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买家网购后遭卖家寄死老鼠报复
日期: 2009/08/05 12:47
摘要: 电话骚扰、在互联网上公开个人信息、邮寄冥币……这些不道德的恶意报复并非是因为有着深仇大恨,而仅仅是因为网络购物后买家没有给卖家一个“好评”。日前,大连一市民就因此收到卖家寄来的一只死老鼠。

  电话骚扰、在互联网上公开个人信息、邮寄冥币……这些不道德的恶意报复并非是因为有着深仇大恨,而仅仅是因为网络购物后买家没有给卖家一个“好评”。日前,大连一市民就因此收到卖家寄来的一只死老鼠。

  网购退货不成 竟遭电话骚扰

  在高新园区一家软件公司做行政工作的刘小姐平时喜欢网上购物,但是前不久,这种被她认为是“方便、划算”的购物方式却给她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5月份的时候,我在淘宝网一家店铺花320元钱买一了个女士包,店家告诉我是某品牌的真品,可邮寄过来之后,我对店家的这个说法产生了怀疑。”刘小姐收到的女士包做工粗糙,连品牌LOGO都印歪了。“本来我想这种情况再所难免,凑合着背算了,但两天后包的内胆就开了线,而且我在胜利广场看到有卖同样的包,100块钱都用不上。”

  于是,刘小姐要求店家退货,店家却支吾了几句就不再回复了,在这种情况下,刘小姐在网上评价中给了店家一个“差评”。“从给了这个‘差评’之后,原本对我置之不理的店家突然开始频繁联系我,软话硬话都说了,目的只有一个,让我把‘差评’改为好评。”刘小姐说,从5月末到7月中旬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她都被店家电话骚扰。

  “一开始我还接电话,后来就不接了,但即使我把电话摁死,那个卖家也反复打进来,弄得我有时开会也开不好。”后来,不堪其扰的刘小姐按对方要求把“差评”改为好评,这才重新过上了安生日子。

  卖家恶意报复 竟然寄来死老鼠

  刘小姐对记者说,她的遭遇还不算什么。“我有个同学遇到一个更过份的卖家,她在网上给卖家一个差评,对方竟然给她寄来一只死老鼠!”随后,记者通过刘小姐提供的信息与她的同学小苗取得了联系。

  “那次的事情真恶心,现在想想我还浑身发抖。”小苗说,去年年底,她收到了一个快递包裹,由于总在网上购物,她以为是某件货品到了,就没有在意。然而打开包裹的时候,她差点晕过去,里面竟然装着一只死老鼠。

  “包裹上没有署名,从邮戳上的地区看,应该是我在淘宝上给了差评的一个卖家。”小苗性格温顺,没和谁结过仇,而恰恰在此之前,她因为在网络上买到一条残次品项链,卖家态度又恶劣,所以一气之下给了卖家“差评”。“对方让我把评价改了,我不同意,他就威胁我让我等着,还说要把我弄到网上‘人肉’了。”然而,因为缺乏证据,小苗只得自认倒霉,自己咽下了这口气。不过从那之后,小苗很少在网上购买东西了。

  原因:卖家信用级别是唯一考量标准

  在一家购物网站的消费者社区论坛上,记者看到一位广州网友发帖求助,称上个月被卖家恶意报复,使用快递寄了堆粪便过去。而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曾有过,今年4月,四川省买家何先生还因交易发生分歧,遭到了卖家邮寄冥币的恶意报复。经过查实,这些卖家目前都得到了永久查封店铺的处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在选择交易的店铺时,首先关注卖家的“信誉度”,即卖家的历史交易记录、以前的购物者对购买商品的满意度、服务态度评价等信息建立起来的虚拟评价体系,从低到高分为“心”、“钻石”、“皇冠”等。在这家网站上,“好评”、“差评”对卖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级别高的卖家更受买家信任,而得到差评就会降低卖家的信用,进而影响到生意,因此卖家报复给出“差评”的买家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在浏览该网站时,记者还发现了不止一条的“刷钻”广告。原来,由于网络购物不同于去商店购物,无法当面验货看货,因此网络卖家的信用级别常常成为购物者唯一的考量标准。为了提升信用,一些公司和个人专门将网店的信用值当作商品来卖,靠炒作网上信用赚钱,并称之为“刷钻”。国内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信用炒作平台。

 
来源:半岛晨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1096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