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通用卖悍马给中国疑涉嫌联合做局
日期: 2009/06/09 16:12
通用卖悍马给中国疑涉嫌联合做局
对于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消息引起了众多媒体的猜测和报道,但腾中一直没有发出其官方声明。6月8日,在腾中重工为此次收购新建的信心网站上,腾中就其与悍马收购事件目前的进展发表了声明。就之前引发大众讨论的关于悍马是否国产化,声明显示悍马国产只是时间的问题,且不会关闭美国原有的悍马工厂。声明表示:“随着悍马的业务于全球拓展,当中包括中国市场在内,适时在中国本土上建立额外的生产能力将为一个合理的考量。”

  除此之外,对于“新悍马”日后所销售的车型也浮出水面,通用汽车将继续提供H2和H3型号的整车给新悍马。

  以下为腾中重工发表的声明原文:

  1.你们今天宣布声明的内容是什么?

  腾中重工与通用汽车就收购美国高端越野车悍马品牌达成谅解备忘录。一旦交易完成,腾中重工将享有使用悍马品牌及设计的权利,以及拥有其高管团队和营运团队。

  腾中重工还将承续与悍马的经销网络相关的现行的经销商合约。同时,作为交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双方将就总装、主要部件和材料供应的长期合同进行磋商讨论。

  此项交易预期将可使在美国本土的3,000多个职位得以保留。

  2.腾中重工为何要收购悍马?

  此交易将使腾中重工迅速进入国际高端越野车制造行业。这与腾中重工的企业发展策略相吻合,同时也符合其以往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并购发展壮大的轨迹。

  此交易使悍马业务得以持续发展,并为其未来的产品研发提供资金,进一步巩固悍马作为一家成功的越野车公司的形象。腾中重工将为悍马品牌进一步在全球扩张以及纵深渗透提供所需资源,提升悍马于新兴市场以及全球的覆盖程度,及其盈利能力。

  3.腾中重工是一间什么样的公司?

  腾中重工为一家民营企业及国内领先的路桥、建筑机械及能源设备的制造商。将业务方向拓展到越野车行业的发展策略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而此次战略收购正可以使腾中重工的发展策略得以实现。腾中重工是一家私人公司。

  4.此交易的具体条款是什么?

  目前交易的具体条款不对外公开。

  5.交易预计何时能完成?

  我们预计此项交易将于二零零九年第三季度完成。

  6.此交易对悍马供应商、经销商和员工带来什么影响?

  此交易对于悍马全球现有和新客户、经销商、供应商和员工来说,均为一个好消息。腾中重工将维护悍马运营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其北美现有的供应商、经销商网络、及管理和运营团队。目前,腾中重工在美国没有相关的业务和网络。此项交易如果成功完成预计将使在美国本土的3,000多个职位得以保留。

  此交易协议将包括与通用汽车签署一项总装方面的长期合约,驱动系统的供货合约,以及过渡期服务安排的合约。在总装合约期内,H2 和H3型车将继续在美国生产。

  7.你们会否关闭现有的悍马制造厂?

  一旦交易协议的最终签署与完成,腾中重工将享有使用悍马品牌及设计的权利,以及拥有其高管团队及营运团队。腾中重工还将承续与悍马的经销网络相关的现行的经销商合约。生产厂的出售并未包括在谅解备忘录之中,在交易结束后,通用计划按照合同在美国继续为悍马生产汽车。

  8.你们会把生产能力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吗?

  作为交易的一个组成部分,腾中重工和通用汽车将就总装的长期合同进行磋商讨论,并预期通用汽车将继续提供H2和H3型号的整车给新悍马。悍马将继续维持其于美国的总部及营运,并由现有的美国管理团队管理。随着悍马的业务于全球拓展,当中包括中国市场在内,适时在中国本土上建立额外的生产能力将为一个合理的考量。

  9.在新的公司架构下,悍马未来的发展策战略是什么?

  此次协议将进一步拓展悍马品牌于全球的发展,并为其未来的产品研发提供资金,进一步巩固悍马作为一家成功的越野车公司的形象。腾中重工将为悍马品牌在新兴市场以及全球的拓展提供所需资源,以进一步提升新悍马的利润能力。

  10.此项交易是否包括有关悍马美国军事技术的出售?

  没有,此交易不涉及任何军方车辆的出售或军方技术的转让。

  11.你们对悍马现有和未来客户的保修条款会是怎样的?

  客户们大可以放心,他们的悍马包修条款将得到延续。

  12.你们将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安排?

  客户将继续享受目前悍马所提供的已有服务。通用汽车将在拟定的交易完成之后,继续负责提供对现有产品的售后服务,并将与新悍马一同保证平稳过渡。腾中重工承诺致力维持新的和现有的悍马客户获得悍马享誉全球的高性能产品和高质量服务。


  13.你们将如何应对悍马提高节油效率的挑战?

  腾中重工计划对悍马的新产品,以及下一代型号产品的研发进行投资。悍马的研发团队已经对此开展了数年的研究开发。腾中重工非常清楚全球关注的有关新的燃油效率规定,并相信悍马团队为满足该规定已经做好了准备。

  通用卖悍马给腾中重工涉嫌联合做局

  CCTV《经济半小时》报道,大名鼎鼎的悍马被中国企业收购,对中国汽车业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条爆炸性新闻,而大家更感兴趣的是,这家中国企业事先很少有人知道,外界根本不了解它的来历。四川腾中重工突然出手,收购如此知名的国际品牌,它的钱从哪来?它的目的是什么?它有没有实力创造一个蛇吞象的奇迹?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的记者到腾中重工进行了调查。

  记者:“我的身后就是此次收购美国通用悍马汽车的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位于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这家企业在当地是相当的低调,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厂门上没有任何关于厂名的字迹,只有后面的那个标志告诉我们这里是腾中重工的所在地。据我们了解,这家企业主要生产桥梁机械和一些机械设备,并没有生产整车的经验,那这样的一家企业凭什么收购通用悍马呢?”

  腾中重工的大门紧闭,几个保安站在唯一的进入口,不让任何人进入。记者在企业大门旁边的一个接待室里,碰到了负责此次腾中重工宣传事务的博然思维集团公司客户总监郑小晖。她向记者简单介绍了腾中重工的一些背景,但更多的东西她都闭口不谈。

  博然思维集团公司客户总监郑小晖:“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但一贯的政策是通过并购来扩大业务范围,所以通过一系列并购来壮大公司。”

  记者:“但是你们之前没有整车生产经验。”

  郑小晖:“这个我们等一下以后再说。”

  记者:“经过同公司方面的协商,在不允许拍摄的情况下,我们进去了厂区进行了参观,但我们发现,这里面除了机械生产线外,没有任何的汽车生产设备。”

  记者了解到,从2005年到2008年,几乎每年腾中重工都会收购一家机械类的相关企业。那么,这样的企业实力到底有多强呢?

  记者:“他们在这里生产过汽车没有?”

  新津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谢留生:“没有。”

  记者:“他们投资有多少?”

  谢留生:“投资14个亿。”

  记者:“2008年的生产规模有多少?”

  谢留生:“2008年的销售收入大概有15个亿,15.7亿。”

  记者:“像他这样年产15个亿的企业在你们新津工业园区是最大的吗?”

  谢留生:“应该来说不是。”

  记者从工业园管委会了解到,腾中重工去年的纳税额只有2000万。如此普通的一家企业能够拿出近5亿美元(相当于)30多亿人民币元收购悍马,这让悍马成都销售商杨成感到不可思议。

  记者:“像腾中重工这样的企业你觉得能收购悍马吗?”

  悍马勇士成都3S服务中心销售经理杨成:“如果没有幕后的推手的话,可能性很小。”

  记者调查了解到,腾中重工的大股东四川省华拓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是四川华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一个子公司。根据成都市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网站显示,华通集团由李氏家族控股,主要股东为华尔街投资银行三大巨头美林、瑞银和摩根斯坦利。

  由于目前腾中重工只是与通用汽车签订了一个谅解备忘录,还没有签署正式的协议,而这个备忘录并没有法律约束力,悍马成都销售商杨成认为这很可能是通用为了给悍马卖一个好价钱,而找一个所谓的神秘的中国买家,进行的一次炒作。

  杨成:“那么现在通用的态度是很急迫的出手,但是有想有一个价格,或者是争取到更多的,保护悍马品牌的相应的权益,那么这个时候适当的爆一些料,透露一些资讯出来,可能对潜在的,还有对悍马感兴趣的买家带来一个促进,要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毕竟他的条件还是苛刻了一点。”

  前面我们看到对腾中重工的调查,发现这家在成都当地都不那么知名的企业,与人们心目中竞购悍马品牌的买家差距甚远,不仅从没涉足过汽车整车生产,而且它自身的资金实力也远远不足以支撑这次5亿美元的收购。而一位并购专家告诉我们,即使从各项数据上分析,腾中重工要想成功收购悍马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6月3日,马光远在网上看到了四川腾中收购通用旗下品牌悍马的消息,做为一名从事并购谘询的专业人士,马光远告诉记者,看到双方发布的声明,感到吃惊。

  经济学博士、资深并购专家马光远:“从并购的整合来讲的话,双方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双方实力相差太远,名气相差太远,行业相差太远,所交易的条款跟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并购也相差太远。”

  通用破产,旗下的品牌如“覆巢之卵”,那么悍马品牌在通用的品牌序列中,表现如何呢?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悍马全球销量达到历史最高 82380辆,此后开始逐年减少,2007年为66355辆,2008年为37573辆,进入2009年,销量更是急剧下挫,1至5月份在全球仅售出 5113辆,和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3.7%。在通用的九个的品牌中,悍马销量萎缩最为厉害,因此亏损也最多。

  马光远:“这几年,悍马在美国的市场销量日益萎缩,而且是大幅下滑,所以对通用来讲悍马必须走开,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不管通用是否破产,肯定要剥离一些品牌,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悍马,为什么要剥离悍马呢,因为悍马本身它的一切特点,比如说大马力,大尺寸,高能耗,这种奢华,气派,所有的特点似乎代表了美国汽车业整个衰败的一个最典型的原因,如果不把这么一个最毒最毒的资产,这么一个不良资产,如果不剥离掉的话,那么意味着你在整个汽车消费市场仍然得不到认同。”

  事实上,从去年6月份,通用就开始为悍马寻找下家,当时的估价为大约5亿美金,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弗里茨·亨德森6月1日在通用破产保护申请文件中表示:考虑到现阶段经济形势和通用汽车处境,出售条件和过程应“更加合理”。而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行业分析师预计,悍马的售价将低于5亿美元;路透社分析认为,悍马身价行情大跌,现阶段能为通用汽车换回大约1亿美元现金。

  马光远:“如果收购的仅仅是悍马这么一个品牌,如果价钱是一亿或者五个亿的话,在通用的资产里边,它是一个负资产,是一个负价值,在整个汽车业的未来里边,悍马的价值应该是零,那么如果谁要是收购的话,他甚至可能是负资产。”

  虽然悍马的价值急剧缩水,那么此次收购案中的另一个主角腾中重工,是否具备收购的能力呢?通用和腾中重工对外发布的声明显示:预期交易完成后,逾3000多个在美的就业机会得以保留。而底特律工人的最低工资是每小时70至78美金,按照这个标准计算,3000名员工一年的工资就需要超过4亿美金。除此之外,交易成功之后,腾中还要承担技术研发和整合运营的成本。

  马光远:“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整合甚至运营成本计算在内的话,每年的运营成本应该在6个多亿美金左右,这是最保守最保守的,因为人力成本占到4 个亿的话,我们再有两个亿的运营成本应该是少的不能再少,这么多的钱,腾中怎么拿,它每年的产值30亿人民币,仅仅是产值,那么这样的话,我相信这么一笔帐,我不知道腾中是否算过,如果收买资产的话,如果收买股权的话,这个情况可能更严重一点,因为通用它在剥离的时候,我不知道它是否剥离悍马这个品牌的同时要承担债务,那么按照我的常规理解的话,它要承担一大部分债务的,那么目前通用的债务是1700多亿美金,如果分摊到悍马这个生产线头上的话,应该不会太低,那么这么一笔大的巨额的债务,如果你以股权来收购的话,你怎么去消化?我相信按照目前腾冲的实力,它是没法去消化的。”

  一件外界怎么看都不划算,而且可行性很低的收购,为什么会发生在腾中重工身上?看来这家神秘企业背后,还另有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不过,比起悍马多舛的命运,全球汽车业还是更关注它的老东家通用汽车。这家百年老店,当年的全球老大,如今沦落到破产保护的地步,其中的转折值得人们深思。

  这座高达72层的豪华大楼,是通用位于底特律的全球总部复兴中心。这座大楼被认为是通用的标志性建筑,曾经见证了通用发展最鼎盛的时期。 2005年通用不惜投入5亿美元对其进行改造,并于去年,以6.25亿美元买下了这座大楼,但是几个月之后,通用不得不计划以1.26亿美元的低价将其变卖。

  经济学博士、汽车业资深评论员贾新光:“通用大楼他应该建的非常豪华,有超市、有旅馆、有餐饮也有办公,那它这个楼里头到处都展示它通用历史上留下来的有名的老爷车。”

  通用变卖家产的目的为筹集50亿美元对全球产业布局进行调整,除了复兴中心外,通用旗下的众多加工厂以及欧宝,土星、萨博等品牌,也早在前几年,就被现已卸任的前ceo瓦格纳放进了出售计划。

  贾新光:“他号称是底特律斗士,他是极力主张通用不破产,到处去求钱去。”

  瓦格纳被称为全球汽车界中最显眼的人物。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高过1.9米的大个子,也因为他接手了全球最麻烦的公司。2005年至2007 年,通用汽车分别亏损104.8亿元、19.78亿元、432.97亿元。意识到通用汽车正走向悬崖的之后,瓦格纳就开始操刀在北美进行减法改革。

  贾新光:“最显着的就是欧宝,欧宝那个现在是被加拿大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麦格那)收购了。”

  2009年,面对惨澹成绩,瓦格纳不得不低头,3月30日,56岁的瓦格纳被迫递交了辞呈。面对困局,临危授命的新掌门人韩德胜仍然不得不做同一件事,就是继续扩大通用可出售的资产范围。韩德胜公开表示:通用在北美洲的资产均可出售,目前通用本土企业也欢迎购买。在通用最新瘦身计划中,旗下将仅保留核心品牌别克、凯迪拉克、雪弗兰和GMC,其余的10个品牌,包括本土品牌悍马、萨博、土星、庞蒂亚克、奥兹莫比以及合作品牌富士、大宇、欧宝、绅宝,沃尔沃都已几经被列入出售行列,此外,位于北美洲的16家工厂目前也已经被贴上了“待售”的标签。

  贾新光:“现在通用没有英雄,比如像戈恩,或者在他们历史上有一个斯龙,濒临倒闭的时候,他一出手这个企业起死回生,重新走上辉煌发展道路,就瓦格纳不具备这个,那么现在(韩德胜)也不具备。”

  庞大的摘取危机最终压垮了通用这家百年老店。那么,通用待售的这一系列资产,对于急需要产业升级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是否具有收购价值呢?

  贾新光:“说抄底的时候到了,通用的股市的价格,市价27亿美元,他觉得27亿美元我可以凑到,可以买通用,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是说,你27亿可以买下通用,但是你要把他债务要买下来,300多亿,这就是为什么全球没人去买去。”

  后通用时代,汽车版图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的生存之道又在哪?

  尽管事件的进展仍然扑朔迷离,但在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背后,我们看到,通用汽车力图通过出售资产断臂再生的努力。而从眼下的情形看,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这家百年老店能否起死回生依然存在很多障碍。全球汽车业谈论最多的话题,还是后通用时代,汽车版图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生存之道又在哪?

  为了拯救这家“百年老店”,奥巴马政府提供给了通用用以维持60天运营的资金,重金打造通用旗下的新能源电动车雪佛兰Volt。

  经济学博士、汽车业资深评论员贾新光:“将来他要能够适应现在市场的变化,特别是新能源和节能这样的变化,那为丢掉债务和转型,那奥巴马为此已经给它输血600亿美元。”

  在6月召开的全球股东大会上,通用宣布将以紧凑型、新能源汽车取代以往大而粗陋的油老虎。但是距离美国政府给通用开出的“生死大限”只有不到约2个星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是否能出现奇迹,却引来一片质疑。

  经济学博士、资深并购专家马光远:“因为通用的问题非常严重,包括它的债务,这个债务在破产保护这个程式,我对他能够解决不抱希望,第二个是包括他的所谓的技术改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改进的,他的转型非常难。”

  目前,日本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车型,2008年,本田和丰田的新能源车已经在美国市场获得了不菲的销售成绩。但美国的新能源车型却相形见绌,被通用寄予厚望的VOLT电动车要到2010年才能上市。对于奥巴马政府制定的重生计划,伊根-琼斯评级公司总裁肖恩-伊根认为,“ 在每一条战线上,通用都败下阵来。那些认为通用公司会盈利的人一定得了臆想症。”

  马光远:“能不能二次上路,我倒不觉得你救通用是否重生,救通用的破产重组是否成功作为一个标志,而是说他在整个突围的方向上面,比如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确实取得一个突破性的进展,我觉得这个是最悠关的。”

  自从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以节油着称的日本小型车就开始受到追捧,随后,以德国为中心的西欧汽车制造商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发展的道路上展开了争夺。

  马光远:“中国汽车业的机会绝不在于去收购美国的落后产能,而在于在最新最新的领域,我们能不能抓住机会,新能源汽车业方面去做一个更大的努力,因为这个大家的起步都是一样的,起点都差不多,美国人刚刚起步,我们也刚刚起步,日本也是刚刚起步,美国汽车产业倒下给我们的机会就是说,他忙于应付它的破产,忙于治他的病,那么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做。”

  经过两年井喷式的高增长后,2008年下半年中国汽车销售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状况,而产能过剩、研发投入过低等老问题也再次凸显。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7%,乘用车的产能利用率仅有63%,远低于欧美的80%及日本的90%。

  马光远:“我们看日本好多次产业转型,好多次全球产业整合时候,他都能够抓住机会,政府大投入,会换来大产出,我觉得亚洲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升级离不开政府的支援,包括政策层面的方面的支援,包括大研发方面的投入,我们一定要舍得投入,来做研发,在新能源方面做一些突破,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谋求新的位置。”

  半小时观察:通用破产给我们留下什么机会?

  悍马,这种体形硕大、性能强劲的越野车,曾经是美国汽车文化的骄傲。然而当腾中将悍马收入囊中,我们在国内媒体上听到的,却是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和质疑声,焦点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在环保节能理念盛行的今天,高排放、高油耗的悍马车还有没有价值?第二,作为一家从未涉足汽车生产的企业,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能否完成产业链整合?第三,这家企业对收购完成后复杂的劳资问题以及巨额运营成本有没有应对之策?

  对这些质疑声我们并不感到这是杞人忧天,相反,我们欣喜地从中发现了一种难得的理性和冷静。事实上,这些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可与此同时,失败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2004年,作为国内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第一案,上汽与南韩双龙达成收购协议,但之后上汽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劳资纠纷当中,最终这场“联姻”在今年1月份走到了尽头,虽然还有一些收购最终结果仍然难以预料,但是显然我们出手之前并没有选择到最佳的时机,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仅2008年,中国海外并购亏损已经超2000亿人民币。

  我们并不反对海外收购,面对通用的破产保护,留给我们的机会有两个,一个是这些待收购的资产,我们是否应该采用收购的方式让中国的汽车业走向世界,还有另一个机会是通用破产留给我们的市场空间,留给我们对一个没落的汽车帝国的反思,反思什么才是汽车业的未来。

  面对这两个机会,我们更看重第二个,中国汽车该如何考量它的未来,借着这个历史性的大机遇走出自我壮大之路,这条路并不是只有收购重组这一个方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10630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