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他用生命为民工立言 / 河南民工李学生舍身救人感动中国
日期: 05年03月2期

  感动温州的河南民工

  2月27日,阴历正月十九,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的角角落落。村民朱贵英把一条被单洗干?舸钤谠鹤永锏纳?由希?缓缶突氐椒考渲校??诘缁盎?员叩牡首由希?簿驳匾痪浠耙膊凰担??诘鹊缁啊?br>   朱贵英是李学生的三婶,而这个她一手带大、感情深厚的侄子却在数日前死在了千里之外的温州。
  噩耗传来是2月20日下午6时,也就是事发后的第2个小时,朱贵英从一个也在温州打工的老乡打来的电话中了解到了事发的前前后后。
  当天下午4时50分许,由杭州开往温州的5107次列车开到温州鹿城区黄龙马坑村路段时,一个4岁女孩彭媛媛和8岁男孩小瞿正在铁轨上玩耍时,一辆火车高速驰来,两个小孩顿时被吓得惊慌失措。危急时刻,李学生正好走到此处,目睹了这个危险,来不及思考,他下意识地飞身跑到铁轨中间,右手抓住小瞿就往铁轨外面甩,同时左手去抓较远的小媛媛,但就在李学生刚抓到小女孩时,两个人被火车撞得飞了出去,当场罹难,小男孩则平安获救。
  “听说学生出事了,他叔和他爹就连夜赶往温州了,他在新密打工的弟弟,也直接赶往温州了。”朱贵英说,本来家中就没几个人,这一来,只有她一个人守在家中了。
  令朱贵英感到一些慰籍的是,事情发生后,在温州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温州市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多次亲切慰问李学生的家属,温州团市委也追认他为“温州市见义勇为好青年”,温州市各界自发开展了向李学生家属捐款的活动,全国网民也纷纷捐款,截至2月28日,捐款数额已接近23万元。
  当地媒体在报道李学生救人一事时,用得最多的一个字眼是:他感动了温州。

  天性善良的农村孩子

  “ 学生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帮助别人。”76岁的张全秀用有些颤抖的手从家中一个大木箱子中扒出了一张照片,指着其中的一个小孩说,这就是李学生。
  张描述说,她知道的情况是,在李学生七八岁的时候,农田里的活并不是很多,常常是自己干完了以后,他就往家跑,可是等父亲回到家中,就找不到他的身影了。直到晚上吃饭,他才回来,一问,不是帮人家收玉米,就帮人家看孩子去了。
  张讲述的一个细节,在学生9岁那年的暑假,他去村里一家代销点买东西,去了后发现店里面没人,那家人厨房却着火了,火还很大,他就立马在院子里找了一个桶和瓢一个人救起火了,等大人们赶到,他已经满身大汗,累得气喘吁吁,后来火被扑灭了,人家要感谢他,却又找不到他了。
  “他在家里坐不住,爱串门,到谁家都跟进了自家门一样。”在张全秀的眼中,李学生是一个生性活泼的孩子,爱说爱笑,不仅如此,还很聪明。虽然,学生只上了小学五年级,可是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是最好的,“经常得班级前几名”。

  历经磨难的短暂人生

  在村子的中间,李学生的家就坐落在一条村道的边上,三间普通的瓦房,加一间破旧的茅屋,圈一个约30多平米的院子,就是全部的家当了。房子显然很久没有人住了,空荡荡的房间里落满了灰尘,进门的第一个感觉是,这家够穷了。
  “ 从他10岁开始,他的母亲就开始犯病,后来就不行了。”村民张魏氏说,学生母亲乔菊后来患病了,医生检查说是脾大、肝炎,干不了活,还要人伺候,为了看病,把家中的积蓄全部花光了。学生那时候才上到小学五年级,因为家里极度穷困,实在掏不起学费,加上母亲需要照顾,父亲还要挣钱养家,作为家中的长子,学生只好休学回家了。
  “ 他12岁的时候,母亲还是去世了。”张魏氏提起李学生一直重复几个字:他命不好啊!十几岁的李学生的生活和村里很多成年人一样,在家帮助父亲干活,在生活极度艰苦的情况下,与父亲和弟弟相依为命。
  他的另一个引起全村人同情的遭遇是,他在结婚两年后妻子因病去世,这与他12岁丧母相联,令村人为他的命运扼腕叹息。
  2004年12月底,李学生回了趟家,在家里待了“有七八天”。
  “ 我只见了他一面,本来说是想好好找他聊聊,可是这竟然是最后一面了。”谈起与李学生的最后一面,村支书李学仙后悔不已。令李学仙一直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李学生曾对他提起过,想让自己打工的鞋厂在村子里办一个分厂,问他能否批地与温州的老板合作。
  从1998年开始,李学生就开始独自到温州去打工,那个时候,村子里还没有人外出打工。近几年,出去打工的人多了起来,很多人都去温州找到了他,他就热心地帮助人家介绍工作,有些找不到的,就让人家吃住在他哪里。“这几年经他介绍出去打工的至少有50人。”李学仙从回来的打工青年哪里了解到了这个事情。
  一个情况相近的说法是,李学生牺牲的那天下午,就是因为家里住着好几位老乡,为了买菜招待大家,而在路上遇到了遇险的两个小孩。

  事迹传遍中国

  英雄李学生的事迹感动了全国网友。连日来,全国不少网站的bbs上,都传颂着一个名字──李学生。
  商丘网网友:李学生,你代表的并不只是河南人,你分明代表着曾一度失落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龙的传人的道德传统。现代中国呼唤的正是你这种金子般的人性再生,你就这样被载入了历史,一并见证的还有耸立成无字碑的千山万峦,一任风剥雨蚀,星辰明灭!兄弟,走好!
  温州网网友:每一个生命都是偶然,生命的意义何在,你做了最好的诠释。向你致敬!
  腾讯网网友:这是藏在他心底的一种美,它来得自然,来得真切,来得伟大,没有一丝修饰。世界需要这样的美。大哥,我佩服你,我会向你学习的!
  河南农民李学生感动了温州,感动了中国。作为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一位普通农民,家庭贫困、依靠外出打工艰难度日。究竟是什么让他有那奋身跃起救人的热力?
  李学生的壮举让人们重新审视长期以来对农民工的看法和态度。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思维定式,以及个别外来务工人员不洁身自好,损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形象。许多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因此被淹没在这种歧视和偏见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的地位。
  李学生用实际行动打破了社会偏见,真实体现了农民工伟大而又不为人知的一面。这非但改变和提升了农民工的形象,非但是一大进步,更是在向冷漠的世俗挑战;非但值得敬仰和赞许,更值得鞭策每一个人尽快转变对农民工的鄙夷心态。提醒我们要善待农民工,走近他们,去关心他们。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036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