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山)冰 花
作为归国者二世来日本20年,有著中华料理店老板娘经历10年的纪琴,前不久丈夫走上黄泉路,三个厨师突然辞职,束手无策的她无奈地关店独自去旅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反省人生的特殊旅行。
与纪琴相识是他们夫妻俩开店后的第二年,在一个只有五六万人口的乡下,对于已经吃厌了寿司、荞麦面、粗面条的清一色日本人来说,中国家庭料理店的出现让这些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大开眼界,一饱口福。客人惠顾,自己努力,地理环境好等缘故,他们的店很快就得到当地人的喜爱,几年来一直人气高涨,客源不断。
在中国农村生活20多年,以及来日本后的头10年,纪琴的命运始终不佳。她生活低调,吃饱肚子别无他求,加上语言不通、衣冠不整,遭白眼受冷落是常事。开店后的夫妻俩虽说一天忙到晚,可是眼下一甩过去的贫困,过上了有目标有奔头的日子,这种为了自己的忙碌,再苦再累心也甜。
纪琴的变化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她想料理店的人气不会是永恒的,总有不景气的时候,为了弥补将来的万一,应当从最为红火的现在开始做寄存才对。于是,她开始偷工减料、克扣店员。拉面里的肉片变薄了,鸡蛋变小了,单价却增高了。厨师和打工妹的工资一减再减。这种只为自己打算的经营方式,使得店员的工作热情下降,在待客、卫生扫除等方面也是得过且过,没有人再为她而努力,做一天和尚不得不去撞撞钟,仅此而已。
纪琴所在的地方,中国研修生渐渐多了起来,她抓住姑娘们不舍得花钱的特点,经常趁研修生去商店购物之际出现在她们面前。纪琴告诉她们,自己的店里每天都有很多食物,因做得太多而扔掉,很可惜,希望姑娘们来取。当姑娘们真的来时,纪琴首先让她们帮店里洗碗、擦地、打扫便所,姑娘们以为休息的日子里打工有钱赚,还能得到各种熟食,所以总是帮她忙到关店,姑娘们要走了,纪琴就是不付工钱。一个女孩难为情地问纪琴,她满面堆笑说,刚才我们吃饭了吧?还吃水果了吧?还喝咖啡了吧?这鸡肉、炒饭也是用钱买来的啊。以后我会好好关照你们的,别跟我算得那么细。来过的人不再来了,她又去找新面孔。用这种手段,纪琴省下了不少工资。
日本人喜欢拉面,更爱吃炒饭,所以每年秋季店里都要在农户家买一年分的大米,但更多的时候是有剩馀。为了处理掉这些陈米,纪琴总是以新送来的米不足秤为由,让农户来取并声明退货,而农户真正拉回去的却是去年的陈米。
在纪琴店里工作的厨师都是从家乡的中国农村办来的,听说去日本的饭店里当厨师,听说包吃包住拿工资,听说以后还可以办家族,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就像做梦。纪琴以包吃包住、上缴所得税、市民税等为借口,让每天工作12、3个小时的大师傅每月只拿8万日元。
纪琴利用这些人来日本后就可以看破局辞职走人的心理,在店里只能工作一年,不管签证,如果无处可去要签证,她也要收30万到50万日元。
几年来,纪琴的心思多半用来思考剥削店员剩馀价值的方法和谋取高额好处费的手段,料理店的经营在不知不觉中冷清。做了亏心事,害怕狂风叫。纪琴担心起自己的性命会否有危险,担心店员们会不会联合起来弄臭这个店?她又想起店里近来不振,丈夫也步入天堂,在昏天昏地的日子里,三个厨师辞职走人,不再为她卖命了。这是纪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后果。她病倒了,说总是做恶梦。
经过这一切,纪琴有所醒悟。一向听不得别人半句意见的纪琴病愈后,变得谦虚,好像成熟了很多,说自己10年来为赚钱不择手段,为店里奔波忙碌忽略了对丈夫的关照。我说人不是神,不可能不走弯路。她说为重新启航,想出去走走。她打算在人烟稀少,景色秀丽的农村多住几天,以清洗自己的头脑,去掉非分之念,重新做人。
但愿纪琴的这次旅行给她带来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