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欣 然
“你看我今天买的菜好不好!”,婆婆把两大袋菜拎到了我面前,“你看,这辣椒,我跟他说这一个有个洞,这个有点老了,让他两包给我算150,多少便宜啦。看这茄子,100块有这么多呢,多少好呀!看这……”婆婆又兴高采烈地讲述著著她今天买菜省钱的丰功伟绩。
自从婆婆来日本,从我爸爸嘴里知道自己儿子欠著一个屁股两个大腿的债过日子的事实,她老人家就开始想尽办法为我们省钱,其它的开销她无能为力,只能从伙食费上下手。家门口的这条商店街,婆婆一天要逛好几趟,大店小铺她都要进去看看,谁家的菜几斤几两多少钱,谁家星期几什么便宜,谁家又搞会员价,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句日语也不会的婆婆,比手划脚地,也能跟日本店员讨价还价,要是碰上中国人的店员,她还能套点店内几时打折的内幕消息。
以前我曾经很不屑地问老公“你们家人怎么三句话不离钱呀!”,现在婆婆也是每天三句话不离钱地跟我唠叨,我竟然有点小小佩服她:以前一个月至少要6、7万的伙食费,她老人家能神奇地只用3万出头。
“后天○○店休息,他们家明天的菜肯定便宜,去看看有什么再买点回来,这是今天的小票,看看钱对不对”。
我接过婆婆递来的小票,开始记帐。天天记帐,月底处理家里的银行事务,总结一个月的收支,分配下个月的开销,这项家庭主妇的必修课,不知不觉中我竟然已经坚持做了一整年了,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一个70后出生的独生女,虽然家里算不上富有,可是在我的印象里,父母没让我过过短衣少食的日子,从来不缺钱用。因为爸妈也不是省吃俭用的人,所以我从来不知道怎么计划用钱,也从来不计较小钱的去处。出社会后,自己挣钱自己花,更是开心地没有节制,信用卡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我就已经拿著可以透支5000元的牡丹卡开始了提前消费,实在没钱了就找妈妈救济(据说我小学的时候,老师让用财产造句,我造的就是“以后我爸我妈的财产都是我的。”——看来我天生就知道爸妈是我的保险)。“挣来的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存的,挣钱不享受就失去挣钱的意义”,碰上了也有如此金钱观的老公,两个人的日子也是有多少花多少,不知道节省为何物。
直到去年我们买房置办了新家,开支开始有些拮据,再是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孩子的出生,我当了妈彻底没了收入,老公的公司倒闭,爸妈也无法再救济我了,我才开始学著斤斤计较精打细算。
开始记帐是第一步,然后学会了买东西要看价钱,然后学会货比三家,然后学会取舍放下。这一年里,自己最爱的化妆品从殿堂级掉到了贫民级再掉到了索性不用,衣服鞋子没添置过一件,女人的乐趣彻底没了。PLUS在婆婆带领下的省吃俭用,想吃点小零食都要偷偷摸摸还心存罪恶感。即便如此,上个星期五刚打进来的工资,存掉房子的贷款+欠朋友的钱+信用卡的还款+上个月欠LG的生活费,LG这个月的生活费付不出,家里的吃饭钱只剩下1万多,银行余额已经变成了负数。只能期待牛牛的育儿补助金和LG前公司破产后可以回收的一丁点儿拖欠工资快点到帐。
现在唯一可以放开的用钱的支出项目就是有关牛牛的。逛街只想要逛婴儿用品店,买东西只要打著为牛牛的名义,花多少钱都可以心安理得。虽然仅存这点儿购物的乐趣,买得当下畅快淋漓,过后算帐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做一番反省。
我总跟LG说这一年是我这辈子过得最苦的日子。LG总觉得我太夸张,可是对我而言,过省钱的日子就象游走在刀刃儿上,时刻绷紧了神经让人觉得好压抑,也许一个放纵割伤了自己的脚,可是那感觉也绝对是痛并快乐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