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日期 2009/04/26 18:22 | 文章类别: 教育


这是从小爸爸常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当年的榜样是八个样板戏之一的《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到现在我已不记得她的革命事迹,却牢牢记住她挎着个小破篮子为家里捡煤核的形象。最近,美国的油价、各种物价飞涨,儿子的几句话又让我想起了爸爸的这个教导。

小时候,全家跟着爸爸妈妈下放到曲阜县城时,家里做饭的炉子是象农民的炉灶用泥和砖盘的,可以烧柴火。邻家的大姐姐会带着我串树叶,拾柴火。串树叶讲究的是用一根不太粗的长铁签子,后边系一条长长的麻绳,麻绳的尾端系上个死扣,这样不用弯腰用尖尖的铁签子扎住树叶,然后将树叶撸到麻绳的底部就成了。我没有这么好的装备,妈妈用最大号的缝被子针和粗的棉线给我做了一个,跟着邻家姐姐们,也象模象样的。秋天的时候枯叶子很多,一会儿就能拖长长的一大串树叶回家,为家里烧饭做一点小小的贡献。但树叶不经烧,好的还是柴火。我最得意的一次是赶上园林工人修剪校园路旁的柏树,我捡了一大捆的柏树枝抱回家,大大地受到妈妈的表扬。因为柏树枝有油,经烧,还有一股清香。这段童年的经历让我在回到城市生活后,有好一段时间见到地上的树枝、木块就有要捡的冲动,农民的意识从此在心里扎下了根。大一点后,学会挖野菜(尤以麦田里的荠菜最为鲜美,至今是我的最爱。在美国只能吃到冰冻的,大大的,一看就是化肥催出来的,少了野生荠菜的鲜香),去农民收过的地里捡拉秧的小茄子、毛豆,刨剩下的小土豆和地瓜。再大些,排队买菜,打酱油,蒸米饭更是我和弟弟份内的事。

在当时艰苦的年月,米是很珍贵的,记得我玩“过家家”想要几粒米炒菜妈妈都不给,让我用剪下来的指甲当米。而弟弟学蒸米饭硬是浪费了两锅米!第一次,煮夹生了;第二次,从上糊到底,差点锅都不能要了。第三次,成功了!全家高兴得不得了。就这样,我和弟弟一点点地在磕磕碰碰的失败中学会当家。

现在,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美国,以我自己的生活体验,仍然时时觉得爸爸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周围的同事有的挣的并不少却是负债累累,入不敷出。曾经有个同事,欠了一大堆的信用卡的债,月息几乎高达30%。四十多岁了有时还得七、八十岁的父母替她付水、电费,为她生急病的小猫付急诊手术费,实在是触目惊心!不由得让我想起爸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痛下决心一定以此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得学会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负责任,我可不想在自己七、八十岁时还得为孩子的水电费操心!就是愿意操这个心,又能操多久呢?!

于是,在儿子、女儿刚开始对钱有概念时,知道没钱可以去银行取,还不知道是先得将辛苦工作挣的钱往里存时,我就开始了对他们的“金融”启蒙教育。对大些的儿子,他帮忙倒垃圾,吸地毯一星期可以挣一块钱。他们从圣诞、生日和长辈那儿得的钱则由我带着去银行存,并且教他们在利息略高时去存定期。当他随学校去郊游或是有活动时,他可以用他存下的钱买些小玩意。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带他们去超级市场买食品和日用品时,我会常告诉他们哪里卖什么便宜些,怎么用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减价劵省钱。平时,常有朋友把孩子穿小的旧衣服送我们,尽管他们从没意见反倒还喜欢穿这些旧的,软软的衣服,我还是会给他们解释这样既省钱又不浪费资源。就是买新衣服,也学会去打折的店或是等圣诞和新年大减价时。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随时随地把自己怎么省钱的经验说给孩子听。我固执地认为这些点滴小节积少成多会对孩子将来理财有帮助。

但是效果到底怎样呢?

现在还很难说,毕竟孩子才十来岁,没有独立。不过儿子最近的一些细微表现和评论让我觉得我的努力还是有成效的。那天,带孩子去给女儿买跳舞鞋,儿子自己乱逛看他的鞋,一会儿拉我去看一双帆布鞋,说:“这双还不错。”我一看,上边还有一双样式相同,图案要好看得多。我就说:“这双多好看,比那双强多了。”儿子马上指着我没注意的价格说:“这双只要八块多,好看的要二十五块呢!” 我这才注意到这么大的价格差,欣喜中看了儿子一眼,表扬他学会省钱了。

那天,带着孩子去买菜。说好要去两家店。快到停车场时,儿子主动说:“现在油这么贵,咱们从一家店走到另一家吧,这样可以省些汽油钱。”听了他的话,我真有些大喜过望了!


看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还是要不停地挂在嘴边的。





本篇文章来自:中文导报网
https://www.chubun.com

本篇文章的链接网址是: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