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央行)4月13日公布的3月份国内企业物价指数(CGPI,2005年为100)初值为104.3,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2%,创下2002年5月以来近6年零10个月中的最大跌幅,且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是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需求下降的情况一直在持续。消费低迷也加剧了消费者物价的下降压力,日本经济陷入通缩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企业物价指数环比也下降了0.2%,自08年9月金融危机加剧以来连续7个月环比下降。2008财年全年的企业物价指数为108.4,比上年上升3.3%,这主要是因上半财年原油价格高涨所致。
日本3月份企业物价指数同比降幅创下了6年零10个月来的新高,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的需求低迷由此可见一斑。虽然政府欲通过规模空前的新经济刺激方案拉动内需,但这是否能恢复因担心失业和收入下滑而陷入低迷的个人消费目前还难以预料。通缩将导致企业销售额下降和破产数增加,日本经济能否避免陷入严重通缩,现在已到了关键节点。
随著汽车、电机等行业出口和生产下滑,日本经济急剧恶化。2008年第四季度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创下了年率负12.1%的历史最差纪录,2009年一季度预计将继续出现大幅负增长。
国际上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负增长,新兴市场国也在以“超预计的速度”(日银官员语)出现增速下滑,外需一时难以得到恢复。
在外需依旧疲软的情况下,通货紧缩将对整个经济造成重创。一旦政府的新经济刺激方案对于扩大内需效果有限,可能有必要出台进一步的对策以避免陷入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