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GPS预警器和电子狗的终极PK

日期 2006/10/10 20:10 | 文章类别: 汽车


  吐血价,一百五”广州永福路的小贩们没忘虚夸电子狗几句:“这东西能监控拍照电子眼,一个字叫灵……”,车主连摇头的动作都懒得做,仅歪着头冷笑着挤了下眼角,不知是对电子狗的否决还是对小贩们言论的鄙视。的确,电子狗的真相已经浮出水面。若在1年前,车主们大概乐此不疲的把这东西爱不释手的带回家。

  而千元的GPS报警预警器初入市却炙手可热,剖析其原因,除了饱受罚单之痛的迫切感的促使,或者,且不说车一族的时尚消费心理的鼓动,大概车一族考量最多的还是产品本身的价值——好用。人们给这个产品予以最地道的描述是:准,功能多。

  光影2000GPS预警器

  笔者顺便走访了一些商家和消费者,方对电子狗和GPS预警器有了更清楚地认识。 

  论电子狗之浮沉

  两年前,电子狗绝对可以称得上汽车后市场的“明星”,无人不知,俯拾皆是。最初商家们给消费者灌输的电子狗的概念是:可以检测到电子眼,甚至夸张的说成可以感应到电子眼发出的“电波”……电子狗是个很灵的电子产品。大概忽悠成了一种习惯,几乎所有的经销商以及消费者都这样蒙了几年鼓,以至于今天还有人说电子狗可以感应到拍照电子眼的“电波”的无稽论调。

  其实电子狗是靠一个媒介实现其定点报警的,聪明的商家在所有交通拍照点的地处暗埋一“基站”,又称为电磁波发射器,而电子狗本身却是一个电磁波感应器,当电子狗在电磁破感应范围内就会警报,于是电子狗满足了消费者那种需求,更准确的讲是满足了车主那种缓释钱袋的心理需求。基于此,其性能所受局限性强,信号不稳定,定位准确度低,使用寿命短,“发射器”更新不便等诸多弊端逐渐被列入市场黑名单;在政府角度上,“电磁波法”直接就判之为死刑,大概也是传媒方出示最多“绞狗”证据。

  GPS预警器演绎高端神话

  全球卫星定位概念的介入预警器市场带有更多的戏剧性。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子狗缺席,大陆汽车市场被生硬地挖出了一大空缺。追求更准、更稳、更强的GPS定位特性决定的GPS预警器本身的含义:准确、稳定、强大。

  该产品是商家利用卫星定位仪器对如交通拍照点、加油站等固定点坐标取纳,在把点式数据整合在GPS预警器内,实现单向限速限制区报警,并且一旦坐标点取纳,则终身不会实效,彰显该产品数据的长久性。往往GPS预警器可以实现更多更强大的功能附加:

  超速提醒,格林威治时间,行车速度、方位标示,甚至带有蓝牙等功能。

  千元的GPS预警器一路热潮,彰显它的尊贵而不失亲和力,恰如其分的合乎车一族的消费标准和消费习惯。专家分析,该产品将完全代替电子狗而改写整个行业。




本篇文章来自:中文导报网
https://www.chubun.com

本篇文章的链接网址是: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