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中国环境治理工作出现明显进展。6月5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全国地表水与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指数呈“双降”趋势。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并在发布会上透露,针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税制定已列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环保部的议事日程。他在答问时说,将在条件成熟时推出环境税的制度。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部同日发布的环境公报显示:2008年中国全国地表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第一次达到III类水质标准,较上年下降12.3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20.8个百分点。高锰酸盐(Potassium Permanganate)指数,是测试水体污染的综合指标,它反映水体受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的程度。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则下降7.7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15.8个百分点。全国地级与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为71.6%。
公报又称,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中国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1149万吨,新增燃煤脱硫容量9712万千瓦,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
在中国,污水处理与烟气脱硫处理都是相对新的概念。按照过去的做法,生活与工业污水都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里,工业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2008年,中国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4.42%和5.95%,比2005年分别下降6.61%和8.95%。这也是这两大指标首次按照时间进度接近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根据2006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0%。
然而,中国环境总体形势依然严峻,改善不够快的领域也不少。
对于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的总体水质,公布称为“与上年持平”。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著城市开始注重环保问题,污染正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公报说,农村面对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水安全存在隐患的突出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