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舆论场:李克强的痛点 网怒的盲点
日期: 2015/05/08 12:37
多维新闻

如何优雅地证明你妈是你妈?《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此前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一番剖析,最终无疾而终。而今,困扰岛君的这一疑难杂症,将不再需要答案。因为李克强总理已经亲自出面,将这一“痛点”直接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北京时间5月7日李克强现身北京中关村视察。在前一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讲了三件奇事:一,北京旅游要证明“你妈是你妈”;二,海南全国劳模报送材料要“集齐”8个章;三,厦门产品常被“山寨”,找政府却没人解决。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众内阁大臣肯定听懂三个故事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寓意。而另一方的平民百姓们则多震惊于——他们的总理对民间舆论的关注竟细致如此。大家众志成城、积极热烈的一番讨论后,“你妈是你妈”已然成为时下最炙手可热的网络热词。

“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寻根溯源,李克强口中的故事出自于《人民日报》4月8日版的一篇报道。再深一度挖掘,让这个奇葩事例得以生动扩散的媒介便是“侠客岛”的一篇文章。题目不同于本家《人民日报》的党媒做派,即《如何优雅的证明你妈是你妈》。文章从亚里士多德讲到“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以哲学伟人们的观点、嬉笑怒骂的笔触教导大家如何去做这道证明题。讽刺的文字点燃了舆论的热情,这撮火焰有多大?具体数据难以统计,最直观的认识是——反正李克强是知道了。

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近期的另一荒唐事便是一起因斗气开车引发的暴力事件。5月4日晚成都警方公布男子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后,女子两次别车的行径让网络舆论发生大逆转,不少网友质疑女司机有过错,觉得男司机打人做法情有可原。众说纷纭下,女司机招来如潮水般的谩骂之声,愤怒的网友对其开启了“人肉搜索”模式,其身份证、生活照等个人信息公布在网上,开房记录也被公开。微信公众号“新闻马赛克”搜集整理了女司机的劣迹:她的小孩曾站在天窗外左顾右盼扔东西,她曾将车停在窄路中间并骂人,她牌照为川AD7T67的红色现代车还有26次违章未处理,她名下另一辆宝马也有违章未处理省。

当澎湃新闻、《成都商报》等一众媒体采访报道发布后,舆论讨伐再度升级。女司机病床上接受采访,被视为“恬不知耻”;其母亲称“女儿别车是为了去搞一个慈善机构”,被视为 “诡辩”;其父亲“女儿并无过错,打人者太不讲理”的言论,更被称为“死不认错的一家人”。

至此,一场由“路怒症”引发的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全方位地演绎出一场全民身患“网怒症”的写实情景剧。《中国新闻网》报道称, 5月6日下午3时,女司机的父亲、哥哥表示,因为舆论反转致使女司机病情恶化,“舆论这么快反转,我们怀疑是有人雇佣了水军,现在说再多也没有意义,越抹越黑,以后的事情都交给律师处理。”随着细节越来越多,公众越来越接近真相。被打女司机从一开始收获绝对支持和同情,到网友支持女司机和支持男司机互相PK,再到一边倒批评女司机且愈演愈烈,是什么让被打者从舆论天堂跌进地狱,打人者从舆论地狱升至天堂?


首先,此事件可归为一起典型的舆情审判案例。无关对错,只因在急着秀“正义感”的网民的推动下,真相被冷落,简单的治安问题被复杂化,网络的放大镜下,整个事件彻底失控和变质了。《环球时报》微信公共平台5月7日的文章痛斥网民“人肉行为”:“这种因为人家违章,就觉得自己可以用违法手段报复对方的手法,和暴民有什么两样?”白岩松评论称:“如果通过‘以暴制暴’制止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从中国先打起来了。”

其次,便是新媒体传播的自身规律。前文说过,近日奇事很多,在这一层面上,相似度也很高,如“女导游发飙”、“交警打抱孩子女人”、“小学生为老师打伞”等。从过去的媒体报道,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甚至不需要看视频,从标题上就能得出如下的结论:女司机被打?一定是有人恃强凌弱;女导游发飙?一定是有人强买强卖;交警打抱孩子的女人?一定是暴力执法。

而后续报道是,女导游带领的旅游团是出行前签过合同的“一元”团费购物团,交警打人视频是截取片段。央视新闻5月6日的评论文章解读称,很多时候,影响我们的判断和态度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我们的思维定势和头脑中的刻板印象。既定的思维模式和不完整的信息,导致了我们在上述一系列新闻反转剧中坐了情绪的“过山车”。新的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都大大增强,参与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个体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这又给我们接近事实真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当一个孤立的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后,由于舆论的放大,就很容易影响政法机关的公正司法。此时,本应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中宣部身在何方?新闻审判、舆论杀人的问题值得当局反思,在互联网时代“沉默就是默认”,“谣言满天飞、真相未上路”。面对此类集体式的舆论狂欢,舆论引导重在早与快,“首发”定调抢占先机。《光明日报》评论文章称,面对舆情,要突出一个“效”字,重在解决问题。如果“封、堵、躲、压、瞒”,就可能引发公众对政府和领导干部自身的“媒体审判”。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舆论是一把杀人的刀。道理是这个道理,遗憾的是《光明日报》此文发布时间为5月7日,剧中的看客在享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激情时,早已经丢了理性,碎了节操,女司机与打人者也早已接受了数轮审判……晚矣,晚矣,局势已定。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5896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