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关志雄:2020年中国GDP可能超美国
日期: 11年05月4期 评分: 10.00/1
关志雄:2020年中国GDP可能超美国
——关志雄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中文导报讯 记者 孙辉

2011年,全球经济加速震荡,欧洲债务危机再次恶化,美国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中国市场在政策的紧缩和通胀的预期恶化之间纠结,一场通胀预期下的资产配置调整似乎已经开始。中国经济将会走向何方?5月18日,在东京日本桥的野村大厦里,在日华人金融、证券、保险业者团体“三思会”举行地震后的首场演讲会。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从大国崛起的视角,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并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做出预测。

关志雄通过近年来世界经济动向、通货膨胀率及GDP成长率的关系,对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进行展望,对中国崛起后与日本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剖析。

关志雄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归结为“后发优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2010年,实质GDP是32年前的约20.5倍,人均GDP达14.6倍。

1949年-1978年,政府全面推行重工业化,但并没有成功。改革开放以后,一切从头做起,重新回到劳动密集型产业。1979-200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繁荣。2000年以后,在钢铁和汽车业的带动下中国再次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30年前,中国汽车年产量15万台,大部分是商用货车; 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1826万台。同时,中国发挥后发优势,获得巨大机会。2010年中国的粗钢产量突破6亿吨,而日本和美国则在1亿吨徘徊。

关志雄认为,中国提“和谐社会”,提“科学发展观”,提“五个统筹”,认识非常清晰。今后中国的经济成长和社会发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答案已经有了,但要落实这些政策需要在政治改革上多做努力。

在中国各项经济指标陆续跃居世界第一的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总量GDP在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日本让出自1968年以来持续40多年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通过比较,关志雄指出近年来中国各项经济数值接近日本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2005年中国人平均寿命73岁(日本1971年72.9岁),2009年中国婴幼儿死亡率为1.38%(日本1969年1.42%),2009年中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为10.3%(日本1968年10.7%),2009年中国城市恩格尔系数为36.5%(日本1965年36.3),2008年中国人均电力消费2601kWh(日本1969年2729 kWh)。

那么,中国的GDP将何时越超美国? 关志雄对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测。

关志雄指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取决于 “增长率差距”和“汇率因素”两大因素。假定中国GDP在2010年代的平均增长率为8%,2020年代为6%,2030年代为5%,而美国的平均增长率为2.5%,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每年上升2%,这样推算起来中国可能在2026年超过美国。

关志雄说,这个推测是两年前推算的,就目前人民币升值幅度来看,以人民币汇率每年2%的涨幅计算显然偏低。按照新的数据计算,中国GDP总量很有可能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关志雄还对其他新兴经济体进行分析.他认为,就金砖四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而言,其他三国经济规模与中国相差甚远:中国的GDP总量相当于巴西、印度、俄罗斯的总和,是巴西的3倍、印度的4倍、俄罗斯的4倍;中国的贸易规模是巴西、印度、俄罗斯的总和的两倍。按照2010年世界各国贸易额排名,中国第1位,俄罗斯第12位,印度第20位,巴西第22位。中国与日本的贸易总量是巴西、印度、俄罗斯与日本的贸易量总和的5.5倍。
关志雄指出,带动日本经济景气恢复的主要动力与其说是“新兴国家”,不如说是“中国效果”。所以,日本企业如果失去中国,后果不可想象。

就短期中国的经济走向,关志雄看好明年。他研究发现,自1981年至2010年,中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0.1%,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982年、1987年、1992年、2002年、2007年经济增长率则高于平均值,上海A股超过6000点就是在2007年。在美国也有同样现象,1976年至2010年,美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9%,每逢总统大选的年份,经济增长率则会高于前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10月召开,因此可以预测明年中国经济成长率会高于2011年。

就今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关志雄指出,食品价格是CPI上升的主因,经济成长加速,促使农业部门工资提高,加上劳动力从农业流向其他产业,进一步使得食品价格上涨。

就劳动力问题,关志雄指出,未来中国将从劳动力过剩逐渐步入劳动力不足。7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人口红利上升阶段,但2010年到达人口红利拐点,劳动人口(15至59岁)达68.2%,以后将呈下降状态。

在中国,迄今由于农村地区有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创造就业成为最重要的政策课题。然而,随着接近经济发展的充分就业阶段,劳动力供给渐渐开始制约经济增长。要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必须把政策的重点从创造就业向提高生产率转移。

今后,随着从劳动力过剩向不足急速转变,预计不仅就业整体的增长将进一步下降,而且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移动的速度也将放慢,从而使迄今为止的高经济增长率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以此为契机,中国政府政策的优先次序也会从重视就业转变为重视生产率。最近,中国的劳动集约型产业陷入萎缩,而另一方面,汽车和钢铁等重工业实现了飞跃发展,就是这种征兆的表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5/13434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