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对抗,殊死搏杀,败者出局,胜者才有资格最后进入发射阵地执行导弹发射任务——第二炮兵4支参训导弹旅此次参加演习,首先面对残酷的“入场券”争夺战。
谁胜谁败?孰生孰死?两座训练基地手攥“入场券”,向4支劲旅投去冷峻一瞥。
记者看到,4支导弹旅进场之时,无不被训练基地的蓝方分队“咬”上几口:他们不论是光天化日下安营,还是夜幕笼罩下扎寨,都面临蓝方无时不在的火力袭扰、电子干扰、侵袭骚扰……
这,正是前指、联指、导演组、导调组最希望看到的一幕。偌大两座演兵场,很快便战火燎原。
发现即摧毁,战场铁律迫使第一波次的对抗从“战场伪装”开始。“天上看不见,地上难发现”,这个耳熟能详的伪装标准,在这次演练中不断升级。某旅指挥所伪装成一个农家小院,某战地修理所变成一个养殖场,某发射阵地完全隐没在灌木丛林里……一切作战要素,几乎都与大山沟壑融为一体。反夜视侦察、反红外探测、反激光搜索等全新手段应用,则为伪装阵地穿上了“高技术隐身衣”。
这厢阵地静悄悄,那边阵地起硝烟。山地丛林间,旅指挥所带部队展开全要素全流程实战作业,在电磁迷雾笼罩、完全孤立无援的陌生阵地,完成模拟实弹发射准备。嵌入式导调员随时实施情况诱导,实时采集节点信息,最后根据综合评定的成绩,裁决双方胜负。发射阵地上,基地导调平日互相知根知底的发射营相互出难题、设险局,“等效”检验发射单元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实战能力。
雨雾迷蒙中,记者踏访某旅发射一营与五营间的对抗阵地。随着作战进程逐步推进,双方之间互相割裂对手的筹划链、指挥链、行动链、通信链、保障链,招招欲置对手于绝地。一营长殷峰森与五营长黄其福棋逢对手,对抗异常激烈。
硝烟散时,《常规导弹部队野战条件下防卫作战》、《长时间复杂气象野外待机主战装备性能保持》、《复杂电磁环境与复杂地形条件下常规导弹旅通信手段》等一批实在管用、经过实战验证的技术参数和训法战法瓜熟蒂落。这,是比对抗胜负更重要的收获。
今晚,风卷林涛,夜黑雨急,对决胜出的分队正进入临战状态。明天,他们将点燃一枚枚倚天长剑,去完成这场联合演练的最后一场实战——实弹发射。
那一刻,惊天动地,一支支导弹劲旅的战斗力将再一次浴火跃升。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