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陈焜旺:一生凝聚华侨史 侨心永续昊天长存
日期: 21年06月2期 评分: 6.40/5
——纪念著名侨领陈焜旺老会长 

中文导报 海外侨领
作者:杨文凯



2002年3月,《中华儿女》杂志海外版封面专题:旅日华桥领袖陈焜旺专访。

引言

2021年5月29日,著名侨领、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创会人暨首任会长、东京华侨总会第三任会长,备受旅日侨界敬重的第一代侨领陈焜旺先生在青岛与世长辞,享年98岁。

对于在日华侨社会来说,陈焜旺是一个既远且近的名字,是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存在。1923年11月28日,陈焜旺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县,是家中三兄弟的长子。1941年,陈焜旺17岁时负笈东瀛留学,后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学部,是当时华侨社会中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1945年起,陈焜旺投身留学生运动和华侨运动,历经75年而无怨无悔,成为德高望重的侨界重镇,并深刻影响了几代华侨华人社会。

回顾陈焜旺的一生,他是第一位全心全意投身华侨事业的职业侨领——其事业之专、能力之强、精力之旺、视野之广,影响之深,在日侨界无出其右者。1946年,陈焜旺率先成立了留学生统一组织东京同学会、任代表委员;1949年,当选东京华侨总会最年轻的理事;1950年,他从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出任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实际主持总会工作超过40年,开创了在日侨界的战后新时代。

陈焜旺参与的侨务工作,遍及华侨事业的方方面面,贡献范围很广。1973年,陈焜旺成立留日台湾省民会,担任理事;同年,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长崎国有财产管理委员会,担任委员长。1978年,陈焜旺先后出任华侨大学董事、暨南大学董事。1980年,任横滨山手中华学校顾问、财团法人善邻学生会馆理事。1982年,当选东京华侨总会会长;1983年,任财团法人日中友好会馆理事;1988年,创立财团法人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担任理事长;1990年,创立日本华侨华人研究会,担任理事长;1993年,创立财团法人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担任理事长。1999年,设立留日华侨联合总会,当选初代会长(现称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任名誉会长及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2002年,获国立华侨大学名誉博士称号;2004年,主编出版《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2010年-16年,任公益财团法人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代表理事(会长)。

在战后漫长的岁月里,陈焜旺长期在廖承志的关怀和指导下从事侨务工作,在日本华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成为最重要的开创者、推动者和守望者。他不仅是日本华侨事业有目共睹的核心存在,也是在日华人社会众望所归的最高象征,堪称世界范围内的代表性华侨领袖之一。同时,陈焜旺为促进中日友好关系做出积极贡献超过半个世纪,中日友好协会于1993年授予其“中日友好使者”称号予以表彰。

岁月流逝,大浪淘沙,后进纷涌,新人辈出。如果能够认识到日本华侨华人的生活基盘和社群规模绝不是平地起高楼、一步跨千里,那么陈焜旺和同伴们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的努力和付出就是弥足珍贵、值得尊敬的。如今,华侨华人作为最大的外来族群在日本得以崛起和发展,其原点则是战后的废墟和空白。当年,带领5万留日华侨在废墟中勇敢站起来的,是年轻的陈焜旺和赤手空拳的华人侨领们。

东京华侨总会成立于1946年,今年迎来创会75周年。当年,一代旅日侨领为了社群的生存和祖国的发展,自力更生、相互协作,以筚路蓝缕、所向无前的精神,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华侨运动史。以陈焜旺为代表,康鸣球、甘文芳、吕漱石、廖春木、刘启盛、博仁、吴普文、黄文钦等第一代侨领与华侨华人团结互助,致力于保护华侨的生命财产,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并通过自身努力建造了东京华侨会馆,成为华侨华人团结的象征和促进中日友好的城寨,为战后华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岁月无情再加疾病侵袭,老侨陆续凋零成为华人社会最新的痛。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日本也为防疫抗疫而接连实施紧急事态宣言。2020年4月,总会第七代会长廖雅彦因病逝世;10月,第六代会长符易亨也因病离世。疫情之下,东京华侨总会尚无法为廖、符两位会长举行追思会等悼念活动,悲情笼罩,徒留遗憾。如今,第三代老会长陈焜旺也驾鹤西归了,令人哀悼不已,备感痛惜。陈焜旺的一生,凝聚着旅日华侨运动和留学生事业的历史,可歌可泣;陈焜旺的长年努力和无私奉献,为日本华侨事业留下的精神和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

晚年陈焜旺坦率表示,培养华侨事业接班人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将是对自己从事一生的华侨事业的最后总结。陈焜旺17岁来日留学时,没有想到会一辈子投身旅日华侨事业。1949年,陈焜旺在日本带头反对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时,是广大旅日华侨保护了他,给了他信赖和支持。陈焜旺把华侨看成自己一生的恩人,为华侨服务终身而无怨无悔。陈焜旺晚年主持编写了《日本华侨华人·留学生运动史》,是旅日华侨的生存报告和发展信史,是他一生追求和贡献的写照,也是他为华侨社会完成的历史使命。 



2015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访日,看望92岁高龄的陈焜旺先生。

著名侨领陈焜旺老会长与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有交集,广受尊重。2015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率团抵达东京,当即前往看望了著名侨领、92岁高龄的陈焜旺先生。李海峰希望更多地关心那些为中日关系、为侨团建设奉献一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做出贡献的侨界老人,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

陈焜旺虽出身台湾,又长年在日本生活工作,但他始终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对祖国和人民充满了感情,生前的愿望是“叶落归根”,永留故土。陈焜旺为了华侨华人和中日友好事业,无私忘我地贡献了一辈子,在侨务领域享有崇高威望和历史地位;以陈焜旺为代表的侨界先贤实现的业绩、留下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缅怀。新一代在侨华人将继承他们开创的事业,星火如炬,奋然前行,才是对前辈故人最好的告慰和缅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期近百寿,初心未改;斯人往矣,草木与悲;其志永续,昊天长存。陈焜旺先生千古。



1941年,陈焜旺(前排中)赴日留学纪念留影。

一、27岁出任华侨总会副会长 
    年轻的陈焜旺风华正茂

陈焜旺1941年来日留学,1945年起投身留学生运动和华侨运动。如果说历史总在岁月中生成、在行动中展开,那么旅日华侨运动的历史则在陈焜旺身上奇迹般地积淀保存下来,世间无双。在那些热血与烈火交织的年代里,陈焜旺以他的果敢和胆识赢得了信赖,树立了威望。

回想近20年前,笔者与陈焜旺先生对谈,就是一次无限走近华侨华人历史的过程。当时,年届八旬的陈焜旺会长依然精神矍铄。每天行走一万步以上,坚持乘地铁去位于银座八丁目的东京华侨会馆上班,这是陈焜旺保持旺盛精力和敏锐思维的必修课。

陈焜旺把自己的一生概括为两大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长达23年是斗争期;1972年之后30年,是建设期。陈焜旺完整地参与并领导了这两大历史时期,对旅日华侨运动史拥有权威的发言权。

1941年,陈焜旺从殖民地台湾来到日本留学,后就读于中央大学法律系。1945年,为争取改善留学环境,陈焜旺参与成立了台湾学生联盟,任执行委员。1946年,为了团结留日中国学生,壮大留学生组织的力量,陈焜旺主导成立了留学生统一组织“东京同学会”,并出任代表委员。从这一点上看,陈焜旺堪为留日学生运动的鼻祖。

据陈焜旺回忆说,从1947年开始,他创办“中国通信社”、编辑《华侨报》,因而有机会秘密收听新华社对外广播。由此,新华社报导中国国内的情况,旅日华侨都能及时了解。这被看作是战后中日友好运动的出发点。

1945年,日本战败后,台湾正式回归中国。当时在日本曾有大陆华侨组成的“华侨联合会”,战争期间因受特高课宪兵的监控而处于停滞状态,战后又恢复组织活动。台湾光复后,在日台湾侨胞也成立了“台湾同乡会”。1946年,日本各地的华人组织代表汇聚热海,召开全国大会,决议成立“留日华侨总会”。各个都道府县分设一个总会,不承认有第二家。“留日华侨总会”同时获得了联合国军司令部和联合国对日理事会的双重承认。

1949年,年轻的陈焜旺正式当选东京华侨总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前夕,留日华侨总会决议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向中国发去了建国祝贺信。当时,留在中国的原日本共产党人员也陆续回到日本,组织了进步团体,并开始筹组“日中友好协会”。陈焜旺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事,成为民间中日友好活动最早的推动者。

1950年,陈焜旺从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正式当选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时年27岁。1951年新年号的《东京华侨报》上,发表了陈焜旺撰写的社论文章《代表团不是驻在机构》,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来当时全国各地生活无着的华侨汇集东京,借住在立川宿舍。国民党政府驻日代表团侨务组过去每月都会送米送粮,救济华人,但1949年以后,代表团因东京华侨承认新中国而拒绝救济留日华侨,并声称侨务处不是救灾机构。陈焜旺在文章中指出,侨务组救济华人理所当然,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亡命政府的代表团就没有理由留驻日本,因为代表团已不是中国人的代表。

《华侨报》发行后,国民党驻日代表团召见东京华侨总会会长,责令总会开除陈焜旺。但东京华侨总会理事会按章程办理,由56名理事对此表决。其结果,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54票。代表团的无理要求被断然拒绝,陈焜旺赢得广大华侨信赖,同时也巩固了自己在东京华侨总会的领导地位。

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指挥东京华侨总会不成,气急败坏之余另外谋求成立了台湾系的华侨总会,这就是日本侨界分裂之始。陈焜旺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决心对来自国民党政府的压力抵抗到底。当年,留日华侨组成了“反蒋爱国统一战线”,这与后来的“反独促统东京大会”一脉相承,前后呼应。回忆起这段往事,陈焜旺深有感触地说,旅日华侨华人的反独促统运动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开始了。

二、支援组织战后华侨归国 
    陈焜旺在天津首会廖承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日没有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政府只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因此,留日华侨在护照的国籍栏内只能填写“中华民国”。陈焜旺等新一代华侨拒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许多华侨把自己的国籍定为“中国”。1952年,日本国会立案推动出入国管理令和外国人登录令的立法化。陈焜旺带领广大留日华侨,联合旅日朝鲜人等外国族裔,同时争取广大日本民众的支持,呼吁并迫使日本国会和有关方面修改不符合旅日外国人权益的不恰当规定,取得了胜利。

从50年代开始,留日中国学生和侨胞陆续回国。1953年,随着大批遗留在中国的日本人集体归国,中国留日侨胞也在此后5年中形成了归国热潮。当年的归国者中有林丽韫、黄世民等日后在中日关系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人士。据陈焜旺回忆,当年中国只与英国和荷兰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租借英国、荷兰的少数船只,运力不足,因此需要日本派船送华侨回国。当时从日本回中国的海运航线需途径韩国釜山,进渤海湾后才能抵达天津。由于朝鲜战争刚刚结束,这条国际航线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对华侨归国影响极大。

陈焜旺为此积极联系日本红十字会、日中友好协会等友好团体,在取得中国国务院侨务委员会的支持下,率领华侨与日本外务省进行了严正交涉,要求日本政府出面协调,保证华侨安全归国。当时在中国的3万多日本人已经回国,而留日华侨却因交通手段和安全问题回不了中国。陈焜旺坚持斗争,并作为首位进入日本国会的外国人出任了参考人。他还召集500余名华侨在外务省大臣室前静坐示威,向日本社会宣传华侨的回国要求。这些斗争活动通过媒体的报导,在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1953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宣布,不搭载归国华侨的日本船不能入塘沽港接回日本侨民。面对华侨回国的正当要求和中国政府的压力,日本政府终于妥协。1953年开始,陈焜旺和当时的留日同学总会会长韩庆愈、关西华侨代表赖殊村三人以日本红十字会嘱托人和船员的特殊身份护送华侨回国,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在中方的秘密安排下,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廖承志单独会见了陈焜旺等3名特殊成员,廖承志从陈焜旺等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侨领身上看到了日本华侨事业的希望。陈焜旺与廖承志首次会面,一见如故,大受鼓舞,从此与廖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成为陈焜旺个人生涯以及日本华侨史上的重要一页。

从1953年到1958年,在陈焜旺和华侨总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共有4000多名爱国华侨华人回到中国,占当时38000名旅日华侨的10%以上。2003年是旅日华侨集体归国50周年纪念,留日华侨联合总会与中方联袂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三、奉持殉难劳工遗骨回中国 
    陈焜旺揭开强制连行黑暗史

从1949年开始,陈焜旺便自发投身到中国殉难劳工遗骨的发掘、保护工作。陈焜旺曾去到秋田县花冈地区,带回了死难劳工的遗骨,寄存在东京浅草。同时,陈焜旺领导留日华侨与日中友好协会、日本佛教协会等社团共同组成了调查团,分赴日本各地,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努力收集中国劳工的遗骨,辨明死难的真相。

据调查,二战期间,日本从中国强行抓走的劳工有38935名,分别投放在日本各地135个煤矿事业所内从事苦役。战争结束时,因不堪奴役或奋起抗争而致死的中国劳工共计6830人。1946年,日本外务省制成了有关死难者的资料。1950年,陈焜旺和华侨们通过特殊渠道获得了这套多达100余册的《外务省报告书》,并根据这份报告资料,在日本各地展开了全面调查,核实殉难者遗骨所在地。

1950年11月1日,在东京浅草东本愿寺,200余名和尚为死难劳工做了祭奠法事。日本社会党、共产党,保守党及个别自民党成员参加了仪式。1953年,陈焜旺领导留日华侨与日本进步团体,以及“道路总评”“石炭工会”等工会组织一起,组成了“中国人殉难者慰灵委员会”,由参议院议员大谷莹润任委员长,菅原惠庆和赤津益造分别担任事务局长和次长。此后几年里,由华侨和日本人组成的“遗骨奉持团”历经周折,分批用船把死难者遗骨全部运回中国安葬。这项巨大的工程,直到1958年才宣告完成。在奉送遗骨的斗争中,陈焜旺和留日华侨的爱国心得到充份体现,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评价。

战后半个世纪,陈焜旺和东京华侨总会一直保存着《外务省报告书》,这是二战中“强制连行”黑暗历史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日本政府原以为这批资料已经销毁,在美化战争歪曲历史上显得肆无忌惮,特别对于中国劳工的血泪史极力淡化乃至否认。1995年,在二战结束50周年之际,陈焜旺通过NHK和一些正义的国会议员,全面公开了这套封存了半个世纪的战争史料,引起了轰动。NHK对这批资料进行了原样拍摄,并派20名工作人员组成专题节目组,依循资料所示,回到当年的历史现场采访摄制,完成了有关二战强制连行的专题片。节目播出后,世界惊震。陈焜旺保存多年的历史资料终于在最适当的时期以最合适的方式公诸于世,最终迫使日本国会不得不承认强制连行的黑暗历史。

在此前后,中国劳工和死难者家属追讨日本强制连行罪恶的战后赔偿诉讼在日本全国风起云涌。陈焜旺和华侨们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为战后赔偿诉讼奠定了社会基础,提供了历史资料,也揭开了中国人战后赔偿运动的序幕。

2013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北京首次公布了二战期间日本强征中国人赴日做苦工的档案,包括34282名劳工名录。档案显示,被强征到日本的中国劳工,被分配到日本35家企业的135个作业场所,几乎遍布全日本,其中三井、三菱财阀奴役的中国劳工最多。

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由著名旅日爱国侨领、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陈焜旺转增。他将自己半个多世纪前从日本外务省工作人员手中获得的中国赴日劳工原始档案转赠给抗战纪念馆,共120袋,405份,记录了自1943年4月至1945年5月被强征赴日的中国劳工的姓名、契约书、死亡诊断书等内容,是珍贵的二战史料。



1980年,廖承志与访华的陈焜旺(右2)亲切交谈。

四、陈焜旺与廖公成忘年交 
    华侨总会是中国在日总后援

1953年,陈焜旺率华侨代表团首次回国访问,在天津受到了新中国侨务工作最高领导人廖承志的热情会见。廖公与时年30岁的陈焜旺促膝谈心,希望他作为华侨社会的骨干,在日本团结华侨力量,继续为祖国建设服务。

当时,廖承志指示,根据国际共产布达佩斯会议和莫斯科会议的精神,各国共产党不问大小,一律平等,互相之间不干涉内政。据此,在日本的中国人不能加入日本共产党,建议日共里的中国人党员与日共协商后全部离党。同时,华侨团体与日本的各友好团体也应该平等相处,团体对应,不提倡华侨个人在日中友好团体内担任职务。陈焜旺遵循廖公指示,回日本后退出了他曾担任过重要职务的许多友好团体,并做了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工作。1954年,廖承志访问日本时,陈焜旺以纯正侨领的身份向他做出了圆满汇报。

1954年,以李德全为团长、廖承志为副团长的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首次访日。当时东京在住华侨不过10000人,陈焜旺和东京华侨总会组织了2000名华侨到羽田机场列队欢迎。访日团抵达当晚,东京华侨在日比谷野外音乐堂举行欢迎大会,有500人参加了晚会。此后,代表团访日期间,在名古屋、大阪等地受到华侨热情欢迎和接待。通过这次访日,廖公对留日华侨的团结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对年轻侨领陈焜旺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大表赞叹。

1955年,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展览在东京晴海举行。同年,郭沫若和梅兰芳又先后率团访问日本。陈焜旺及东京华侨全力提供了后援支持,包括翻译人员、汽车移动、安全警备、饮食安排等。中国商品贸易团有团员120~130人,在东京和大阪各举行一个月的商品展,为期2月。在华侨的支援和配合下,没有出过一次大小意外。

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陈焜旺感慨万千。北朝鲜诱拐绑架了几个日本人质,在日本社会闹得天翻地覆。当年,台湾的国民党特务在日本也有诱拐绑架大陆访日人员的可能,间或出现的破坏扰乱活动更是家常便饭。在这种险恶不测的环境下,中国代表团能够顺利访日并安全返回,东京华侨的热情配合和全力保护,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后,每次有代表团访日,只要廖承志写一张便条带过来,在日华侨就会提供无私协力,全面照顾。廖承志与陈焜旺及东京华侨总会之间的信赖关系可见一斑。

1964年,根据“廖承志——高崎备忘录贸易协议”,中方在东京设立了廖承志事务所,同时首次派驻8名新闻记者。创所伊始,人生地疏,东京华侨总会为事务所和派驻人员提供了全面服务,从司机、汽车、厨师直到办公事务人员和保卫人员,一应俱全,总人数多达50~60人。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后,中国在日设立大使馆。由于中日关系发展迅速,国内来不及培养相关的后备工作人员,因此从1972年直到1975年为止,东京华侨总会为驻日使馆提供了全面服务,并为使馆培训工作人员。留日华侨青年和学生在这一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后,包括中国民航在日本设立分社之初,华侨总会都会责无旁贷地施以援手。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东京华侨总会一直是中国在日本最大的后援基地。在那些艰难困苦、万事草创的年月里,东京华侨总会就是中国人在日本的家。多年以后,陈焜旺如数家珍般地谈起往事,微笑着说:“我们得到了很大的信任,信誉卓著,应该做这些工作,这是没有办法的。” 身为留日华侨的自豪和自满之情,溢于言表。

五、邦交恢复日 华侨在长城上高呼万岁 
    初会周总理 陈焜旺亲聆林彪事件真相

1972年9月底,陈焜旺率留日华侨代表团访问中国,参加国庆活动。9月29日,中日两国正式发表《中日共同声明》,宣告两国恢复邦交,实现关系正常化。这是两国友好人士多年努力的结果,也是留日华侨企盼多年的心愿。据陈焜旺回忆,签约当时,留日华侨正在长城上游览观光。听到两国恢复邦交的消息后,华侨们禁不住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在万里长城上高呼“万岁”,以万丈豪情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0月6日晚10时,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陈焜旺等留日华侨。周总理询问了华侨在日生活工作的状况,讲解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侨务政策,还详细讲述了林彪事件的真相原委,让代表团成员惊讶不已。周总理滔滔不绝,谈兴很浓,原定半个小时的会见竟然延长为5个小时,一直持续到凌晨3时。这是陈焜旺终身难忘的一次会见,他从中充份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陈焜旺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感叹周总理记忆力强,脑子特好。虽然身体见弱,会谈期间护士好几次给总理送药,但周总理还是一个人讲了近4个半小时。周总理当时讲道:华侨生活在海外,为了能长期生存,必须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周总理尤其提到:你们每一个人都应发挥民间外交官的作用。华侨不能持大国主义的思想意识,不能囿于自己的小圈子,只讲自己的方言,华侨财阀也不应垄断当地的经济。周总理还向华侨们详细解释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台政策,让与会者受益良多。

周总理特别讲解了一年前发生的“林彪事件”的真相。周总理说,林彪团伙无论搞什么阴谋,最后都是自取灭亡。周总理承认林彪出逃时,其女林豆豆亲自给总理打电话汇报情况,这是真的。周总理和毛主席了解到林彪出逃后,便由总理召集当时解放军三总部的主要领导黄永胜、邱会作、李作鹏等人齐集人民大会堂。这些林彪的党羽到齐之后,周总理请出毛主席,当着他们的面向主席汇报了林彪出逃事件。林彪的死党们原以为毛主席已在上海被暗杀了,看到主席后大吃一惊。毛主席当即指示,你们几个都是军队的高层领导,请你们马上到旁边的房间去讨论该怎么办?为了撇清自己与林彪的干系,他们讨论的结果主张击落林彪坐机。但毛主席说不要打,由他去,并让他们马上回去准备战斗。事实上,毛主席是给他们时间回去写交待,但他们反而忙于销毁材料,终于在几天后被正式隔离审查。

周总理透露,林彪座机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是由于燃油准备不足紧急迫降而造成的。中方在前苏联没有搞清真相之前,已通过外交途径,全部取回了残骸。在林彪出逃的同时,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等人也乘直升机出逃,后遭空军歼击机拦截。驾驶员陈修文机智地把飞机降落在北京郊外的民兵训练场。周宇驰开枪杀害了陈修文,后又与两名余党一起自杀。但三人中两人身亡,李伟信已没有了自杀的勇气,被捕后交待了林彪团伙的秘密。

周总理当场向华侨问询,日本人对三岛由纪夫自杀是什么评价?三岛剖腹后,由身旁的介措帮忙砍下了头,但第三个人已没有了再举刀的勇气。面对血腥的场面,人性的忍耐极限,毕显无遗。

陈焜旺当时不理解,为什么周总理会这么详细地向他们透露“林彪事件”真相。多年以后,他觉得这一方面是为了澄清各种谣传和流言,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留日华侨的信任,把他们当作可以开诚布公的自家人。



2006年2月8日,日本侨界迎新联欢会。陈焜旺会长向王毅大使、于淑媛总领事赠书。



2009年9月25日,国庆60周年晚会。陈焜旺名誉会长与崔天凯大使共祝“祖国生日好”。


六、为华侨事业积累经验和财富 
        陈焜旺后半生投身建设伟业

陈焜旺曾把自己的一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半生为斗争时期,后半生为建设时期。自80年代开始,陈焜旺把自己的全部心力投注在华侨事业的建设上,并在建造华侨会馆、保存华侨历史、促进华文教育等方面,成就斐然,泽被后世。

位于东京银座8丁目的新东京华侨会馆筹建于1980年,陈焜旺出任建设委员会委员长。为了重建东京华侨会馆,陈焜旺还专门赴北京,登门拜访廖承志,听取了廖公的意见。1982年,陈焜旺担任东京华侨总会会长,筹建工作全面展开。当年,日本华侨集资12亿日元,共同兴建新的华侨会馆。1989年,在日本泡沫经济鼎盛之际,高达八层楼的东京华侨会馆在世界上地价最高的银座落成——这不仅是旅日华侨的心血结晶,也是中日友好的基地和纽带。据估计,占地65坪的东京华侨总会建成时,价值高达60亿日元,成为在日华侨事业的象征。在世界范围内,八层高楼全部归属华侨华人使用者,绝无仅有。陈焜旺由此完成了一生最大的夙愿。

如今,在东京华侨会馆七楼,一块巨大的墙面上,镌刻着许多为兴建华侨会馆而无私捐资的海内外华侨人士的姓名。他们的名字将与东京华侨会馆一起永留华侨史册。满头银发的陈焜旺每每看着这些当年与他一起奋斗过来的同伴们,心中充满了感激、钦佩和自豪之情。

在日本长崎,原有中国人建造的孔庙,在二战中受到破坏。1972年,陈焜旺与长崎华侨协商,主张长崎孔庙财产权应由国民党政权转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73年,在中国驻日大使馆的支持下,中国设立了长崎国有财产管理委员会,陈焜旺出任委员长。经过不懈努力,1975年,中国收回了长崎孔庙的财产权。1980年,陈焜旺在廖公的支持下,藉孔庙建成90周年之际,向银行贷款3亿7000万日元,改建修复孔庙。1983年,长崎孔庙改建完成,成立了中国历代博物馆,并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提供指导,开设了故宫藏品长设展。陈焜旺一直担任长崎孔庙中国历代博物馆理事长,为中国历史文化在日传播做出了贡献。

在华侨子弟教育和促进留学生交流方面,陈焜旺更是不遗余力。过去35年来,陈焜旺通过法律斗争,赢得了旧满洲国官员在日遗产的所有权归属,同时结合在日华侨华人集资捐助,筹组了教育共同基金。1988年,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成立,陈焜旺担任理事长。东华教育财团基金规模高达27亿日元,在全世界华侨社会里也是少见的。东华教育财团每年为中国来日的留学生提供8万日元/月的援助金,也为日本赴中国的留学生提供2万日元/月的奖学金。每年都有超过60位中日学生受到东华财团的资助。东华财团每年还资助30名中国华侨大学、暨南大学等有关教师职员来日进修,并为国内研究人员来日学习工作提供援助。东华教育财团是文部科学省认定的“特定公立推进法人”,其各项指标评级全为A等,信誉卓着,成绩不同凡响。

陈焜旺及华侨社会更对横滨和神户两所百年侨校倾注了心力。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与神户中华同文学校,是在日华侨社会共同的财富,也寄托着华侨社会未来的希望。在陈焜旺的关心下,这两所学校在海外华文教育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国务院侨办在世界范围内提倡华文教育提供了经典的办学样板。

陈焜旺晚年担任“日本华侨华人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从1995年1月开始,在《华侨报》上连载回忆文章《战后华侨留学生运动史》。积七、八年之功,回忆录已成洋洋大观,按编年史和项目史的分类进行整理。年届八旬的陈焜旺每天执笔于华侨史的写作整理,毫不倦怠。环顾在日华侨社会,有经验、有阅历、有资格编撰此书者,非陈焜旺莫属。

由日本华侨华人研究会编著、陈焜旺主编、日本侨报社出版、株式会社中华书店发行的《日本华侨 留学生运动史》于2004年12月发行了日文版,2006年10月推出了中文版。积半个世纪以上华侨运动史的亲身经历,陈焜旺为后人留下了在日华侨社会最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也为华侨社会的发展奉献了全部心血和精力。



08、2008年5月,胡锦涛国家主席访日期间视察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与陈焜旺等侨领握手。



2009年12月,习近平国家副主席访日受到中日各界欢迎,与陈焜旺握手。

七、陈焜旺创设华人最大公益基金
       促进中日交流 嘉惠无数后学

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起源于在日华侨华人集资捐助,筹组了教育共同基金。1988年,东京华侨总会会长陈焜旺在共同基金的基础上创立了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出任首任理事长。此后,东华教育财团基金扩大至27亿日元,在2015年达到35亿日元,近年来依然维持在30亿日元以上的规模,这在全世界华侨社会里也是少见的。

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为促进华侨子弟教育和中日留学生交流而创设。自1988年成立以来,经历了陈焜旺、江洋龙、廖雅彦三任理事长,促进中日交流,嘉惠无数后学,成为华人社会的优质资产,也为华人社会贡献良多。

如果要介绍东华教育财团的前世今生,不得不提到陈焜旺会长做出的巨大贡献,正是他带领东京华侨总会耗时数十年,赢得了财团的基础资产。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1964年,东京华侨总会发现了伪满洲国高官之妻赵氏在日本拥有许多房地产的事实,遂向中国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报告了这一情况。当年,侨委向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陈焜旺和吴普文送来了由赵氏署名的委托管理并处理在日财产的委托书。据悉,高官夫妇于1943年回国前,把在日不动产的管理交给日本友人。华侨总会接受委托后,与日本管理人展开交涉。但日本管理人一方面要求收取20年来支付的税金及其他费用,另一方面则表示,当时在横滨的中华民国总领事馆也声称这是中华民国的财产,需要提交与此相关的一切资料。

1969年,陈焜旺访问北京,在侨委干部陪同下,与赵氏本人及其儿子见面,说明了情况。其结果,赵氏解除了1943年交付日本人的财产管理委托权,并答应把在日所有财产的管理和处理权移交给东京华侨总会的陈、吴两位副会长。陈、吴两人委托曾担任东京第一辩护士会副会长、日本辩护士联合会常务理事的小川休卫律师为代理人,正式起诉要求取消日本人的管理权。

在诉讼公判期间,日本管理人自然死亡,东京家庭裁判所指定东京辩护士会会长山本忠义担任赵氏财产管理人。华侨总会再次起诉,要求撤销这一指定。 为了打开事件的僵局,中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详细调查了财产所有人——原伪满高官夫妇从出生到现在的经历,做成资料,提供了公证书,并通过律师提交东京家裁。赵氏的儿子作为证人,数次来日在家裁出庭提供证言。

1984年9月7日,东京家裁作出决定性裁判,判定这些不动产的真正所有者是赵氏,同时取消了山本忠义的管财人权利。整个审理和裁判时间,拖延十余年,期间经历了中日恢复邦交等重大变化。这期间,分散于各处的土地上已建有许多房屋而被不法占有。

对此,陈焜旺及东京华侨总会又与律师协商,决定耗费时间对多处土地侵占者提出起诉。由于土地占有者无法向法院提交证明资料,华侨总会在各地法院的起诉均获胜利。被告方再向高等法院提出抗诉,高院向双方提出和解劝告。最终决定,由华侨总会向居住者支付土地鉴定价格的20%作为搬迁费,华侨总会获得土地所有权。当时,在所有土地卖出之前,华侨总会面临着必须先支付上亿日元的搬迁费用,如果高龄的赵氏死亡,华侨总会还要支付庞大遗产继承税的问题,颇费思量。

陈焜旺与华侨总会研究之后,决定把赵氏所有财产全部捐赠给东京华侨总会设立的财团法人。当时,中曾根内阁提出了到2000年日本接收10万留学生计划,日本政府对那些为留学生支付奖学金的特定公益法人提供全面性免税政策。

为此,陈焜旺再赴北京,详细说明了日本的税法、财团法人的组织结构、具体手续等。最终,征得赵家和中国政府同意,一切手续全部委托给陈焜旺来办理。陈焜旺同时被指定为赵氏逝后的遗产执行人,并取得了公证书。

从1964年到1999年,历经35年,东京华侨总会经历了政治的转圜、外交的折冲、法庭的诉讼以及与右翼暴力团的斗争,在中国政府及国内各方面的理解与援助下,在小川律师事务所众多日本律师的努力下,在三菱银行的理解和帮助下,终于为华侨社会赢得了这笔数目巨大的遗产。



1990年5月,东华教育财团召开第二期第一次理事会。

1988年,东京华侨总会以来自华侨华人的3亿日元捐助金为起始基金,成立了财团法人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专事推动日中留学生交流,提供奖学金,并助成日中之间的教育、学术、文化交流事业。财团的资产规模在1989年超过7亿日元,从1993年起因赵氏遗产逐渐变卖套现,财团的资产迅速膨胀。1993-1998年,财团资产直线上升,终于达到27亿日元的规模。近年,东华财团资产维持在30亿左右,堪称在日华侨社会最大的公益基金。

2008年,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第二任理事长江洋龙在《财团成立20年纪念志》中回顾说:“东华财团是由东京华侨总会作为发起人,并提供3亿日元基金的基础上设立的。财团创立以来,在中心人物陈焜旺前理事长和小川休卫理事的努力下,解决了伪满州国高官的日本遗留财产,并接受了寄赠,才达到基本财产约27亿日元的规模。”原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潘民生校长说:“在祖国国务院侨办的大力支持下,在陈焜旺先生的领导下,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于1988年8月正式创立,从无到有,其中甘苦无法一语道尽。”这些历史证言,都说明了东华财团的创立极其不易,是旅日老华侨和日本友人耗费了时间、投注了精力,通过不懈斗争才赢得的可贵成果。

2010年9月28日,“财团法人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获得由当时的内阁总理大臣菅直人签署的认定书,从10月1日起转型为公益财团法人,这也是在日华人社会的首家公益财团法人。据介绍,1988年8月24日财团成立以来30年,支付的奖学金和助成金总额超过10亿6000万日元——中国留日学生900余人、日本访中留学生700余人从中受益,东华财团还为中日之间的教育、学术、文化交流事业提供资助超过260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30年的历程》纪念志发行,为当年10月举办的30周年纪念活动留下了记录。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为纪念册挥毫题词:“东华英才,继往开来”。纪念册的内容包括:中日参与者和受奖者的感想、财团的资产和事业支出的资料汇总、由创始人回顾财团历史的记录等。



2005年9月2日,中国驻日大使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集会,陈焜旺名誉会长致辞。



2007年11月28日,日中友好99人委员会。陈焜旺专题介绍《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

八、陈焜旺为华人社会留下信史
       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出版

由日本华侨华人研究会共同编撰、由陈焜旺会长领衔主编的煌煌巨著《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历经14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04年12月24日正式出版。该书不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历史论文,而是以生动的事件和运动为主线的历史实录。

以陈焜旺为首的编撰委员会,大都是战后不同历史阶段留日学生运动和华侨运动的亲身经历者,他们的身世经历和人生回忆为撰写“运动史”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该书标明“运动史”,意在突出这是一部资料详实、有证可寻的信史。该书的出版,把20世纪(1945年-2000年)的旅日华侨社会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其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该书对20世纪旅日华侨史给出了充分的交待,也为后人观察、总结、撰写新世纪华侨华人发展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书主编陈焜旺先生,自1945年参加中国留日同学会工作以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一直是日本留学生运动和华侨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人。1990年12月,日本华侨华人研究会正式成立,陈焜旺担任理事长,亲自主持撰写了卷帙浩繁的《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陈焜旺在晚年完成了为华侨社会撰史的心愿,对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做出了完整总结。运动史出版时,陈焜旺已经82岁高龄了。他向《中文导报》记者介绍“运动史”的编撰过程时,颇为心满意足。

据了解,1989年新东京华侨会馆落成之后,时为东京华侨总会会长的陈焜旺开始考虑从第一线退下来。1990年12月,由陈焜旺担任理事长的“日本华侨研究会”成立,酝酿撰史立言。从1990年至2004年耗时14年,前后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五年是资料收集和框架结构的酝酿期;二、从1995年1月开始,主要由陈焜旺执笔的运动史初稿在《华侨报》上连载,每期一篇,每月三期,连续刊载了175回,此后,增补稿又在《华侨报》上连载了22回,终于在世纪交替之际完成了全书撰稿;三、2002年初,《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进入最后的编辑整理和出版阶段,于2004年末由日本侨报社正式出版,由日本华侨的中华书店公开发行。除了文字实录外,本书还刊载了175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大多系由《大地报》原总编韩庆愈先生和旅日华侨的中国通信社保存提供,为各个历史时期留下了重要的影像见证。

《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分为三大部分:华侨留学生的来日与变迁、留学生运动史、华侨运动史。三大部分前后连接,构成了旅日华侨社会的发生史和发展史,其中尤以战后半个多世纪的运动史为重点。全书真实记载了1945年日本战败、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旅日侨界的变迁史,记录了旅日华侨华人在战后艰苦的岁月里,经历了求生存谋发展的各种困难,同时为促进中日友好关系做出的贡献。

运动史对于留学生建立统一组织、留学生的救济金问题和归国问题、华侨青年运动、后乐寮之争、华侨统一组织的建立、旅日侨界反国民党政府支持大陆新中国、中国访日代表团出行、中国人强制连行事件与遗骨送还、华侨争取在日正当权益、LT民间贸易交流、展开在日民族教育与维护生存权、华侨机构及传媒事业、同乡会历史及运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建设新东京华侨会馆、设立东华教育文化交流财团、重建长崎孔子庙附设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等重要历史课题,做出了完整的记述。各项曾经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构成了“运动史”的主要线索,让人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显示:以1972年为分界线,“斗争”和“建设”构成了战后日本华侨和留学生运动的两大主题。总结这部运动史的特色,陈焜旺表示:1、集众人智慧,汇万家资料;2、以事件为主线,以实录为基础;3、与世界各地,尤其是以华侨史研究见长的东南亚各地相比,《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毫不逊色,更上一层,经得起历史检验。陈焜旺晚年主持撰写了这部“运动史”,是对华侨社会的报恩之举,也完成了属于他的历史使命。



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名誉会长陈焜旺。

九、陈焜旺蝉联留日华侨联合总会会长
    为培养接班人与反独促统奉献余生

2001年6月4日,风雨兼程半个多世纪、为华侨事业奋斗至今的著名侨领陈焜旺先生,在留日华侨联合总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再次被推选为会长。在会后接受《中文导报》记者专访中,陈会长坦率表示,培养华侨事业的接班人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将是对自己从事一生的华侨事业的最后总结。

他说,近年来不少第一、第二代老华侨相继谢世,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主要原因出于战后生活异常艰苦,缺粮少衣,许多老华侨年轻时身体基础搞坏了,所以现在不少人六、七十岁就过早地过世,令人惋惜。他表示,随着时代变化,华侨事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世代交替也不可避免,华侨三世、四世是未来的希望,对他们的培养是第一代华侨最后的也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陈焜旺会长认为:自己这一代和现在担任各地华侨总会主要领导工作的60岁前后的华侨二世,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培养起来的。在中日建交之前,他们为了捍卫在日华侨自身的利益,必须跟日本政府抗争,也要跟国民党政府驻日机构斗争,在斗争中养成了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心。而出生在和平环境、成长在经济增长时代里的华侨三世、四世就不同了。他们接受了日本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即使从中华学校毕业,高校三年和大学四年的日式教育,也使他们同化于日本社会。因此,培养华侨事业的接班人成为留日华侨联合总会的跨世纪大工程。陈会长希望新一代华侨事业的接班人,需要提高知识层次,对迅速变化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要有出色的追踪和对应能力。

针对新老华侨的融合问题,他认为留日新华侨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从事高新行业,与老华侨的“三把刀”不可同年而语。老华侨多年来在日本以安定生活为主,大家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社群风气,没有过多的奢望,新华侨在日站稳脚跟,也必须与老华侨接触融合,应该诚心诚意。新老华侨之间,要互相理解。经历过新时代洗礼的华侨三世、四世,可能与新华侨之间会有更多的共识,他对此表示乐观。

陈焜旺一生把反对台独、促进中国统一视为华侨事业的主要工作。他说,反独促统不是一早一夕之事,更不是从2001年7月在东京召开“反独促统”大会才开始。陈焜旺本人是台湾出身,半个世经前发生了2.28事件后,留日老一代华侨与台独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2001年4月间他回台湾,见到了许多老朋友。他感觉到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政治联系也会跟上,这是不可逆转的。

陈焜旺看到,近年来留日华侨与祖国保持同声共吸,反独促统的行动也是持久不衰,7月将召开“反独促统东京大会”是这一系列斗争的新展开。与前两届柏林大会和华盛顿大会相比,留日华侨有统一的组织,更显示团结的力量,东京大会一定会更加名至实归。东京大会是严肃而隆重的“反独促统”世界集会,其严密的组织和规范的会务将向世界展示旅日侨界的整体形象。留日华侨联合总会号召全国37个华侨总会参加本届大会,五大华侨总会会长将名列大会主席团,真正代表在日华人的声音。

2001年7月16日、17日两天,来自全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各界代表汇聚东京,在京王饭店召开了“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新世纪东京大会”。日本著名侨领陈焜旺任大会名誉主席,并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东京大会的举办,以日本华侨华人为中心,人力、财力和物力都来自民间的华侨社会。大会委员会团结了新老各界华侨华人,老中青三代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使得东京大会的筹备和召开成为增进共识,提高觉悟,扩大团结的过程,也向世界展示了在日华人社会的力量。

新世纪东京大会规模空前,集全球性、政治性、学术性和群众性为一体,来自海峡两岸、日本现地及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挟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巨大声势,对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并认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是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责无旁贷的责任,其重要性不仅有利于民族发展,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由陈焜旺和旅日侨界积极推动的反独促统新世纪东京大会实现了三个目的:这是一个政治上宣示的大会,也是一个学习和探讨的大会,更是一个组织和行动的大会。东京大会表明了海外华侨华人反独促统的政治立场,以实际行动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意愿。大会闭幕式上发表了“大会宣言”,是全球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成果,也是日本华侨发展史的巨大骄傲。 如今,陈焜旺老会长已经离世,而他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夙愿必将实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3635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