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央行发行550亿的3个月期(91天)央票,本周(20至24日,下同)公开市场将净回笼资金260亿元,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周实现资金净回笼。回笼资金似乎与近期央行较为宽松的口风有所背离,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认为,新增信贷增速不是常态,4月信贷肯定要大幅下降。
本周回笼资金260亿元
4月份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明显加大回笼力度,4月份累计回笼1260亿元。据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央行在第一周净回笼220亿元;第二周净回笼600亿元;第三周净回笼180亿元;本周到期资金1940亿元,周二已回笼1650亿元,加上24日发行的550亿元3个月期央票,本周回笼资金260亿元。
在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从2008年10月开始,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正式由净回笼转向净投放。一季度中国新增信贷馀额达到4.58万亿元,超过全年5万亿下限的90%,其中3月份更是达到1.89万亿元的天量,银行系统内的流动性泛滥。公开市场目前央票发行状态为每周四发行三个月央票,一年及三年央票停发。
高层论信贷口风分两派
近期,监管层对新增信贷的言论颇多,不过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口风。部分言论似乎与现今央行净回笼的操作有所背离。
自一季报新增信贷创天量之后,市场上便产生货币政策或有收缩的担忧,然而,近期央行、银监会官员却频频在公开场合表示,“5万亿元新增信贷规模不是上限”,在中央加大力度保经济之下,信贷急增有其合理性。就在前日,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还指出,总体而言,金融危机下的货币信贷较快增长利大于弊。
另一部分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为代表的官员则称,贷款当前的快速增长没有可持续性,也不利于经济发展。
银行传出风声信贷将收紧
银行间的风声却与央行的操作相符合。近期,银行间也有风声传出,称银监会要收紧信贷,并将推新措施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流入资产市场,或回流银行存款作套息交易。
也有银行内部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正要求银行提供放贷资料作审查。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表示:“没有什么可疑的,这是非常正常的。”她认为,监管层的说法只是为了提升市场的积极性。对于4月份的新增信贷增速,谭雅玲肯定地表示,“4月份的数值肯定是要大幅度下降的。”一季度这种天量信贷增速是不可持续的。只是一个突发时段的突发措施,是不能作为常态的。一味的宽松,肯定会存在风险。”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