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市还是逆市
在自我交易中,最后胜出的会是顺市还是逆市?如果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式的回答会是危险的。如果只勉强地总结当前金融交易,在投机性的投资团体里存在著逆市和顺市的团体,那么在短期交易(特别是日交易)方面,原则上可以说他们做的是顺市交易。但是,严谨地讲也不能说是如此。
因笔者是外汇交易公司的社长,所以非常遗憾笔者不能做外汇交易。但回顾从去年4月以来博客中所说,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持有著逆市的观点。不过自从上个月在博客上更新了有关FRB议长发表了买入美国国债的内容之后,自己也从逆市观点转变为顺市观点。
回顾这一年,感觉到一直以逆市的观点来认为欧元和英镑贬值是个危险的赌博。雷曼危机之后,让我记忆犹新的格言是“不要拾掉下来的刀”,这对逆市的危险做到了正确的忠告。在欧元和英镑方面也如同上述比喻。而推荐澳元和新西兰元的时机还尚早,不能以“占便宜”的心理去投资。
难就难在判断泡沫的大小
在泡沫结束之前能预言它的结果,且做出相应的行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然,如果猜中了就会发横财,因为有这种勇气和极其冷静判断力的人是非常稀少的。而在历史上,做到这些且公布于众的人物更是稀有。其中最有名的人物是1929年世界恐慌时期的保罗.沃尔克。据说他曾因自己预言过的投机性股票市场的泡沫破坏了实体经济,使无数人失去安定的生活和工作而心痛。当大部分人狂热在交易市场中时,他却保持著非常冷静的判断力,由此换来的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他虽然是屈指可数的经济领域的成功人士,但这些却不足以换来他内心的平静。
保罗.沃尔克家族是从意大利搬到德国的犹太民族。以世界混乱都是犹太族阴谋的思维方法来讲,当撰写本稿时发生的高盛公司超过市场预期的财政盈馀的事件同保罗.沃尔克都有被认为是爆落成金的例子的倾向。
但是,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种说法的正确性,笔者认为也不能简单地只比较百年一次的金融危机。危机的大小意味著泡沫的大小。从结果来讲,2002年以来为美国国内外的不动产和新兴国的投资所提供的信用贷款过剩,且因交易的世界化抑制了外汇交易市场的变动,由此使套息交易变得正当化。而以先见性的观点来讲,泡沫经济波及到商品交易市场是过度的信用贷款出现在实体经济的警告。
预感在非特大泡沫经济下缺乏实效
回顾过去,90年代以后日本金融系统陷入功能不全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价会计的强制实施。假如一直认为实价会计才是正道的美国随便更改了规则,使一部分美国银行更改决算数据,可能会使属于末位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变成定时炸弹而变得难以处理。
当相比较欧洲银行和美国的空弹时,到底哪一个更大我们不能确定。而从脱离时态的观点来看,在3月份本.伯南克FRB议长发表美国国债买入之后所形成的“日元贬值和股票升高”其实就是泡沫。
但因不像雷曼破产和“暗黑星期四”那样规模极端庞大,所以泡沫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也不大。这种迷你泡沫下,先见性的交易市场预感将会缺乏实效性。从技术观点来讲,基本上做顺市交易,当面临大幅调整局面时利用止损订单。而在判断基准上,比起经济指标一般会使用技术分析,加上止损订单是不用花费保险金的免费交易。
作者简介:丹羽广 フェニックス证券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1965年出生,毕业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先后就职于日本兴业银行(现Mizuho金融集团)、兴银证券(现Mizuho证券)、摩根斯坦利证券、BNPParibas证券,2005年后任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