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家了。
炎炎夏天,我顶著炽热的太阳,驱车不断地在Y町与O町间往返。车轮不停地转动,我的思绪也跟著不停地在两地之间徘徊;时而念著旧地的各种好,时而对新居未来的生活感到不安。车子里装满的,不只是家居用品,还有一箩箩的不舍;旧居阳台上那盘根错节的奇异果树、熙来攘往的街道、以及亲切的邻居友人。
但是,家,究竟还是得搬。
我打点著新居,听著家具在空洞的房子里击出嘹亮的回音,看著那空白无趣的墙壁,还有屋前僻静的山峦,寂寞随著排山倒海涌上心头。一时间对即将展开的生活感到恐惧,甚至对当初买房子的决定倍感后悔。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躲著新居的寂寞,怀念著旧居的友人,任性地在旧町家公的家中住了下来,新居成了周末的度假屋。
到我不得不与它正面交锋时,已是次年春天了。儿子转换了幼儿园,我再也没有借口留宿家公家了。
那个春假的早上,儿子推著自行车,嚷著要我陪他散步。我俩迎著暖暖的春风,在家前樱花盛开的小巷间漫步,儿子瞧著飘落一地的樱花,一会儿兴奋地高声呼叫,一会儿专注地捡起地上的花瓣,我享受著儿子对春天的喜悦,第一次对新居产生好感。
这时,隔壁村井太太站在和室门前,向我招了招手。我牵著儿子,在和室外的长板凳上坐下来,接过她向我递来的望远镜,细细欣赏樱花。樱花丛中,几只黄莺拍打著翅膀,翩翩起舞,偶尔啄一啄樱花,再把头一甩,让樱花随风飘下。
村井太太笑著说:“这里真是太美好了。”
是真的,这近在咫尺的樱花树丛,这随时可以赏樱的好房子,甚至眼前这和蔼可亲的邻居,那么美好,居然让我给忽略了。
突然觉得自己会喜欢这儿,这个家,还有这里的邻居们。
那个春天,我在百花齐放的山峦小道间散步,开始体会宁静所带来的悠闲自在。早晨,谧静的山峦,偶尔传来喜鹊悠扬的歌声,我坐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呷著荞麦茶,听著大自然的歌声,优哉地在字里行间漫游。
接著那个郁热的夏天,儿子开始结交邻居朋友,成群地在公园嬉戏、在屋前的樱花树丛间捕捉知了、或在丛林中寻找西瓜虫。
等到秋风吹起时,我已深爱上这个家了。我一边扫著满庭的樱花树落叶,一边期待著它们来年的灿烂绽放,对满庭的落叶,毫无怨言。
过年前的一个早晨,我卷起二楼的竹帘,准备打扫窗子时,抬头一望,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漫山的树林失去了绿叶的庇护,视野立即变得宽广辽阔。布满光秃秃树林的山峦,衬托著山谷另一处零零星星的农舍,诗情画意。窗口的铁框,顿时化为画框,而大自然,就变成了框中画—— 一幅无价的风景画,一幅唯独此处才有的画。
一个春夏秋冬过去了,我们一家对这房子作了不少改造。我每天推著女儿的婴孩车,在地板上划下长短不齐的痕迹,儿子敲打著积木和玩具火车,也在地板上留下大大小小的瑕疵。然后有一天,我不留心地在厨房木柜台面烙下滚烫的土锅底型;另一个早晨,丈夫享用著醇香的咖啡时,也不小心地在壁纸上溅上咖啡的污迹。这每一道痕迹,每一个瑕疵,都是一个故事,都代表著一份爱意。我们对这个家所注入的感情,烙印在各个角落,榻榻米上的蜡笔印迹,墙上乱七八糟儿子的图画,地板上日益增加的各种痕迹,皆是爱的成品。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化身为一流设计师,用自己的爱心,设计了一栋无可比拟、充满爱的痕迹的家。
我对这房子的情感,由后悔转变为喜爱,那么自然,那么不经意。这份情感的堆积,是我与家人,一点一滴,日复一日,用生活经营出来的。也许,我们在挑选房子的同时,房子也在拣选它的主人,我们寻找一个可以休闲的空间,房子也需要一个会珍惜它的家庭;不一定要窗明几净,井井有条,却必须和谐快乐,实心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