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醉美新疆:文化摄影新疆纪行(组图)
日期: 15年11月4期
醉美新疆:文化摄影新疆纪行(组图)

丝路秀―新疆各民族大团结

冯学敏 文/摄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部的亚欧大陆中心,北陈阿尔泰山,南盘昆仑山,气势磅礴的天山山脉横亘中部,形成了塔里木和准葛尔两大盆地的“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征。这里居住着47个民族,有2000多万人口,古称“西域”。广阔的土地占全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 相当于7个英国面积的总和,并与八个国家接壤,是中国国境线最长的地区。雄伟的高山,浩瀚的沙漠,绮丽的高山湖泊,古丝绸之路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文化艺术丰美而灿烂。

自古以来,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四大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使这里成为多民族共居,多元文化共存的“一带一路”上的主要地区之一。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盛夏7月,我和日本摄影家佐藤宪一先生专程前往“瓜果之乡、歌舞之地”的新疆采风,这也是我第二次赴新疆拍摄。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西部石河子北上,环绕北疆又转了一圈,总行程达5000多公里,一路采风,硕果累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始人―王震将军雕塑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石河子农场

说到新疆,人们常会想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名字。

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石河子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所在地, “石河子”这个地名始于200多年前的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发布了关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王震带领数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拉开了规模空前的军垦伟业的大幕。

20世纪50至60年代,几十万来自上海、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川、甘肃等内地省份的支边青年和数万整体转业部队的军人浩荡西进,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发建设、戍守边防的强大力量。

石河子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近60年的艰苦创业,如今这里已是一座30多万人口的农工商一体化的军垦新城,也是联合国认可的 “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从80年代起,政府又对周边地区进行了旅游开发, 石河子成为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旅游区。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前身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新中国新疆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要陈列内容的博物馆,其中有29件军垦文物被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走进曾经是“军垦第一楼”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气势恢弘的序厅令人叹为观止。陈列由序厅、基本陈列、半景画《屯垦戍边》、虚拟与现实多媒体播放厅的四大部分组成。共展出实物900余件,图片1000余幅,展示了一代军民开辟戈壁新城的奋斗历史。

在这个9000多平方米的建筑中,面对数千件军垦文物,数千张历史照片,以
及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多媒体演播等等,让人仿佛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霜雨雪。70年代,我作为知青曾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生活过,目睹眼前的一切,不由得使我触景生情感慨万分。

著名诗人艾青曾在此生活过十多年,并在60年代写诗赞美了石河子:

“我到过很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她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海市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

1954年10月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有17.5万人,现在兵团总人口巳达260万人,56个团场驻守在2000多公里漫长的边境线上。他们担负了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任务,是一支不穿军装、永不转业的“屯垦大军”,是祖国西北边陲经济繁荣的“建设大军”,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保卫国防的“铜墙铁壁”。

恐怕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上海那样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系得如此直接、如此广泛,这是因为从黄浦江畔走来了十万意气风发的上海支边青年。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了边陲戈壁。那时他(她)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最小的才15岁,正是花季年龄。他们把“阿拉”的青春献给了新疆,把热血和汗水洒进了这片戈壁荒漠之中……

上海知青杨永青是代表人物之一。1964年,她听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征召知识青年参加新疆建设,便不顾家人的百般阻挠,竟咬破手指,写下了“冲破万重山,创业在新疆,一心为革命,誓死头不回”的血书,与300多名同学一起坐上西进的列车来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国途经新疆时,特意接见了她和11名知青代表。总理鼓励她们:“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总理的这句话后来成为那个时代全国青年的座右铭。

在石河子农场建场50周年时,已经退休在上海安度晚年的8旬老人杨永青回到新疆参加了建团典礼,并将自己的一缕头发埋在了周总理纪念碑旁边的松树下,希望把自己的心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永远和总理在一起。

石河子农场的开垦凝聚了一代军民几十年的心血,他们是边陲开发建设的功臣,也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

诗人艾青纪念馆

“戈壁滩上的明珠”- 克拉玛依

翌日,我们离开石河子北上,直赴北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戈壁明珠”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得名于一座天然沥青山丘的黑油山。1958年建市,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现在城市人口约35万,其中汉族人口为百分之七十六。

这里2亿年前就开始溢油,石油挥发后剩下的稠液同沙土凝结,形成了一片沥青山丘。千百年来它一直都被人们所忽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有一个叫赛里木巴依的维吾尔族老汉来到黑油山,发现了这里咕咕外溢的石油。于是,他就在山旁挖了地窝子住下,把积在洼地里的石油捞取出来,用毛驴驮到乌苏等地换取生活用品。过去当地人用原油来点灯或涂车轴。

1951至1955年,国家对这块大风肆虐、荒无人烟的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 1955年7月6日,由8个民族36名工人组成的青年钻井队开进了黑油山。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为纪念黑油山的发现和赛里木巴依老人,1982年在黑油山建立了纪念碑和一尊维吾尔族老人骑毛驴弹热瓦甫的雕像。

克拉玛依是中国石油的滥觞,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其辉煌的创业成就被誉为“一个动人的神话”,其美丽的名字也随着一曲不朽的《克拉玛依之歌》而唱响大江南北,一曲《克拉玛依之歌》使全中国人的记忆浓缩为一段历史。60年代,正是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
到这里勒住马我了望过你,
漫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

我们驱车在百里油区, 一望无际的油田十分壮观。北侧大片的戈壁滩油田经过几十年的采油,油井巳经停产,而风雨剥蚀的戈壁滩的“魔鬼城”西侧又竖立起了一排排新的“磕头机”(采油机),它们每天不停地点头采掘,不断地汲取着大地黑色的乳液。

石油开发使克拉玛依从无到有,经过50年代的开发、70年代的发展、80年代的腾飞、90年代的创新,如今这里已是中国西部第一个原油产量上千万吨的大油田。克拉玛依还拥有多个旅游景点,包括自然遗址、石油工业遗址、城市景观和荒漠生态农业景观等。“魔鬼城”曾被评选为“中国最瑰丽的雅丹”。

 新疆民族服装设计第一人―孙秀琴女士

“东方的瑞士”- 喀纳斯

从克拉玛依北上,进入与俄罗斯接壤的边陲小镇布尔津。此地属边境地区,需办理进入喀纳斯的边境通行证。

喀纳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庶、神秘莫测”。这里是中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栖息着多种花木和珍禽奇兽,自然景色如诗如画。

进入喀纳斯国立地质公园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色犹如一幅幅俄罗斯的油画一般。一眼望去,远近的山峰尽收眼底。从山脚到山顶,森林由深绿到浅绿、浅黄、金黄……层层叠叠,色彩缤纷。这里既有北国风光之雄浑,又有江南山水之娇秀,不愧为“东方瑞士”。

月亮湾,是喀纳斯河床在这里形成几个由反“S”状河曲组成的半月牙河湾,水面平静如镜,在上下河湾内发育两个酷似脚印的“小心滩”,被当地人称为“神仙脚印”。

穿过白桦林,一条栩栩如生的翼龙静卧于喀纳斯河谷之中,恰似一条蛟龙盘卧嬉水,这里就是经典大气的卧龙湾。蜿蜒于河谷之间的神仙湾则是水色碧蓝,微波荡漾,光与影的美妙结合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喀纳斯湖是一个颇具特色的高山淡水湖泊,因古冰川的强烈运动阻塞山谷积水而成。冰山雪峰之下,碧湖涟漪神水静幽,湖面随季节和天气而变化,时而湛蓝,时而浅绿,时而碧绿…… 景色变幻莫测,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到此一游。据说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多次来到此地避暑度假。

我们一口气登上了1020层台阶,直达山顶观鱼亭,俯瞰喀纳斯湖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中,两岸金黄与墨绿交错的树木环湖而立,神秘而迷人。

在喀纳斯湖畔有一处图瓦人的村落。图瓦人是一支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是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的残留人员蒙古族后裔,据说在全国仅有2000多人。他们以狩猎为生,近五百年来定居在喀纳斯湖畔,保持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方式,被称为林中百姓、云间部落。

图瓦人用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在村中,炊烟袅袅。在图瓦人家里,墙上都挂着蒙古族先祖成吉思汗的针织像。主人用一种叫“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的茎做成的乐器为我们吹奏表演,曲调是被誉为无形世界遗产的《苏儿曲》。这种竹笛半米来长,上有三个孔,也可以吹奏合音。所吹的乐曲苍凉而悠远,被音乐学者称之为“音乐活化石”。据说这是唐代就有的名曲《胡笳十八拍》的一种。

古朴的村落保持着传统的民族特色,难得有幸与图瓦人分享他们的快乐。

“童话般的边陲小镇” ——布尔津

布尔津,位于西北边境的阿尔泰山脉西南麓,是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边境县城。

“布尔津”为蒙语的“放牧骆驼的地方”。这是一座掩映在绿树、鲜花和草地中的欧风小县城。这里所有建筑物的色彩都非常鲜艳,聚合在一起就像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一幕。布尔津的街道上清一色的哈萨克族风格一目了然,红色的尖屋顶形同哈萨克族毡房,纯白色的欧式石膏线或角花装饰着大小高低不同的建筑物,建筑物外墙的涂料或黄或绿或蓝或红,让人赏心悦目。街道干净整洁,店铺鳞次栉比,哈萨克风味的小饭馆随处可见。街道两旁栽有一排排整齐的法国梧桐、榆树和白杨树,树木映衬着红顶白墙的欧式小楼,整个街道的氛围仿佛是欧洲某一国。

布尔津县生活着21个民族,他们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为生,大多保留着原始的牧民生活。各民族的民俗民风在这里和谐共存,形成了布尔津多元化的文化特色。

额尔齐斯河流经布尔津,是唯一的一条由东向西奔流的国际河,它经过辽阔的中亚地区,最终流入浩瀚的北冰洋。布尔津曾经是一个国际码头,过去主要与俄罗斯通商。离布尔津三百公里的可可托海采集的矿石从这里运往俄罗斯,就是这些矿石贸易偿还了那个时代中国对苏联的大部分债务。

布尔津的夜晚非常热闹,远近闻名的河堤夜市是一道独特的西北边陲夜景。河堤夜市设在小城的南面,紧挨着额尔齐斯河岸。长长的集市,由一排长长的小店面和木制小包厢组成,一边是出售新疆土特产的店铺,另一边则是一间间特色烤鱼坊。

夜市以额尔齐斯河的烤鱼为主,主要有狗鱼、五道黑、花翅子等特产。烤馕(一种烧饼)是当地人的主食。调料采用民族特色配方,盐味加孜然及辣面等香料,麻而不木、辣而不火、油而不腻、香美可口。再喝上一杯当地产的“俄罗斯太太”啤酒,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烤鱼、格瓦斯(土产酒)、酸奶被称为布尔津河堤夜市的三大美食。

临近午夜,摊位上依然宾客满座,烤炉上还是烟雾缭绕,空气里弥漫着鱼香和酒香,游客们听着哈萨克族民歌,多种语言交汇,边吃边聊,意犹未尽。

据陪同人员介绍,这里的夜市每晚要被几千外地游客消耗掉3吨鲜鱼,对于一个仅有1.8万人口的布尔津县城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小数字。夜市已成为当地人的主要收入之一。

那天晚上,我们还在河畔的布尔津演艺中心观赏了新版的《喀纳斯盛典》彩排,享受了一次现代民族歌舞的视觉盛宴。

十余天的北疆之行,我们一路采风,饱览了西北边陲美丽的大自然,加深了对新疆各民族的了解,品尝了瓜果之乡的美食,欣赏了多彩的民族歌舞,拍摄了很多感人的瞬间。在此谨向各位支持和协助我们这次拍摄工作的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9/16221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