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分析把握金融市场脉搏

日期 2007/02/07 23:08 | 文章类别: 理财


  所谓技术分析就是以图形和统计方法对过去和当前证券市场上的价格、成交量、时间和空间等市场行为的不同方面进行记录和加工,总结证券市场的价格运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证券价格走势进行预测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证券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带有投机的动机,希望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差价的形式得益,因此对当前价格所处的位置和未来价格变动的方向进行判断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藉助于技术分析方法。投资者通过技术分析可以从市场行为的微妙状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自己进行投资决策。
  技术分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日本大米期货交易中使用的日式烛棒图,不过现代技术分析方法的形成一般都公认以道氏理论的创立为标志。由于技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实践检验,所以在投资分析领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不仅在股市交易,而且在期货交易、外汇交易等众多的金融交易活动中都被广泛运用。
  技术分析的理论是建立在三项假设基础之上的,尽管这三项假设并没有在理论上得到完全的证明,但是从历史和经验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项假设是“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该假设认为,任何一个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最终都必然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外在的、内在的、基础的、政策的、心理的因素等等都已经在市场的行为中得到了反映,市场永远是正确的。第二项假设是“价格沿趋势变动并保持趋势”。该假设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动按一定规律进行,并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方向的惯性。如果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一直是持续上涨或下跌,那么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只要股价没有调头的内部或外部因素,股票价格会按这一方向继续上涨或下跌,没有理由改变这一既定的运动方向。第三项假设是“历史会重演”,该假设认为,证券市场的历史信息包含著对市场未来趋势的某种提示,投资者可以根据对过去市场的分析得出未来市场运动趋势的某种预期。
  技术分析方法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众多的学派和门类,但是如果按照分析原则来分类,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主观型技术分析方法、客观型技术分析方法和混合型技术分析方法三大类。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技术分析方法正呈现一种逐步由主观型向客观型转变和加强的趋势。主观型技术分析方法是指对目标分析模式的定义,不建立100%的客观定义标准,而依靠主观的界定方法。早期(上世纪初—50年代)的技术分析方法主要是主观型的技术分析方法,擅长用图表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主观型技术分析方法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道氏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K线理论等。客观型技术分析方法是指对目标分析模式的定义,建立100%的客观定义标准,完全排斥主观的界定方法,其典型的做法就是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处理,提出各种各样的技术指标,投资者可以根据指标的数值大小,判断市场是处于超买或超卖的状态还是常态。混合型技术分析方法是指介于主观型和客观型两者之间的分析方法,既有一定的客观定义标准,也不排斥主观界定方法。
  技术分析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是一门纯粹的科学,不能对其过于迷信,在应用技术分析方法的时候,必须与基本面的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其准确程度,单纯的技术分析是不全面的。从理论上来看,技术分析方法和基本分析方法虽然分析的侧重点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分析的基点甚至是相反的,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分析家都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来进行预测活动。基本分析方法是预测的基础,技术分析方法往往不能够取代它,只能作为它的补充。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兴证券市场的投机性较强,人为操纵的因素较多,技术分析的指导作用相对于成熟市场要弱一些。





本篇文章来自:中文导报网
https://www.chubun.com

本篇文章的链接网址是: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