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2009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大地震1周年之际,在日中国留学生和各界学者代表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召开座谈会,纪念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会上,已经为灾区募款1亿多日元的留学生们和积极为灾区捐款赈灾和利用学术专长提供各种专业支援的各界学者们探讨了今后继续支援灾区建设的高效的方式方法等。来自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筑波大学、一桥大学、早稻田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庆应大学等近20所大学的留学生、学者代表以及教育处有关人员等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使馆教育处孙建明公参指出,在震后一周年的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的目的就是在灾区重建中,我们能做什么,要做些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孙公参回忆说,一年前,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在日留学人员心系灾区,四处奔走、筹集捐款,和日本各界加强联系,真正体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赤子情怀。到目前为止,通过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及各级分会和广大会员募集的地震捐款数额,已累计超过了一亿日元。全日本中国学友会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参与援建的两所灾区学校,雁门小学正在建设施工中,香泉乡中心小学即将竣工。全日本中国学友会捐出的绝不仅仅是两所援建学校的捐款,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广大留日学人对灾区孩子们的关爱、对灾区的支援和对祖国的一片赤诚。
座谈会上,与会的留学生代表踊跃发言,纷纷回顾过去一年中参与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的亲身感受,积极建议今后对灾区恢复重建的支援工作。汶川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即开始组织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各级分会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时任会长李光哲博士回顾了过去一年中留日学生抗震救灾的工作。他说,一年来在支援灾区的行动中,留学生们涌现出无数感人的事迹,有长时间在灾区不顾个人安危参与救人抢险的学友会干部;有多次带领日本专家到灾区去参与专业救灾的学友会少数民族骨干;有很多连续多日全天坚持街头募捐而顾不上吃饭的募捐工作人员;有连续坚持工作病倒在宣传救灾工作途中的普通留学生志愿者;有将一个月奖学金或生活费投放到捐款箱中默默走开此后却要借钱吃饭的自费留学生;也有很多留学生把每天买早餐或午餐的钱省出来放到捐款箱中,每天省下自己的一口饭为的就是能够让灾区的同胞每天能多吃上一口饭,因为我们留学生的心是和祖国连在一起的。东京大学城市防灾工学专业的维吾尔族博士生卡比力江.吾买尔江特意做了“发扬留日学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继续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发言电子演示文稿,介绍地震后他接受李光哲会长的委托,组织100多人的留学生翻译队伍,翻译了100多份日本的次生灾害观测技术、预防对策、救灾措施等相关资料,及时提供给国内有关部门参考和使用以及后来参与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设计等支援工作等。会上他还将他参与设计的《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一书现场赠送给了孙建明公参。
全日本中国学友会会长、东京大学博士生胡昂提出了全日本中国学友会继续支援四川重建的5年计划,其中包括:组织“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四川行访问团”、在地震灾区种植“中日青年友谊林”、中日友好学校“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对口持续援建、组织“留日学人四川灾后重建服务团”等,为灾区重建开展吸引人才、引进项目等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