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海玲
记:与前一部《可可西里》受到的赞誉相比,《南京 南京》可谓褒贬不一,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陆:我对反对的声音感到很正常,只怕没有声音,而反对声音再激烈,也如同日本的右翼那样,声音最大,但永远是小部分,而且,正可给大家一次思考的机会。
记:您来过多次日本,选择这个题材与此有关吗?
陆:拍摄这部片子与去过多次日本有关,我对日本很感兴趣。通过感受日本,而进一步感到对中日历史深有兴趣,进而去找资料,预备拍南京。
记:拍这部片子用了多久,其间是否有挫折?
陆:从策划到完成,用了4年时间,其间经历了波折,但一直觉得要做下去。
记:对它满意吗?
陆:我自己对它很满意,我可以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记:为何您认为拉贝不如魏特琳张纯如伟大?
陆:魏特琳和张纯如,俩人都是自杀的,是把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同样是搞南京,有的人自杀了,有的人踏实活著,你说谁更投入?
记:电影里面日本人名叫“角川”,与日本角川映画有关吗?
陆:是的,因为我很敬重角川映画的角川先生。
记:听说本来是要找日本一线演员来演?
陆:片中日本演员中泉英雄的表现得到了广大影迷的认可和尊重,但是这个角色本意是想找日本人气偶像木村拓哉前来演出的。我接触了很多知名的日本演员,他们本人都表示愿意出演,但是经纪公司会出面反对。因为如果拍了这部电影,那艺人以后恐怕就很难接到广告,也就没有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记:为何想拍这部电影?
陆:我想给中国观众知道,在70年前我们输给了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在拍日本人戏的时候,我必须冷静。我觉得我没有权力去丑化他们。这部电影是要让世界看到我们的诚意和自信的,所以丑化对手,就是对自己的丑化。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拿出一部有尊严的电影,一个让世界认为客观的电影,我必须逼迫自己进入他们的内心,这让我特别分裂。
记:对于此片还有什么心愿?
陆:最希望的是能够到日本放映,目前正在谈条件,有进展,但还不能透露详情,将尽快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