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多位职业演员参与拍摄,其中包括80多位一线演员,成龙、刘德华等国际巨星都是主动请缨参演。什么样的片子能让众大腕如此动心?国庆六十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将于9月17日全国公映。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时隔18年后重执导筒,任该片导演。这部影片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献礼大片”。
《建国大业》动员的资源令好莱坞震惊,他们无法想像一部电影可以请到如此多的明星,而这些明星的加盟,有的仅为一场戏、一句台词,甚至一个镜头。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甘愿“零片酬”为该片“跑龙套”。
不为挣钱,不为出名,大腕们“零片酬”到底为哪般?有些业内人士直言快语地点明了韩三平业界号召力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来演,以后电影不给排好档期。”众大腕看重的是韩三平的号召力,还是怕得罪他而影响未来的前途?日前记者采访了多位演职人员,由此还原了“零片酬”跑龙套背后的故事。
在一次《建国大业》的发布会上,张国立坦率地说,自己原本拒绝了韩三平让他演蒋介石的邀请。原因是他和老乡韩三平多年前“结下了梁子。”
张国立幽默风趣地讲述了两人多年的一段故事。“韩董事长当灯光师的时候,我就跟他在一起,我属于群众演员。后来他考上电影学院的时候,我们都是好朋友了。“去电影学院念导演专业之前,韩三平承诺第一部戏的男主角一定要找张国立。”我当时太高兴了,天天盼著他上学。学业有成回来以后,我们还欢迎他。筹备好了他跟我说,为了他的第一部戏打响,他还是准备用北京演员。”
所以这次韩三平来找张国立演蒋介石的时候,张国立开始说不演。“一个是我也不像,二来原来你就水过我一回。我就不信你了。”结果韩三平在电话里使出了杀手金间:“咱们祖国要过六十岁生日了,你作为人民的演员,不应该出来为祖国六十华诞的生日做点什,么工作吗?“张国立说:“他给我来了几句话,一下就把我摁那儿了,一下我就没法说。我只能说好。”
张国立接著曝料说:“三平不好跟我谈,他让制片主任跟我谈。说咱们这是主旋律片子,经费不多。我说,不要钱。他说,啊?真的不要钱?我说,真的不要钱。”
8月21日,张国立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这样说道:“自从我透露了为何出演蒋介石的原因后,其它明星的介入,成了一种主动。”
“在此之后,他(韩三平)就天天接电话。“张国立一边说一边模仿韩三平导演被众多明星电话请缨的场景。“哎呀,我跟副导演说说,看还有什么角色?然后他一摁电话,小声说‘黎明’。哦,好好好,我知道了,小声说‘刘德华’。都是这样的,非常主动。”
韩三平最初可能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号召力可以大到这个程度。
在影视圈一直流传著这样一句话:“演员得听导演的,导演得听投资方和发行方的。”作为渠道商和发行商,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是娱乐圈当之无愧的“大佬”。
有业内人士直言快语地点明了韩三平业界号召力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来演,以后电影不给排好档期。”
“明星大腕不要钱、抢著来参演《建国大业》图的是什么?是怕得罪韩董,以后拍片受影响吗?”记者在谈话之初就抛来一个尖锐的问题。
面对这种质疑,黄建新提出了反对的说法:“不会考虑这个的,如果一个演员是一个好演员,他适合角色的话就会选择他,跟其它的没关系。即使他们不来,三平也不会生气。像尔冬升,本来都谈好了,但实在是后来档期排不开,没来成。中影不能因为这个以后就不排尔冬升的档期了。”
百度《建国大业》贴吧上,不少人看过片花后,都在纷纷议论著大腕明星们的客串戏。“到底演得像不像?”这是网友们最热衷探讨的话题。而这部大戏也为大腕们提供了一个互相飙戏的最佳机会。
韩三平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压著他们往骨子里去演这些人。他都不是演的一般人,演的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得对历史负责、对历史人物的形象负责。”
为了“神形兼备”这四个字演员们没少下功夫。
冯小刚在《建国大业》中的客串被网友们称为点睛之作。第一次扮演“反角”的冯导,在片中的造型是黑色中式短衫,搭配尼龙礼帽,身边带十多位黑帮护卫。网友大赞冯导的扮相“很到位了,简直就是为杜月笙准备的。”
“《建国大业》的剧组还没成立,韩三平就打电话找我,让我演杜月笙,我觉得首先就是帮朋友一个忙。”冯小刚对记者说。
网友的认可也让冯导十分得意。他透露:“在上海拍摄的过程中,还在剧组跟杜月笙的女儿(现在八十多岁),孙子(五十多岁)见过一面。杜月笙的女儿看到我的扮相就叫‘老太爷’。”他解释说:“老太爷是杜月笙的家人对他的称呼。杜月笙的女儿还说,惟一的不同是父亲不戴墨镜。”
女演员许晴,也是因为“神似”受到了韩三平和黄建新两位导演的邀请,出演宋庆龄。韩三平曾公开表示:“国内不可能有第二个人比许晴更适合。”
在接受采访时,许晴说:“我觉得中国可能找不出完全从形象上像宋庆龄的演员,她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我很难像她吧,除非特型演员。当初他们请我来演,主要是希望神似、神韵和心底里那种情怀。
一部时长仅为2小时12分钟的大片,却容纳了170多位职业演员和80多位一线演员,演员多了是否会影响人们观影的效果?这成了不少人的疑问。
韩三平也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回答过同样的问题,他笑谈:“这样是件好事,演员多了,大家看不过来的话,还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进影院好好看这部电影。”
在黄建新看来,《建国大业》之所以吸引他,更多的是因为这个电影本身的题材能让每个人对国家的认知更深刻。
“这个题材写的是1945年到1949年发生的事,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最充满理想,这段历史是好看的。而且,六十周年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体现。要是拍这样一部电影,大家就都会上心了,这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而就在最近,世界各地片商争相购买《建国大业》的海外版权,还未公映就已收回全部投资,该片还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