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多不等于拥堵 感受香港秩序魅力
日期 2006/11/20 14:40 | 文章类别: 汽车
| 小弟最近自由行去了趟一国两制下的香港,除了常规的游览、购物以外,出于曾经的职业习惯,对它的交通和汽车也特别留意。经过5天的粗略参观,有不少拙见。写下此文与各位分享。不周到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话就从下了飞机到机场开始说吧。在香港国际机场下飞机后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出关大厅。一路上到处都干干净净的,也是因为香港的地方好,挨着海,所以空气很干净。这要是在内地的北方城市,基本上是不敢想象的。过了关后以为要走很远才能找到进城的车,因为在北京或者内地很多城市的机场,都是要出候机楼才能找到进城的车。可是在香港,没想到人家进城的机场快线(相当于国内的轻轨地铁)的入口就修在机场候机楼里面,而且上车之前不用买票,下车出站的时候再卖,不会造成候机楼里面排长队的情况发生。我是在出机场之前买了一张八达通的卡,相当于电子月票,这个卡在香港非常的方便,可以用它坐地铁,坐公交,甚至在7-11便利店和麦当劳都能用它来结帐。
带着我的行李上了机场快线,机场快线都是类似内地火车软座一样的座位,行李要放在一进门专门放行李的地方,不能往车厢里面拿。车厢很干净,而且很舒服。车速很快,这也是为什么机场快线车辆不设立站位原因吧。
香港的地铁设置我觉得非常的合理。先说它的车票。它是按你坐的路程远近来收费,而不是北京那样3元钱随便坐。如果你是买票,你要先在进站之前的自动售票机前选择你要去的站,然后机器告诉你该收多少钱,然后出给你一张票。你进站的时候要把票插进机器检查一下,出站的时候也要把票让机器检查一下才能出站。如果你用电子的八达通卡更是方便了,进去的时候刷一下,出站的时候刷一下,费用自动就扣除了。说完了票该说它的线路了。香港的地铁一共有7条线,除了机场快线和迪斯尼专线这2条有明确运载目的的线路外,其它的5条承担着香港日常的地下铁运输任务。他们分别用终点站的名字来命名。比如东涌线、荃湾线、港岛线、观塘线、将军澳线。每条线之间的换乘非常的方便。生活在北京的朋友如果经常坐地铁应该知道,北京的环线地铁与直线地铁之间的换乘是非常不方便的,尤其是直线换环线,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还大部分是上坡。香港不是这样。它的车站设置的很合理。北京地铁的每一站都是来回两条线对着。你下车的对面是往回开的车。试想一下有多少人要往回坐车?恐怕除了坐过站的人,没有人会往回坐。所以两股人流就交汇在了地铁站,如果赶到换乘站,那就更是人山人海了。但是在香港不是这样,它的所有换乘站都设计的相当人性话。你下车以后的对面方向就是你要换乘的下一辆车,而且方向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只有那些坐过站需要往回坐的人才需要到另外一层去坐车。顺便说一下,香港的地铁站是好多层的,不同层有不同的方向和线路,尤其换乘站更是如此。虽然复杂,但是标志和路线非常的清楚,只要是正常人就都会明白。而且每一层之间都有电梯和滚梯相连接,换乘一点不费力气。车次也多,平均不到3分钟就会有一辆车来。不用等很久。简直是太方便了。香港地方小,到处都在堵车,所以坐地铁是又方便,又快捷,又便宜的交通方式。难怪大家上下班出行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说完地铁说公交车。香港的公交车大部分都是双层的那种,上车投币或者刷八达通卡。基本上人人都有座,起码我在香港的这5天里,很少看到有人在公车里面站着。公车的速度很快,虽然没见到有专用道,但是大部分公车都是靠最左侧车道开(香港是右舵车,左侧车道属于最外侧车道)。大部分小车和出租车都会让开这条路。而且大公车的性能很好,在我看来一点都不比出租车慢,甚至比出租车还快!难怪香港人出行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放着这么方便的交通工具不坐,自己去开车那才是傻子。 最近北京的有些专家大声呼吁北京市民学习国外,让大家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是这些所谓的专家有没有好好的考察过?北京的地铁能有香港地铁这么方便快捷么?光是换乘问题就差很远。北京的公交车能有香港这么舒适快捷么?光早上挤车就够头疼的。而且车辆老旧,新换的车好像也慢悠悠的。天天说国外怎么怎么好,却不认真总结自己的问题,难怪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开私家车上下班,没办法,都是叫公共交通给逼的。现在还说要限制私家车。本来现在高峰时段的公交车已经爆满,地铁快挤炸了,你再一限制私家车的使用,我看你怎么处理公共交通蜂拥而至的人流。我看这势头不亚于春运时候的火车。
话说到了城市交通,那就不能不提香港的出租车。大家从很多港片里也看到了,香港有很多的出租车,但是我一次没坐过,为啥?太贵。起价15元2公里,以后每0。2公里1快5。也就是每公里7快5港币。杀人的价格啊!而且香港街道窄,很多地方禁止停车。所以你坐TAXI很有可能反而不能在你需要的地方下车。嘿嘿,还是坐地铁和公交车最划算啊!
这次香港之行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他的信号灯与行人。香港的路窄,车多,但是一点都不乱,所有的车都规规矩矩的排队,没有乱并线,瞎插队的。而且到路口没有减速的,都是大脚油门窜过去,让在内地生活习惯的人很不适应。但是一旦遇到红灯,都踏踏实实的停在线内等着,连压线停车的都没有,更别提抢灯的了。行人也很规矩,除了个别人意外,大家都老老实实的站在路边等灯,哪怕没车也等,因为香港的行车速度很快,等你看到车,基本上也就是它撞上你的那一瞬间了。香港的信号灯相当的科学,只要是行人的绿灯,你就安心走吧,绝对不会和车有交汇,不像内地,明明行人的绿灯,却还要小心旁边的右转弯的车,对面左转弯的车。相比香港的路口,国内的行人过马路简直就是险象环生,夹缝中求生存。我想香港应该不会有内地新交法76条那么可笑的法律,行人违法,却要让司机赔偿。违法在先却没有任何惩罚。要知道在香港行人闯红灯被警察抓住是要罚款两千到五千港币的,你要是说没钱立马把你铐起来带走,不容你耍赖。在北京,行人闯红灯区区5元的罚款能吓唬的了谁啊?香港靠着完善的交通法规创造了和谐的交通环境,而内地呢?司机提心吊胆的开车,体方从任何地方蹦出来的行人。而行人也心惊肉跳的走路,小心着从四面八方冲过来的车。在香港汽车过路口加速增加通行能力,内地到好,车到路口踩一脚,不踩不行啊,随时有行人冲出来,行人的红绿灯就是个摆设。北京要想搞好交通,先不用修这么多路,先研究一下合理的信号灯制度与规范行人与自行车再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