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为了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中日民间友好团体会议于4月12日在东京召开。以中日友协和日中友协为首,包括中日友好协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等35个中方团体,与包括日中友好七团体在内的日方20多个团体共聚一堂,在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艰难时刻,继续探讨民间交流如何为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发挥作用。作为这次民间团体会议的成果,《和平与睦邻友好呼吁书》于4月12日在东京发表。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宋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日中友好议员连盟会长高村正彦等人在庆祝仪式上发言致辞,表达了对扩大民间交流在中日关系中影响力的殷切希望。日本参议院议长扇千景、外务大臣町村信孝等出席了庆祝宴会。
《和平与睦邻友好呼吁书》全文如下: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对中日两国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过去一个时期,日本发动战争,通过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构筑了今天的经济繁荣。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中日两国人民渴望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在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多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果显著。去年中日贸易额达到1600多亿美元,人员往来400多万人次,友城总数达到227个。实践证明,中日友好合作不仅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是东亚地区繁荣的重要因素,无疑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如此,中日之间出现所谓“政冷经热”现象是不正常的,不符合双方利益。正视过去,正确认识历史仍然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双方恪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歧和争议。
中日友好归根到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我们高度关切近年来出现的两国国民感情疏远的问题,强烈呼吁两国政府和各界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扩大双方的交流尽快扭转目前的状况。我们希望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两国首脑互访,使2005年成为推进新世纪中日和平睦邻友好合作的一年。
两国民间团体要充分发展民间优势,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新闻、体育、教育、宗教、旅游、妇女、青少年和地方政府交流等各个领域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以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努力正确引导各自国内舆论。我们决心并向两国各界呼吁:要继承和发扬友好传统,进一步落实中日民间团体共同发表的《新世界中日民间友好宣传》和中日邦正常化三十周年时发表的《中日友好呼吁书》,培养友好事业的接班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宋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日中友好议员连盟会长高村正彦等人在庆祝仪式上发言致辞,表达了对扩大民间交流在中日关系中影响力的殷切希望。日本参议院议长扇千景、外务大臣町村信孝等出席了庆祝宴会。
《和平与睦邻友好呼吁书》全文如下: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对中日两国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过去一个时期,日本发动战争,通过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构筑了今天的经济繁荣。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中日两国人民渴望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在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多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果显著。去年中日贸易额达到1600多亿美元,人员往来400多万人次,友城总数达到227个。实践证明,中日友好合作不仅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是东亚地区繁荣的重要因素,无疑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如此,中日之间出现所谓“政冷经热”现象是不正常的,不符合双方利益。正视过去,正确认识历史仍然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双方恪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歧和争议。
中日友好归根到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我们高度关切近年来出现的两国国民感情疏远的问题,强烈呼吁两国政府和各界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扩大双方的交流尽快扭转目前的状况。我们希望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两国首脑互访,使2005年成为推进新世纪中日和平睦邻友好合作的一年。
两国民间团体要充分发展民间优势,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新闻、体育、教育、宗教、旅游、妇女、青少年和地方政府交流等各个领域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以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努力正确引导各自国内舆论。我们决心并向两国各界呼吁:要继承和发扬友好传统,进一步落实中日民间团体共同发表的《新世界中日民间友好宣传》和中日邦正常化三十周年时发表的《中日友好呼吁书》,培养友好事业的接班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繁荣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