,但二者在近期操作方向上相反,南方加仓而嘉实减仓;博时继续减仓,仓位已低至65%。
在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看来,从最近一周的仓位变化情况看,基金阵营已出现明显分歧,且减仓基金数量明显放大。
德圣基金测算的减仓数据显然比渤海证券更“猛烈”。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德圣基金发现,上一周有107只基金主动减仓幅度超过2%,超过5%的基金有25只,且仓位大于85%的重仓基金占比仅为29.64%,相比前一周大幅下降10%。
针对这些变化,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分析认为,在当前宽幅震荡的行情中,股市正在进入明显的风格转换时期。
“当前的基金业绩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预示著四季度基金业绩分化的线索,从最近的操作看,基金仍然主要在做结构调整,但还未形成一致的调整方向。调仓与结构性机会的把握,将是基金下一阶段比拼的重点。”
基金持续减仓,是否意味著他们对于后市已作出悲观判断?
答案并不尽然。接受采访的多家基金公司均表示,现阶段的调仓、减仓动作,并非是看空后市所为,主要是进行持仓结构的调整,为下一年的投资做好布局。这与江赛春的判断基本一致。
基于现阶段基金调仓的特点,基金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对中期基金产品的配置,应是偏股型基金比例高于债券和货币型,但考虑到未来市场反复震荡概率较大,不建议配置太高的股票基金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