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买基金防“套牢”的应对之策
日期 2007/06/06 14:24 | 文章类别: 理财
| 投资者购买基金后,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基金净值跌破“成本价”的情况时有发生。投资者如果不能正视基金“套牢”现象,就难以实现基金“解套”的目的,从而丧失投资中的机会。其实,基金“套牢”是常有之事,投资者只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就完全可以避免长期被套,或盲目割肉赎回。 第一,摊低申购成本法。如果投资者持有的基金品种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极强,而且适逢证券市场处于运行周期的低谷,或者处于阶段性的底部,投资者完全可以在此进行购买基金产品,起到摊低基金投资成本的目的。当然,当证券市场处于下跌趋势,底部反转趋势不明朗时,投资者可采取适量购买的方式,以避免陷入越跌越买的不良循环之中。 第二,转移投资风险,达到防止买基金后越套越深的目的。当投资者购买了相对高点的基金,正值证券市场的阶段性顶部,投资者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止损措施,将股票型基金转换成货币市场基金,并静观证券市场的变化,从而选择最佳的投资时机而重新买入。既起到了回避股票型基金净值下跌的风险,也充分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巧妙运用基金产品之间的转换,也是防基金“套牢”的主要方法。 第三,利用优惠的申赎费率锁定收益。对于基金产品中的保本基金,其有独特的避险周期规定,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投资安全屏障。即便在避险期内投资者购买的基金产品面临“套牢”,只要投资者看淡避险期内基金净值表现,而持保本基金到期,将会因优惠的申赎费率,而不必遭受较多的损失。 第四,基金经理更换而导致的基金“套牢”只是暂时的。目前,为了更好的运作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都会根据基金以往运作业绩的表现和基金产品的特点,对基金经理进行必要的岗位轮换。资者不必盲目进行基金的份额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