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三洋董事的中国情
日期: 09年03月3期

■ 本报记者 孙 盈

关野弘干先生是日本战后通商产业省培养的第一批懂中文的官员。如今68岁的关野先生操著一口流利标准的中文。他表示,学生时代的自己从未想过一生会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关野弘干1941年出生在东京池袋。关野先生的小学老师,曾经是一名中尉军官,连续4年在中国大陆转战,在战争结束前6个月回到小学任教。老师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日本国民当时盲目听从于政府和军队的领导,缺乏自己的思考。所以,他的教育观点是:应该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事物和考虑问题。这种来自50年前的开放自由的教学思想让关野先生受益终生。

关野先生认为,若想繁荣战后日本的经济,产业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1963年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后,他选择进入通商产业省工作。

日本宪法规定不能拥有军队,为了维持日本的主权独立,与美国的军事同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当时的通产省非常重视日美关系,但同时也预见到了日本和中国关系的重要性。通产省认为,作为东亚两个大国的日本和中国,如果不能建立合作关系,就很难保证区域的稳定发展。因此通产省认为要解决各种政治问题,日中必须恢复邦交。为此政府内部开始积极准备,从年轻的官员中选拔了包括关野先生在内的6人,在半年的时间里免除其他工作,集中精力专攻中文。

当时正值文革爆发前,关野先生所学的中文教材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书,还有就是背诵《毛主席语录》。以至于今天看到历史题材的电影中那些挥舞著红色毛主席语录的年轻人的时候,关野先生依旧感到很怀念。当时在日本懂中文的人很少,汉语语音教材也极难弄到,关野先生就一边收听北京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一边学习中文。

虽然通产省培养青年官员学习中文是非常具有预见性的,但很遗憾的是早了8年。日中恢复国交正常化已经是关野先生学习中文8年之后的1972年。而他第一次去北京已经是1980年,那时的关野先生中文已经忘得一乾二净了。

1993年,关野先生进入三洋电机工作。三洋是在日本企业中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之一,30年前就在香港建立了工厂。现在的三洋在中国拥有超过40家以上的合资和独资企业,在中国拥有5万名以上的员工,占三洋在全世界员工总人数的一半。2002年,关野先生被正式任命为三洋电机中国地区执行董事后,去中国出差的机会越来越多。有时在宴会上被邀致祝酒词时,关野先生会用中文说:为了中日友好,大家乾杯!此时,中方代表们都会非常高兴地说:您的中文真好!发音真标准!关野先生在高兴之馀,也重燃了学习中文的愿望。

他表示,对于日本人来说,学习中文只看汉字就能知道大概意思,所以许多人认为中文是很容易入门的语言。自己刚开始学习时也抱著同样的想法。但是,学习到了一定程度才知道中文其实非常难,今天的关野先生甚至认为,日本人能学好中文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这样关野先生依旧没有退缩,在年近60岁的时候走进中文学校,重新拾起汉语课本。2007年,关野先生在66岁的时候通过了难度极大的中文导游考试。在一起学习的年轻日本学生问他:为什么您在这个年龄还要学习中文?关野先生会半开玩笑地回答:是为了防止痴呆。现在日本时间每天晚上8点,关野先生都会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他表示,几十年前自己从日本到中国大陆要经由香港需要花2天的时间,而现在从羽田机场到上海当天往返都没问题。自己虽然上了年纪也决不能落在大形势后面,自己同时希望用学习汉语的行动,鼓励更多日本的年轻人学习中国文化,为加深两国间了解而努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9997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