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闻综述(记者 张石)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准备,台湾两大原处敌对阵营的政治人物——台湾总统陈水扁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月24日在台北宾馆实现了“扁宋会”,就两岸关系与朝野和解等达成“十点共识”。舆论认为:这十点共识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陈水扁“ 割袍断义”,与“台独”诀别,成为“新中间路线”的标志。如果两岸关系能在此基础上良性互动,两岸关系有望出现新格局。
在“扁宋会”之后,陈水扁称扁宋双方最大的公约数是“中华民国”,宋楚瑜则说双方最大的公约数是“ 维持现状”。“扁宋会”达成的“ 十点共识”包括:1、依照中华民国宪法所示国家定位,即两岸目前在事实和法理上的现况,此一中华民国主权现况,必须受到两岸和国际的承认和尊重。2、现阶段两岸关系的最高原则,应为遵守宪法、维持现况、共创和平。在两岸和平的前提下,陈水扁承诺,在其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也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况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宋楚瑜对此表示同意与支持。3、宪政改革不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及台海现况的改变,并依宪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4、双方将凝聚朝野共识,共同推动有关两岸和平的机制与法制化。5、加强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与学术等交流,以春节包机成功的模式,透过与对岸的协商与谈判,逐步推动货运便捷化,乃至于全面“三通”。6、任何台海现况的改变,必须获得2300万台湾人民的同意,在两岸善意基础上,不排除两岸未来发展任何关系模式的可能。7、未来将在国家安全、台海稳定、区域和平的战略目标下,全面充实符合国防战备所需的武器装备。8、推动两岸军事缓冲区,建构台海军事安全互信机制。9、双方共同推动保障族群权益及促进族群和谐、平等基础法制。10、消弥族群对立,确保各族群享有公平权利和地位。
综观“十点共识”,其中有7项与两岸关系有关。“扁宋会”在“中华民国”和“维持现状”达成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上,也有否定和阻止台独的倾向。宋楚瑜还在记者专访时表示:陈总统认同中华民国的宪法法理,认同中华民国是最大的公约数,这与“九二共识”何异?
“十点共识”发表后,得到台湾主流民意赞同。据台湾媒体所做民意调查,有五成九的人同意扁宋会达成“两岸关系最高指导原则是遵守中华民国宪法”的共识,仅一成八不同意。调查发现,与去年选后比较,认为陈水扁希望维持现状的人变多。
比率由一成二上升为二成四;另有一成七认为他主张“缓独”,百分之六的人认为陈水扁倾向统一。
“扁宋会”使台湾股势大涨。2月25日台股收盘时,月线、周在线扬,周指数上涨92.40点,外资热线持续涌入,房地产业界也一片叫好声。房产中介业者表示:去年被压抑的买气将一并放出,向来对政治不安特别敏感的豪宅市场,今年更将放量成长。
二、陈水扁“割袍断义”引起台湾政治板块重组
“扁宋会”结束后,反弹最强烈的是“深绿”的台独势力。“扁宋会”刚结束,民进党中央一大早就接到台独支持者的抗议电话,痛批民进党“背弃理想”,有的人甚至痛哭流涕。台联党立委利用立法院开议第一天“国是论坛”机会,群起痛批“扁宋会”的结论背叛“台湾主体意识”,扬言要发起“公投”罢免陈水扁。独派大老辜宽敏说,他对陈水扁超级失望,已准备请辞总统府资政职务。李登辉说陈水扁“要捉鬼却让鬼给捉了”,“总统和一个小党主席签的声明好像国与国的外交声明,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哪里?”“笑死人了。”
“扁宋会”后,民进党高层还摆出与“独”派保持距离的姿态。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已经陆续回绝了由“独”派社团主办的“228台湾之光全球闪耀”活动邀请。
为什么在台湾立委选举之后,陈水扁不断向在野党释放善意,以至于促成“扁宋会”呢?亲民党立法委员黄义交先生对本报记者说:这就叫形势比人强。过去陈水扁总是搞台独,搞得朝野紧张,两岸紧张,经济也不好,台湾经济也被韩国赶了过去。陈水扁这届总统任期届满后,不能再连任了,没有了选举压力。过去的方向搞错了,这对他的历史定位不利,他想为自己的成绩单打拼,因此希望与在野党接触。也有的分析家认为:立委选举受挫给陈水扁敲了一个警钟,如果坐视过去4年“朝小野大”的状况继续下去,他在历史上的定位恐怕将是“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政党轮替的总统”。此时选择民亲合作,不但可以顺势拓展民进党的施政空间,而且还可能裂解泛蓝,拉宋制马(马英九),苏(苏贞昌)谢(谢长廷)等人更可能因此延续民进党执政。对宋楚瑜而言,连续两次参选总统、副总统未果,加上立委选举亲民党骤降10席,如坐待泛蓝合并,不仅个人将无政治挥洒空间,亲民党消失于政坛之日亦不久矣。客观上看,未来3年民、亲之间没有直接的选举利益冲突(亲民党在县市长选举和总统选举中均难有角色),因此“扁宋会”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三、台湾在两岸问题上渐显“脱美日”倾向
从地政学上说,牵制中台关系最重要的国际因素是美日军事同盟之下的日美因素,起其主导作用的是美国。美国一贯采取“两手政策”,一方面抑制台独倾向,一方面又向台湾售武,用各种手段遏制中国武力的发展,维持台海两岸军事力量的平衡。这个遏制力量的核心,就是利用日本的地缘性而形成的美日军事同盟。因此,美日一旦发表反台独言论,台湾就忧心忡忡,大陆就欢欣鼓舞;美日一旦发表联合抑制大陆进攻台湾的言论,台湾就欢欣鼓舞,大陆就愤怒无比。
2月20日(当地时间)美日发表共同声明,把维持台海和平明确作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大陆虽表示反对,但反应并不激烈,而台湾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欢呼雀跃”。黄义交委员对本报记者说:对于这次美日2+2会谈声明,台湾朝野处理得比较成熟,政府也没有沾沾自喜。“两大(美日和中国)之间难做小”,台湾有自己的利益,两岸和平是符合台湾人民利益的,不需要过度地把美日作为砝码。陈水扁最近答记者问时指出:大家都知道,2月19日(中国时间)美日安全2+2咨询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将台湾问题纳入,鼓励通过对话来解决台海议题,作为美日两国共同战略目标之一,这是将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本人在第一时间里获得这一讯息,我非常清楚,对于联合声明有关台海的部分,我们必须秉持4个原则:第一、要低调回应;第二,要少说话;第三、不要过度解读;第四、不要和《反分裂法》挂钩。我相信,后来政府的处理是最好的见证。
黄义交透露说:“扁宋会”还就成立《两岸和平促进法》达成一致,法律成立后将建立跨党派两岸和平促进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将按照立法院的席位比例安排委员,会更超然一些,不像海基会那样直属政府领导,这个委员会成立后,亲民党将在两岸和平的问题上更有着力点。
可以说,较清楚地认识美日的“两手政策”,摆脱强权对立中的棋子和砝码命运,促使两岸和平主要立足于两岸当事人自身,也是这次“扁宋会”的一个共识。
台湾岛内的一系列变化会不会使大陆对台湾的态度有所转变呢?最近大陆的一些动作引人注意,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在2月25日提出,希望两岸客运包机能够真正“节日化”,并尽快开通大陆台商主要驻在地与台湾主要城市间的定期客运班机。大陆方面原为对抗台湾4月改宪以实现“法理台独”而将提出的《反分裂国家法》即将按期提交人大审议,但是最近中国派出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访美,派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访日,分别向美、日解释了《反分裂国家法》的本意。孙亚夫向日本外务大臣町村和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解释“反分裂法”,说这个法律决不是非和平手段的“武力攻击法”,而是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做最大努力,把武力手段作为最后选择的法律。
在“扁宋会”之后,陈水扁称扁宋双方最大的公约数是“中华民国”,宋楚瑜则说双方最大的公约数是“ 维持现状”。“扁宋会”达成的“ 十点共识”包括:1、依照中华民国宪法所示国家定位,即两岸目前在事实和法理上的现况,此一中华民国主权现况,必须受到两岸和国际的承认和尊重。2、现阶段两岸关系的最高原则,应为遵守宪法、维持现况、共创和平。在两岸和平的前提下,陈水扁承诺,在其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也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况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宋楚瑜对此表示同意与支持。3、宪政改革不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及台海现况的改变,并依宪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4、双方将凝聚朝野共识,共同推动有关两岸和平的机制与法制化。5、加强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与学术等交流,以春节包机成功的模式,透过与对岸的协商与谈判,逐步推动货运便捷化,乃至于全面“三通”。6、任何台海现况的改变,必须获得2300万台湾人民的同意,在两岸善意基础上,不排除两岸未来发展任何关系模式的可能。7、未来将在国家安全、台海稳定、区域和平的战略目标下,全面充实符合国防战备所需的武器装备。8、推动两岸军事缓冲区,建构台海军事安全互信机制。9、双方共同推动保障族群权益及促进族群和谐、平等基础法制。10、消弥族群对立,确保各族群享有公平权利和地位。
综观“十点共识”,其中有7项与两岸关系有关。“扁宋会”在“中华民国”和“维持现状”达成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上,也有否定和阻止台独的倾向。宋楚瑜还在记者专访时表示:陈总统认同中华民国的宪法法理,认同中华民国是最大的公约数,这与“九二共识”何异?
“十点共识”发表后,得到台湾主流民意赞同。据台湾媒体所做民意调查,有五成九的人同意扁宋会达成“两岸关系最高指导原则是遵守中华民国宪法”的共识,仅一成八不同意。调查发现,与去年选后比较,认为陈水扁希望维持现状的人变多。
比率由一成二上升为二成四;另有一成七认为他主张“缓独”,百分之六的人认为陈水扁倾向统一。
“扁宋会”使台湾股势大涨。2月25日台股收盘时,月线、周在线扬,周指数上涨92.40点,外资热线持续涌入,房地产业界也一片叫好声。房产中介业者表示:去年被压抑的买气将一并放出,向来对政治不安特别敏感的豪宅市场,今年更将放量成长。
二、陈水扁“割袍断义”引起台湾政治板块重组
“扁宋会”结束后,反弹最强烈的是“深绿”的台独势力。“扁宋会”刚结束,民进党中央一大早就接到台独支持者的抗议电话,痛批民进党“背弃理想”,有的人甚至痛哭流涕。台联党立委利用立法院开议第一天“国是论坛”机会,群起痛批“扁宋会”的结论背叛“台湾主体意识”,扬言要发起“公投”罢免陈水扁。独派大老辜宽敏说,他对陈水扁超级失望,已准备请辞总统府资政职务。李登辉说陈水扁“要捉鬼却让鬼给捉了”,“总统和一个小党主席签的声明好像国与国的外交声明,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哪里?”“笑死人了。”
“扁宋会”后,民进党高层还摆出与“独”派保持距离的姿态。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已经陆续回绝了由“独”派社团主办的“228台湾之光全球闪耀”活动邀请。
为什么在台湾立委选举之后,陈水扁不断向在野党释放善意,以至于促成“扁宋会”呢?亲民党立法委员黄义交先生对本报记者说:这就叫形势比人强。过去陈水扁总是搞台独,搞得朝野紧张,两岸紧张,经济也不好,台湾经济也被韩国赶了过去。陈水扁这届总统任期届满后,不能再连任了,没有了选举压力。过去的方向搞错了,这对他的历史定位不利,他想为自己的成绩单打拼,因此希望与在野党接触。也有的分析家认为:立委选举受挫给陈水扁敲了一个警钟,如果坐视过去4年“朝小野大”的状况继续下去,他在历史上的定位恐怕将是“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政党轮替的总统”。此时选择民亲合作,不但可以顺势拓展民进党的施政空间,而且还可能裂解泛蓝,拉宋制马(马英九),苏(苏贞昌)谢(谢长廷)等人更可能因此延续民进党执政。对宋楚瑜而言,连续两次参选总统、副总统未果,加上立委选举亲民党骤降10席,如坐待泛蓝合并,不仅个人将无政治挥洒空间,亲民党消失于政坛之日亦不久矣。客观上看,未来3年民、亲之间没有直接的选举利益冲突(亲民党在县市长选举和总统选举中均难有角色),因此“扁宋会”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三、台湾在两岸问题上渐显“脱美日”倾向
从地政学上说,牵制中台关系最重要的国际因素是美日军事同盟之下的日美因素,起其主导作用的是美国。美国一贯采取“两手政策”,一方面抑制台独倾向,一方面又向台湾售武,用各种手段遏制中国武力的发展,维持台海两岸军事力量的平衡。这个遏制力量的核心,就是利用日本的地缘性而形成的美日军事同盟。因此,美日一旦发表反台独言论,台湾就忧心忡忡,大陆就欢欣鼓舞;美日一旦发表联合抑制大陆进攻台湾的言论,台湾就欢欣鼓舞,大陆就愤怒无比。
2月20日(当地时间)美日发表共同声明,把维持台海和平明确作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大陆虽表示反对,但反应并不激烈,而台湾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欢呼雀跃”。黄义交委员对本报记者说:对于这次美日2+2会谈声明,台湾朝野处理得比较成熟,政府也没有沾沾自喜。“两大(美日和中国)之间难做小”,台湾有自己的利益,两岸和平是符合台湾人民利益的,不需要过度地把美日作为砝码。陈水扁最近答记者问时指出:大家都知道,2月19日(中国时间)美日安全2+2咨询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将台湾问题纳入,鼓励通过对话来解决台海议题,作为美日两国共同战略目标之一,这是将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本人在第一时间里获得这一讯息,我非常清楚,对于联合声明有关台海的部分,我们必须秉持4个原则:第一、要低调回应;第二,要少说话;第三、不要过度解读;第四、不要和《反分裂法》挂钩。我相信,后来政府的处理是最好的见证。
黄义交透露说:“扁宋会”还就成立《两岸和平促进法》达成一致,法律成立后将建立跨党派两岸和平促进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将按照立法院的席位比例安排委员,会更超然一些,不像海基会那样直属政府领导,这个委员会成立后,亲民党将在两岸和平的问题上更有着力点。
可以说,较清楚地认识美日的“两手政策”,摆脱强权对立中的棋子和砝码命运,促使两岸和平主要立足于两岸当事人自身,也是这次“扁宋会”的一个共识。
台湾岛内的一系列变化会不会使大陆对台湾的态度有所转变呢?最近大陆的一些动作引人注意,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在2月25日提出,希望两岸客运包机能够真正“节日化”,并尽快开通大陆台商主要驻在地与台湾主要城市间的定期客运班机。大陆方面原为对抗台湾4月改宪以实现“法理台独”而将提出的《反分裂国家法》即将按期提交人大审议,但是最近中国派出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访美,派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访日,分别向美、日解释了《反分裂国家法》的本意。孙亚夫向日本外务大臣町村和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解释“反分裂法”,说这个法律决不是非和平手段的“武力攻击法”,而是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做最大努力,把武力手段作为最后选择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