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画坛川军魅力展东瀛——四川美术学院现代绘画展开幕
日期: 09年08月1期

本报讯 (记者 李春雁)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由日中友好会馆和中国四川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四川美术学院当代油画展724日在日中友好会馆举行了剪彩典礼。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率四川美术学院画家10多人来日参加画展,展览从725日开始至819日结束,展出四川美术学院师生、毕业生的近80件优秀作品,均是30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画坛的中青年画家的力作。受到日中美术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四川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教育领域的最高学府之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四川美术学院在中国西南部特有的地域性的背景下,孕育了很多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绘画风格,为中国近代美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此次展览受到了日中美术界的密切关注,为两国艺术交流拓展了空间。

据介绍,四川油画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重要时期。首先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4年成为高潮的乡土现实主义伤痕美术。这一期间,乡土现实主义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农村画家用朴实的眼光进行创作的作品的总称,伤痕美术是表现文革时期发生的惨状的一系列作品。这时期的代表画家有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等,其中尤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代表作,该作品以超过两米高的巨幅画面,描绘著满脸皱纹的老农,运用的是中国绘画所没有的细腻的超级写实主义手法,逼真地描绘了真实、脏兮兮的农民形象,此画在1980年全国青年美展中展出,立即轰动了美术界,被评为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何多苓是伤痕美术的代表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即发表《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雁》等作品,备受瞩目。作品《春风已经苏醒》,精心刻画了一位坐在草地上孤独的农村女孩,她凝视远方,在她的身边和身后,是一条十分精神的小狗和一头憨厚的水牛作陪衬。被誉为抒情现实主义作品。

四川油画第二期与第一期完全不同,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从1993年前后开始的几年间出现的中国经验作品。第二期画家的代表人物是张晓刚、锺飙等人。张晓刚是在文革时期接受中学和高中教育的,他的作品像是追溯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表情。张晓刚有《全家福》、《天安门》、《同志》、《血缘》、《大家庭》等,系列作品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没有直接表现对中国的批判和反感,是在静静地描绘独特的社会和一个时代。他的系列作品中出现的文革时代人物,都是一副僵硬的表情。画家以独自的形式表现记忆中后文革时期空洞的心境与执行缺乏的的烙印。

四川油画在文革结束后的中国油画空白时期,最先举起具有鲜明艺术特徵的乡土现实主义伤痕美术的大旗,受到全国的注目,它的出现终于给单一的文革美术画上了休止符。而第二期画家,具有独自个性的绘画风格,被称为中国经验的浓厚的对文革的反思色彩,广受好评。

此次来日展出的77件作品,是四川美术学院师生、毕业生中60位艺术家的作品的精选之作,也是四川美术学院汇总30年来的成绩佳作在国外所作的首次展出,希望把四川油画的艺术魅力带到日本,让日本朋友了解这些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有著重要影响力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强化日中艺术交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1050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