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政坛最为耀眼的政治新星? / 李源潮:在时代变革洪流中弄潮
日期: 05年03月1期

  处在特定位置上的政治明星们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姿态,总是获得包括普通公务员在内的大众的种种猜测——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从来就被南京乃至江苏的人们关注、评论,尤其在2004年6月底,种种流言侵袭南京的时刻。

  铁腕治吏

  就在“ 铁本事件”暂告平息之际,又出了省委组织部长徐国健被“双规”的事情,而事态一时之间还有延续、发展的迹象,涉案人数众多,坊间就流传着好几个版本。江苏省委的一位处长转述了他听到的两种说法,一说在400人以上,另一说约在140人左右,有媒体则声称“ 江苏正掀起该省建国以来最大一轮反腐风暴”。
  这对李源潮来说,无疑将面临一场极为“ 非常”的考验:如何安抚人心、响应民意,重树江苏主政团队廉正形象?一向低调行事的李源潮一反常态,主动改变了上任伊始指示当地媒体尽量淡化对本人及政府报道的做法,频频出现在当地媒体的头版头条。
  6月30日,李率省级机关1000多名新老党员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
  7月2日,李在江南剧院观看了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大型话剧《啊!娘亲》;
  7月5日,李代表江苏省委常委发表保证自身廉洁的公开承诺。
  熟悉李的人士透露,熟悉宣传力量、但一直与媒体保持相当距离的李源潮在此“非常时刻”终于准备藉用一下舆论的力量,来整肃江苏官场,以屏除暂时还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的种种官场陋习并压缩不透明的幕后操作。
  之前,自2001年11月以来,李源潮就以一种近乎苛刻的方式,在南京以及江苏省各机关推行作风改造工作:2001年11月,在浙江宁波醉酒惹祸的朱自强第一个触了霉头,12月,南京市委宣布对朱等5人的撤职处理。李源潮在会上强硬地表示:“今后谁倒南京干部形象的牌子,市委就摘他的牌子。”
  朱自强事件并非偶然,李源潮举一反三,随即在南京推出“万人评议机关”活动。李源潮表示出顽强的意志力,尽管舆论对这项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颇有质疑,但他在努力不使该活动流于形式,力求藉此达到加强公众监督、遏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蔓延的目的──根据这一年的评议结果,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免去了评议中排序为末位的房地产管理局和市容管理局主事者的职务。
  就任省委书记以后,李继续以其“铁腕治吏”的风格着手整肃江苏官场。李源潮是一位有想法或者可以说“ 不安分”的官员——江苏省作为中国多少年来数一数二的经济文化大省,李在施政中本可以“萧规曹随”,势必也能坐拥成绩、稳步过渡─但李显然不愿躺在前任的功劳上坐享其成,他有自己的抱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江苏在自己的任内能“与时俱进”。

  打造民营江苏

  李源潮的抱负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隐含的命题:在经济转型期间独领风骚的江苏省,在新一轮增长高潮中如何实现更大的突破?
  早在南京任上,李源潮经过一段时间探索,提出了“ 绿色南京”的口号。他的工作有这样两个支点,一是倡导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是倡导建立“服务型政府”。在南京形成的这一核心思路,自2002年12月李任江苏省委书记后,被进一步推向整个江苏省。
  李源潮主政江苏一年多后,其战略思路渐渐成形,化为具象的操作模式,概括地说就是:“ 富民强省”,打造民营江苏。按外界的理解,就是说江苏从此也要走浙江的路了。事实上李源潮明确提出了“学习浙江”的口号。
  对江苏而言,提出“ 学习浙江”很不容易,这意味着“ 放下老大哥的架子”,意味着一场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大戏即将上演。浙江有“温州模式”,江苏有“苏南模式”,两种模式并存并暗中较量了20余年,江苏“ 易帜”学习浙江,其遭遇的最大挑战就是“ 苏南模式”固有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管理体制。从长远看,“ 民营江苏”的题中之意,就是要以市场主导型管理体制取代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政府还要适时地逐步地淡出市场。
  然而,正当江苏全省上下雄心勃勃拓展全新发展空间渐成气候之时,一场来势凌厉的宏观调控不期而至,而且,第一个拿来“祭刀”的对象正是江苏常州的民营企业“ 铁本”。“ 铁本”的坠落因其自身的违法违规,并不在于其作为民营企业参与钢铁行业。然而,此事在江苏商界和官场引发的冲击波无疑是巨大的,对李源潮这位年轻的省委书记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治理经济过热

  铁本案实是因地方政府掌控民营企业命运并为其政绩服务而起,很典型地反映了地方的利益取向与中央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错位,对市场的参与程度之深,退出难度之大。
  《人民日报》社论称江苏“铁本”事件是一些地方对中央宏观调控“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结果。作为地方主政一把手,非常时刻,李源潮感到了巨大压力。随后,李主持省委省政府全面展开对经济过热的整肃和治理工作。
  本次整顿中,常州一批官员用自己的乌纱帽为经济过热买了单。不但铁本公司的有关人员被拘捕,8名政府要员也被严厉查处,其中包括常州市委书记。在通常由地方行政首长担负责任的背景下,对地方党委一把手的查处,显示出了铁本事件不同寻常的政治含义。这层含义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得到了彰显:“坚决维护宏观调控政令畅通。”这在以前是极少有的。
  “铁本”事件后,江苏省对这次宏观调控的贯彻是坚决有力的。从2004年4月份开始的固定资产项目清理中,江苏省已有1000多个固定资产项目被列入“停缓建项目”黑名单,另有更多的“续建项目”正在等待审批,它们的生死存亡将由国家发改委来决定。
  学者易宪容撰文指出,铁本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行的官员考核体系下,官员的政绩就在于该地一年一度的GDP与财政的增长。要达到该目标就得上企业、上项目。从长期及民众的利益看,这些项目与企业有多少负面影响都不是地方政府考虑的问题。在他看来,如果现行的对地方政府考核标准及政府职能不改变,即使对铁本公司处置看上去会起到杀一儆百之效,但实际上只要这次宏观经济过热整顿之风一过,这种情况又会死灰复燃。
  因此,当下最重要的不单单是处理几个官员、停建几个项目,而是如何来转变政府的职能、如何来划定政府权力的边界。这一点恰恰契合了李源潮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贯理念。
  在江苏省委常委会议上,李源潮要求各级干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2004年五六月份温家宝总理的宏观调控措施遭遇一些地方诸侯的抵触情绪时,李源潮为代表的江苏领导层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央政府下重手抑制各地的投资热,态度与毗邻的上海截然不同。宏观调控后来取得很好的成绩。

  成为接班热门人选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最新一期刊登了课题组针对江苏所做的调查报告,盛赞江苏实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果丰硕,对李源潮过去两年在江苏的政绩,给予肯定。
  另外,这两年来江苏省在经济快步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平方面也做得不错,在目前胡温强调协调发展、关注弱势群体的大环境下,也让李源潮的政绩显得非常可观。
  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大约是3.23倍,即3.23个农民的收入加起来才和一个城市人一样多。江苏的城乡差距去年的相关数字却下降至2.15倍,为全国最低。
  这名目前备受关注的政治新星,在2002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任命他担任江苏省委书记以前,其实并不受到看好。但在他被委任为江苏省第一把手之后,他的政治潜力开始受到重视。自去年底以来,北京就不断有传闻指这名54岁的地方大员马上要被调进京,到中央任职。
如今,他已被看好可和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一起,成为中共第五代领导的核心成员。其它热门人选还包括北京市长王岐山、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等人。
  尽管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共第四代领导主政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从这一届(十六届)政治局常委都是上一届(十五届)政治局委员的情况看,假设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年满70岁的胡锦涛交棒,第四代全退,那么在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上,就需要有至少5到7名1950年代前后出世的新人进入政治局,到十八大时凑成一个新的常委班子。
  现在距离十七大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换言之,中共第五代的卡位战已经开跑。谁能在2012年以后成为13亿人口的新领导人,未来两年的表现将是关键。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025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