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父亲的遗产
日期: 09年05月3期

■(枥木)北 雁

从我离开父亲,到父亲永远地离开我们,我在异国已经度过了十几年的岁月。每当思乡的船飘荡在人生短暂的苦海,可慰我怀旧之情的,多是父亲传授的鲁食面点。

不错,父亲是正宗的鲁菜厨师出身。然后,在贫困的七十年代,父亲很少有施展厨艺的机会,但是我们一家九口人的生计,就足以使父亲担忧。

那时,我们的主食是玉米,而且,常常是一日两餐。为了我们不至于肚饿,父亲几乎竭尽所学,往单调的玉米粉里加入山野菜和豆粉松子等等,作出十多种样式的饼来,使我们百吃不厌。

父亲从不用秤,却能把小苏打和面粉的比例掌握得恰到好处。我时常趁著替父亲烧火时,偷尝刚出锅的饼子,边吃边问。父亲从未因我小而敷衍。因而我最喜欢烧火,得到父亲的指点也最多。

我最爱吃的,是父亲烙的油饼。烙饼前,准备时间长,我便有机会多看。在我看来,只要有面粉跟水就足够了,可父亲不是用开水烫,就是加进些油。待后来自己多次尝试才知,原来这些都是为了烙出的饼不硬。而且,水与面的比例也并非固定不变,是要根据室温和空气乾湿度来调整的。

时光流逝著。父亲日渐衰老。有时,我偶尔回国尽孝心为父亲做上几道菜,总是难得要领。若问他味道怎样,他总是笑著说,龙王爷的女儿会浮水。父亲就是这样,时刻重视我的好学心,从不打击。

父亲走后,我才真真正正地意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吃到他烙的饼了。我开始认认真真地一个人烙起饼来。直至我烙的饼得到家人朋友的好评,是父亲离开我们五年以后。其间有多次失败过。每逢那时,我除了痛恨自己的手笨以外,更多的时候是怀念跟在父亲身旁的那些时光。

今年3月,我被孩子入读的小学邀请去,教学生们做中国点心。这是一个题为世界美食家的文化交流活动。而对我来讲,是向日本孩子宣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绝好机会。我自然地想到了烙饼。因为日本点心虽种类丰富,但几乎找不到像油饼那样配料简单、对健康有益的理想小吃。不过,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还是决定再加上白糖和黑芝麻的馅儿,这样更像点心。最后,我又美其名曰芝麻饼。它实际是山东糖饼跟上海汤圆的合并,当然也是我青出于蓝的绝品

当我自豪地站到家庭科教室的讲台前,内心是何等地感激父亲。面对著几十名学生,从小的熏陶化作一瞬间流畅的讲解;这几年的经验,变成一个个漂亮香甜的芝麻饼。

学生们对和面与做饼,充满了好奇和惊喜。看著我熟练的样子,大家纷纷惊呼:好厉害!太棒了!真酷!

有的人在课后给我的感谢信中,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还有的人甚至告诉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厨师。

幼时的梦,萌生得快,消失得也快。正如我的当年。然而,学生们的体会大大地增长了我的自信。回首昔日的惰性与好高骛远之气,我不禁惭愧。父亲曾给与我的传授,是如此地惠及我的后代和我的人生。它虽非金玉,却永远是我心底最值得珍藏的无价之宝。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10473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