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击索马里海域的海盗,日本防卫相3月13日下令根据《自卫队法》采取海上警备行动,海上自卫队两艘护卫舰“涟”号和“五月雨”号3月14日下午从广岛县吴基地启程出发。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该基地举行的出发仪式上对派遣部队表示,“这是伴随著困难的新任务,但我相信大家会克服困难确保海上交通的安全”。
这是日本首次依据海上警备行动向海外派遣自卫队。护卫舰将在大约2周后抵达索马里海域,4月上旬开始执行护卫日本相关船只的任务。
政府力争早日通过《海盗对策法案》,该法通过后将替代海上警备行动成为打击海盗的法律依据。
两艘护卫舰上共搭乘约400名舰员,各搭载2架巡逻直升机和2艘快艇。每艘护卫舰还配有4名拥有扣押海盗等司法警察权的海上保安官,以及用于射击海盗船的海自特种部队“特别警备队”队员。
被疑钻法律空子
为派遣海上自卫队护卫舰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日本政府3月13日下令根据《自卫队法》采取海上警备行动。政府将此作为《海盗对策法案》成立前的临时措施。而鉴于海上警备行动原先设想以领海受到侵犯为前提,因此有意见批评此次海外派遣“钻了法律空子”。另一方面新法案中拟放宽武器使用标准,有意见担心“此举恐成为海盗对策外也扩大武器使用的突破口”。
日本此前仅两次在朝鲜间谍船等事件中下令采取海上警备行动。该行动原为领海受侵犯时作出应对的“警察行动”,但原法条中未标明地理限制,政府为尽早派遣自卫队,不等新法出台便下达了此次意料之外的命令。
自卫队干部表示,“暂且以海上警备活动为名的构想存在疑问”。自卫队内部对武器使用的限制心存忧虑。
由于海上警备行动适用《警察官职务执行法》,海上自卫队仅限于在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难的情况下可向海盗船进行有杀伤力的射击,并负有责任证明使用武器是否出于正当防卫。
海上自卫队因使用武器受到种种束缚而心存顾虑:“何种程度才算是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难?”“面对使用火箭炮的海盗使用武器时心存顾虑则自身性命攸关”,“若人质或海盗出现死伤者会被斥责为‘太过分’”。防卫省将此类微妙的瞬间决断全部扔给赶赴现场的自卫队队员,因此造成了种种不满与困惑。
而另一方面,新法案的亮点在于放宽武器使用标准,允许对开枪示警之后仍继续接近护航对象船只的海盗船只进行射击。
政府解释道,“海盗不同于国家或同等级别的组织,对海盗使用武器有别于宪法禁止的在海外使用武力”,旨在以此回避违宪之嫌。
对此山口大学近现代政治史教授缬厚敲响了警钟,指出“可以隐约看出政府希望以应对海盗为先例,对自卫队在海外的其他活动也放宽武器使用标准。应阻止此种渐进式的放宽进程”。
而众参两院“扭曲国会”导致新法能否通过的前景不明。防卫省干部不安地表示“临时的海上警备活动可能被常规化,而找不到结束的时机”。
六成国民支持
日本内阁府3月14日发布了有关自卫队和防卫问题的民意调查结果,其中63.2%受访者对自卫队打击海盗持肯定意见,仅29.1%表示反对。不过实施调查时政府尚未决定派遣海上自卫队舰船前往索马里海域,该结果可能仅反映一般性的意见。
关于自卫队是否应该参与打击海盗活动,各年龄段男性均有超过半数回答“应采取行动”或“倾向于采取行动”,对此表示支持。特别是20-29岁年龄段男性的支持率达到71.6%。
而就自卫队应重点参与的活动,居首位的回答是“灾害派遣”,占受访者的73.8%。“确保国家安全”与“国际和平合作活动”以60.1%和44.3%分列二、三位。
64.7%的受访者表示“赞成”周围亲友成为自卫队员,较2006年上次调查时增加了12.9个百分点。而对自卫队印象“良好”的受访者占80.9%,较之前下降了4个百分点。
有69.2%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有可能被卷入战争。而就和平与安全方面关注的内容(可多选)回答“朝鲜半岛局势”的占首位,其馀依次为“国际恐怖组织的活动”、“中东局势”、“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中国军力现代化”。该调查以3千名成年男女为对象,调查期间为1月15日至25日,答卷回收率为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