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主管昨天齐聚北京,在世界媒体峰会的开幕式上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一起坐在主席台上,见证崛起的中国在全球媒体发展中占据主导位置的雄心。
胡锦涛在开幕式上致辞时对100多家中国境外媒体和40多家中国国内媒体的近300名负责人提出了中国的媒体价值观以及对世界各地媒体的期待。他呼吁媒体“充分运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广泛传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坚持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更好开展交流合作”,以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胡锦涛形容外国媒体的报道“对各国人民了解当代中国发展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也承诺:“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继续推动政务公开,加强信息发布,保障外国新闻机构和记者合法权益,为外国媒体在华从事采访报道业务提供便利。”
由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和八家全球著名媒体(美联社、路透社、新闻集团、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日本共同社、俄罗斯塔斯社及谷歌)共同发起的世界媒体峰会,由新华社承办,举行地点是人民大会堂。
举办机构将这次两天的峰会形容为“一次集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台和互联网等新媒体于一体的全球媒体高端论坛,是迄今为止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大、涵盖范围最广的全球媒体盛会。”
中国媒体发展向前跨出一大步
出席者包括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柯里、路透社总编辑史进德、美国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亚太区总裁兼董事经理马可宝、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新闻总裁山姆布鲁克,以及谷歌公司全球副总裁刘允等。其中,不少媒体机构长期以来不认同中国的媒体管理方式,与此同时又不能无视中国市场的庞大商机。
他们昨天与胡锦涛和分管宣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一起步入会场,并坐在胡锦涛、李长春、国务委员马凯,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刘云山之间。
出席此次峰会的本报总编辑林任君在受访时说,随着峰会的召开,中国媒体发展将向前跨出一大步。
林任君说,他参加过一些国际传媒会议,也看过不少有关这类会议的报道,但此次峰会邀请到的世界知名媒体之声势浩大是罕见的,他相信,中国日益强大,中国媒体的影响力也必将不断扩大。
清华大学全球新闻研究室主任董关鹏博士受访时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态度已经在改变,但我们不可能要求太多,它有自己锁定的受众,如果受众不能接受它的东西,它也会有安身立命的问题。”
董关鹏认为,西方媒体对市场和影响力同样在乎,但它和中国的关系将是一个“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彼此调整”的过程。他说:“(西方媒体于中国)不可能全面共赢,但一个共赢点是可能出现的,比如说技术的交流。
随着中国媒体环境越来越开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说:“不是谁改变谁的问题,而是互相适应、互相贴近,也可以说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