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国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赌人民币升值的1000亿美元的热钱,将于今年4月30日左右全面撤出中国。这一报导引起很多关心中国经济的人士的普遍关注,因为海外热钱的动向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热钱也就是国际游资,是在国际资本过剩的情况下,以投机为目的,转战于各国金融市场或房地产市场的国际套利资本。游资的核心是以美国私募性的对冲基金为代表的各种国际性的离岸基金,它们通常利用一个国家汇率的变化或经济基本面的重大改变,通过资金快进和快出来牟取暴利。如果某一国家经济的基本面有一些缺陷,它们就利用为它们代言的经济学家和媒体,夸大某些负面因素,打压有关国家的资产价格,从而乘机用低价购买;而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就放大这些国家经济的正面因素,哄抬有关国家的资产价格,以便为自己制造一个资本退出的良好环境和时机。一般来说,游资会寻找流通性好的领域附着,进入股市、债市、期市、房市等市场,钱进来之后一旦价格被抬高,赚上一笔马上撤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 热钱”闯的祸。当时,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游资大规模地从东亚地区撤资,引发了从泰国开始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各国本币大幅度贬值的形式,使有关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这一段历史,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所以,国际热钱要大规模撤离中国的传闻自然让人怦然心动,如果真的如传闻所言,国际游资正在有步骤、有计划地撤退,将必然引发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并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受阻。对于热钱的作用和影响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热钱进入中国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二是热钱的进入对于中国房价上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有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媒体对热钱进入中国的规模有夸大之嫌,不可能有1000亿美元热钱进入中国,这个数字可能最多只有三四百亿美元;就第二个问题而言,确实有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并且流入的热钱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热钱的流入并非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决定性因素,引起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元的。目前国内的高房价,主要是在住房市场虚假繁荣基础上炒作造成的,国内楼市可能会有一些国际热钱在炒作,但它不足以使中国房价虚高。现在贷款购房者约有80%是25岁至35岁的年轻人。这些人刚刚走出校门,就进入了房地产市场。首付款花的是父母的钱,不够就向亲戚借,再不够就向银行借。改革开放以来连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他们对未来个人收入的增加抱着极乐观的预期,因而敢于承受较高的家庭负债。这种不计后果的购房行为,造就了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另外,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中产阶级的阶层,这部分中产阶级在中国目前投资领域比较狭窄的情况下,通常将房地产作为自己储蓄投资的手段,这部分的需求要远远超过海外游资的需求。目前有报道称,上海等地房价有所下降,这是由于热钱撤离造成的,而实际上目前上海等地房价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即使有所下降主要原因还是与上海市政府与央行的房产税收和房贷利率的从紧调控政策有关,调控政策出台以后,使人们形成了某种政策预期,担心今后的政策会进一步收紧。
据了解,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是最早提醒人们警惕楼市中热钱的经济学家之一。不久前,他发表了上海即将步曼谷房地产泡沫后尘的分析报告。此报告将“ 热钱在楼市中作用”的讨论引入了高潮。美国花旗集团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说,目前相当多的国际游资在内地炒卖房地产,其根本目的是赌人民币升值。只要人民币存在升值的可能,游资就会持续涌入中国,吹大房地产泡沫。如果人民币升值已确信无望,游资会纷纷流出中国,大大增高泡沫破裂的风险。笔者认为,对于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银行等国际金融资本集团的某些分析,一定要注意它们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它们所谓的科学性分析的背后,常常会隐含某些看不见的代言成份。国际媒体和国际金融资本现在不断放风游资要退出,真正的目的可能是要藉目前中国房地产价格已经较高,政府有关部门有意进行适当调控的时机,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投资者迅速动摇军心,造成心理恐慌,使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以便为它们制造低价购买的机会。因为表面上看,国际金融资本好像已经对人民币升值已经死心,实际上并没有死心,它们还会继续博人民币升值。只要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存在,国际金融资本不会轻易退出中国。所以,我们对所谓国际游资要退出中国的传言保持警惕,这种传言有可能会破坏中国政府让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计划。
警惕某些分析机构的利益集团代言人身份 / 国际游资全面撤离中国传言背后的真实目的
日期:
05年04月2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0794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