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反恐动口不动手:中国甘当国际安全问题“隐形人”
日期: 2015/11/23 00:21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世界日报


中国星期四发誓,要为被恐怖分子杀害的中国公民讨还公道,“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可是观察人士指出,除了言论之外,北京在安全问题上将继续当“隐形人”,以免给自己引来麻烦。

“伊斯兰国”激进组织11月18日声称,对杀害挪威人质奥勒·约翰·格里姆斯高-奥夫斯塔和中国公民樊京辉负责。最新又有报道说,中国驻马里大使馆证实,在非洲马里丽笙酒店遭袭事件中,有三名中国人遇难。

中国公民被害和上星期巴黎遭到恐怖袭击,给中国反恐问题带来新的思考。中国星期四表示,“将和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安宁”。可是一些观察人士对此表示怀疑。

华府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托马斯·桑德森说,中国几乎从不参与任何海外军事行动,这次也不例外。

他说:“他们参与任何海外军事和安全行动的程度非常低,以防遭到报复的可能。中国参与了反海盗的海上行动,可是除了联合国维和行动,他们不愿意出兵。”

过去一年来,伊斯兰国扩大了在海外的攻击范围,包括西奈半岛、利比亚和法国等,企图威胁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会引火烧身。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跨国威胁问题的负责人托马斯·桑德森说:“他们企图警告参与打击伊斯兰国联合行动的国家,这样做会受到惩罚,并要付出代价的。”

观察人士说,中国在国际安全问题上一直都做“隐形人”,不愿承担国际责任。

桑德森说:“中国在全球商品、商业活动和能源等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可是在安全问题上,他们最好看不见,他们不想给自己国家带来任何麻烦,更不愿意树立出兵海外干预冲突的先例,担心一旦新疆出现穆斯林问题,或者台湾和香港出现问题时,其他国家也会这样做。”

近几年来,以伊斯兰教维吾尔族人聚居的新疆地区多次发生暴力事件,中国政府表示,暴力活动是宗教极端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发起的。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这个星期在土耳其表示,国际社会要形成反恐统一战线,不能搞双重标准,要把打击“东突”恐怖势力作为国际反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西方担心,在中国被贴上恐怖分子标签的一些人实际上是非暴力、主张中国政治改革的人。

专家指出,中国自扫门前雪的观念是不明智的,穆斯林极端主义在全球日益抬头,只会激励中国国内的极端分子。

华府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格里·施密特指出: “中国完全没有意愿参与这场反恐斗争,我们也没有兴趣邀请他们参加。可是从大局来看,道理很简单,把精力集中在国内,是不可能击败甚至削弱恐怖威胁的。”

施密特说,只有消灭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才能恢复世界和平。

强权联手反恐 中国却“动口不动手”?

中国公民樊京辉被“伊斯兰国”(IS)绑架并残忍杀害,录影18日公布,正逢G20峰会结束、APEC峰会在马尼拉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和北京外交部都表态,“一定要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领导人走上台前强烈回应,华人圈关注。美俄法可能联手打击IS之际,习近平“喊打”引发极大关注,但到底中国要谨守新战略机遇期,恰可关门壮大自己,或将强势出兵、提供反恐奥援?成为中国能否参与“全球治理”的观察指标。

从这几天北京当局“冷却”动作,包括网络立即删除至少6800万条有关“樊京辉”和“中国出兵打击IS”评论,搜寻有关讯息被屏蔽;官媒访学者说明中国毋须出兵和困难原因,缓颊“消毒”作为很讽刺地描绘北京处境的两难:一手宣扬中国崛起,睥睨天下,参与国际事务影响力空前;另一手却难掩在强权间的反恐合纵连横上,中国无论军事介入、话语权等,都暂无足够实力和插手的空间。

这种态势下,冷却樊京辉被杀害消息,不让官方鼓舞运用的民族主义过度发酵,避免反噬当局威信,便成唯一选择。除了官方续用强硬语言谴责IS残暴,实际上只能“摸石子过河”,看有无介入国际反恐的机会和空间,正是北京无可奈何下能作的选择。

巴黎恐袭和俄罗斯客机被IS炸毁,催化局势。原本水火不容的欧巴马、普亭间的“破冰”;美俄法可能联手打击IS,美国也可能改变推翻叙利亚阿塞德政权的政策,足见世局变化,小事件可催生大格局。正因如此,中国如何作为,在近年中国崛起的期待和当局强势作为下,海内外中国人寄望北京应对反恐该扮演一些角色,才能算真正大国,也略尽国际义务。

再说,国家保护公民安全,责任无可推卸。中国人如今在全球各地立足生根,中国人富起来,随时可能成恐怖组织绑架勒赎对象;IS财源之一,就是靠绑票勒赎,估计2014年IS靠这个赚进3500万至4500万美元。中国必须义勇站出来,打击强盗行为。

即使樊京辉是自己往险地跑被扣押,不是因公前往,部分网民批他“自己作死”,给国家出难题,但中国无论从国家责任或平民观点,反恐打击IS不能只是口惠,实际却缺乏作为;有人甚至主张,中国如不参与,永远难实现“中国梦”,说来也有部分道理。

但眼前,北京却也遇到难题。一,即使想有限度出动空、海军,象征性参与轰炸IS,首先面临美俄法是否同意的关卡。目前名义上参与中东打击IS已40多国,未必需要中国派兵加入。且远距离奔袭,解放军海空军中途虽有友好国家可提供基地加油维护,实际运作却成本高昂,风险倍增,成败难定;到达中东后各国空军间的情报分享、协调作战,牵涉复杂国际利害,各国未必愿借重。

大陆也有评论说,南海局势紧张并未化解,解放军不宜分心分散实力,最好继续韬光养晦;更有人质疑解放军有无远距投射和作战能力。无论如何,中国虽自吹军力强大,但内外变量实在太多,出兵对中国是不现实之举,都是事实。

二、象征性出兵。出动地面部队清剿歼灭IS,近日在美、欧都引发讨论。中国在“走出去”的大战略下,习近平9月在联合国宣示,中国将设8000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目前法俄向联合国提案,以联合国名义打击IS,此提议符合北京宣示的“组建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打击框架”。在美国无意单独出动地面部队下,如果提案获联合国采纳,中国维和部队就可能真正介入叙利亚、伊拉克地面作战。即使与单独出兵不同,意义仍很重大。

三、不出动军队,只采“软性”反恐。包括提供后勤支援、捐款提供军费,甚至只捐给较亲密的俄罗斯。这样中国或能避免直接与IS对抗,也不成为IS报复恐袭对象。但这样“崛起”,是否和中国如今主观期待和形象相衬?

美俄法近日密集磋商,中国如无法强力参与,既是某种形式被孤立,却也是一些人说的“新战略机遇期”,可专心搞好国内经济、壮大国力。但也将反证,除了经济影响力,中国的国际舞台角色有欠缺、不完整。是好是坏,该不该寻求加入和表现机会,正是北京的战略难题和反恐外交的新考验。

IS一直想把中国拉下水 ,新疆被纳入IS版图,“疆独”更是中国的痛脚。习李空前高规格表态,到底是“动口不动手”“动钱不动武”,或中国即将对国际反恐积极投入参与,谜底近期或将揭晓,就拭目以观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6219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