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社保基金如何监管
日期 2007/11/12 20:43 | 文章类别: 理财
| 日本的养老保险体制形式多样,特别是经过不断补充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日本国民确保“老有所得”、“老有所养”的核心体制。不过,在日本社会少子化和老龄化加剧的今天,日本的养老保险体制同样也面临著各种问题的挑战。 根据参加对象的不同,日本的养老保险可分为3种主要形式,即单一的“国民年金”、“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共济年金”,它们统称为公共年金。“国民年金”的加入对象为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农民和学生,在初始阶段每年交纳的保险费约为1.36万日元,以后逐年递增280日元,最终固定在每年1.69万日元的水平上。“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型养老保险的加入对象是被企事业单位雇佣的未满70岁的人,如非政府系列的工薪阶层等。他们交纳保险费的初始额度为月收入的14.288%,以后逐年递增0.354%,直至固定在18.30%。“国民年金+公济年金”型养老保险的加入对象是公务员和私立学校的教职员工,他们交纳的额度相对固定,基本上保持在10.814%至14.638%之间。在上述3种主要养老保险形式之外,对于那些诸如家庭主妇等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只能依靠配偶收入生存的一类人,日本政府则免除保险费用,由配偶所在单位代交。 日本政府通过用养老保险费设立的养老基金在资金市场运作来实现增值,并以此作为部分养老金的来源。据了解,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性,日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大部分资金都被用来购买国债。例如,日本厚生劳动省管辖的140万亿日元养老基金中,大部分用来购买日本政府以及外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只有约40万亿日元委托给信托银行等投资机构在股票等风险性较高的市场上投资增值。 日本企业联合会9月5日发表一项调查报告说,厚生年金等代表性企业年金在2005年度的市场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9.16%,是1984年开展此项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回报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外股市行情看涨,由此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连续3年的盈馀。另据负责公共年金管理和使用的“年金累积金管理运用独立行政法人”7月20日发表的2005年度公共年金的获益情况统计,由于股价上涨等因素,该机构实现了8.68万亿日元的盈馀,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不过,这种增值方式也蕴含著风险,由于受利率政策、外汇牌价和股市行情的影响较大,日本养老基金的资金运作一度出现赤字。 日本公共养老保险虽然是一项强制性加入的制度,但由于日本社会少子化和老龄化加剧,这项制度正面临著前所未有的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