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平壤斡旋成功,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下令特赦在押的两名美国女记者。两人于当地时间8月5日随克林顿搭乘专机抵达洛杉矶,与家人团聚。克林顿虽然一直称“以私人身份进行的人道任务”,但在这场访问前的数星期里,一批学者、重要国会议员以及白宫与国务院的高官进行了一连串的秘密会议,和朝鲜在纽约的驻联合国代表进行一系列水面下的接触,引起了六方会谈的议长国中国和重要参加国日本的猜疑,尽管中日官方的发言都对美国此举表示“欢迎”,但都难以掩盖内心的“深度焦虑”。
中国外交部方面8月5日上午表示,中国政府对于这一问题得到妥善处理表示欢迎,但也强调六方会谈的重要性,以牵制美朝唱两国双簧。外交部指出:实现半岛无核化符合各方利益,六方会谈是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朝核问题的有效平台。各方应该共同努力,使朝核问题重新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的正确渠道。
而亲北京的香港《大公报》8月5日发表中文大学教授、人大代表曹宏威的文章,题目是《小心朝鲜扒外》。文章说:“太狼心狗肺了吧!不,请看历史、请看地理,中国人抗美援朝,你死你的,金二爷只把历史轻轻带过……。”“如果东亚再添一个会搅事的恶孩子,山姆叔叔还不正中下怀吗?这个军事勾结不是子虚乌有,只看那两夥人下贱到什么地步!”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村在5日午前的记者会见中指出:“日本政府对此表示欢迎。”但是接下来的发言也有牵制美朝唱两国的双簧戏的意味。河村说:“希望通过美朝间的协议,或者六方协议,能够使绑架日本人问题等悬案得到进展,推进日朝关系正常化。”
而日本多家媒体则更直接地表达了日本的深层焦虑。《朝日新闻》在8月5日发表社论说:“面对朝鲜核与导弹威胁的日本,还存在著绑架日本人问题,在日本政府内部,也有对美国跑在前面的行为抱有警戒的声音,韩国也苦于因朝鲜开城工业区团地韩国人被拘问题等胶著化的南北关系。在美朝两国探求打开僵局的出口的同时,希望美国和日韩努力磨合,并在意识到下一步发展的同时,加强和中俄的合作。”
《读卖新闻》则在8月6日发表社论指出:这里可能有美日开始交涉的动向,但是美国必须把与日本、韩国等国的紧密协商作为前提。
《产经新闻》则在8月5日、6日两天发表社论议论这个问题。《产经新闻》在5日的社论说:“奥巴马政权不可忘记自己所明确说过的话——‘美朝对话只能在六方会谈框架内实行’,而日本政府应该和美韩等国合作,推进核、导弹和绑架日本人问题等的综合性解决。”
美国在朝鲜问题上给中日的印象一贯是:一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就向别的国家伸出求援之手,一到和朝鲜可以单独谈时,一定是利益在前、义气在后,对自己“一个战壕的战友”说丢就丢,说甩就甩。2007年1月,美国谈判代表希尔神出鬼没地与朝鲜代表金桂冠在柏林举行非正式会晤,并在北京烤鸭店的席间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融洽气氛。2007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中,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日本“将制裁与绑架问题挂钩”的信誓旦旦的许诺,把绑架日本人问题抛到一边,极力主张以关闭核设施为条件对朝鲜提供重油支援。
中国对朝鲜和美国越过六方会谈框架单独接触也很不高兴,中国有时也会给美朝一点颜色看。2007年1月,美朝在柏林举行协议时,秘密决定朝鲜以停止核设施为条件,换取澳门汇业银行的朝鲜资金问题的解决。后来美国在六方会谈上答应2007年2月21日上午将2500万美元转入朝鲜在北京中国银行开设的贸易账户,但是中国银行拒绝接收这笔钱。
日本的深层焦虑来源于两点:第一是美国认可朝鲜是个有核国家,而和朝鲜接触甚至建交。现在中日韩已完全进入了朝鲜的核威胁射程。而朝鲜的导弹对于美国来说,还属于“山高水远”阶段,没有直接威胁。日本的第二点焦虑是美国已经屡屡做过的,就是怕朝核问题和绑架日本人问题脱钩。
中国不可能像美国和日本那样,使朝鲜完全敌对化。如果这样,中国将失去对抗西方世界攻击社会制度不同的中国的天然蔽障,再一个就是朝鲜如果崩溃,中国无法对付涌入中国的大量难民。因此,中国在联合国提出制裁朝鲜决议案时,总是设法使决议案变得缓和一些。但是朝鲜一方面狮子大张口,向中国要钱要物,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中国的面子和利益。对于近年来的这种常态,中国真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更有甚者是金正日和美国一样,根本不是什么“珍视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之辈,他一方面拿出核武器之牌,逼美国与其谈判,一方面一有机会就和美国勾勾搭搭,根本不顾中国的面子。
因此中国对此次克林顿访朝的深层焦虑,有一个和日本相同:就是美国认可朝鲜是个有核国家。第二个焦虑是:美国和朝鲜单独谈起朝鲜半岛问题,废掉中国在六方会谈中的议长地位,更有甚者则正如曹宏威的文章所说:“你转过来帮我整她,给你好处!”而这个“她”就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