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七弦唐韵,缭绕东瀛:生风流第五回古琴定期演奏会举办
日期: 2025/11/01 15:56


中文导报讯 10月26日,非遗古琴专场音乐会“生风流®第五回古琴定期演奏会《INTERNATIONAL》”在三得利音乐厅・蓝玫瑰厅里圆满落幕。

本届以“国际”为题,意在回应古琴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拓展传统乐器的表达边界。受邀共演者来自新加坡、中国等地,节目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展开跨文化的音乐对话,涵盖西方古典与日本民谣的全新改编与演绎。



《第一部:文人的心》的开场曲《神人畅》以12张古琴与和太鼓同台,营造出磅礴的气势,仿佛重现“人神相与”的宏阔景象。随后,生风流准师范珠玉带来第二首古琴独奏《鸥鹭忘机》,演绎风格时而澄澈、时而遒劲,将海鸟盘旋的灵动意象铺陈在音乐厅之中。第三首为来自新加坡的张庆崇演奏的《梧叶舞秋风》,他以细腻的控制与流畅的线条,烘托出秋风中红叶起落的萧瑟与诗意。最后,则由中国演奏家孙海滨演绎《流水》,以强大的现场张力刻画奔涌不息的水势,恢宏而充满临场感。

《第二部:传统乐器的可能》以古曲《大胡笳》(即《胡笳十八拍》)开篇。该曲取材于东汉学者蔡邕之女蔡琰被掳西域、十二年后返洛的历史故事。日本古典文学《源氏物语》中有光源氏传授“胡笳”之描写,《宇津保物语》中亦见“胡笳”相关记述。本场将原为古琴独奏的曲目改编为“双古琴+笙”:两张古琴勾勒主角别离时细腻而复杂的内心,笙则铺展广袤荒凉的背景。该作品由日本、新加坡与台湾的演奏者共同完成。



其后,第二首曲目以四首连缀展开:《图画展览会—漫步道》《竹田摇篮曲》(古琴与人声)、《旅愁》(古琴与三味线)、《幽灵公主》(双古琴)。舞台借鉴穆索尔斯基的观展动线,仿佛漫步画廊,于一幅幅“画”(各曲)之间穿梭奏鸣。

古琴与人声《竹田摇篮曲》源自京都伏见竹田地区的民谣,在“2023第四届新加坡古琴艺术节”上改编为古琴与人声版。



古琴与三味线《旅愁》,原曲出自美国作曲家约翰·奥德威,后李叔同作词,以《送别》为名广为人知,堪称国际范的共同记忆。此次演出以古琴与力量感十足的三味线并置对话,形成近乎异色竞放的音色张力,带来新鲜的听觉经验。

双古琴《幽灵公主》取材自1997年吉卜力同名电影主题歌。此曲在疫情时期酝酿成形,旨在呈现善与恶并存的世界,演奏者武井欲生首次尝试以两张不同定弦的古琴同步演奏的方式进行改编,现场反响热烈。

返场曲目《INTERNATIONAL》与《故乡》其意,是借用音乐向全球观众传达讯息——不论身处何方,在时间的流逝中回望,心灵的归属一定是自己生长的故乡。全场随《故乡》合唱,为第五届定期演奏会画下温暖句点。



日本古琴振兴会以弘扬传播国乐古琴艺术文化的宗旨,于2014年12月成立,十年来以东京为中心,在埼玉、神奈川(大山)、千叶(一宫町)、金泽、京都、三重、滋贺、佐贺、福冈、冲绳、山形(鹤冈市)等地持续开展古琴推广活动;在国内曾于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立正大学、东邦音乐大学举办讲座与演奏会,海外足迹亦至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自2017年起,协会每两年在三得利音乐厅·蓝玫瑰厅举办古琴定期演奏会,并不定期在日本庭园茶室举行雅集。

同时也赴日本以外,中国大陆以及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地演出。2024年参与电影《パリピ孔明》的古琴指导与录音。2025年编出舞台作品《吟乐琴——〈宇津保物语〉中的古琴》,2月首演于马来西亚吉隆坡,3月二演于东京大学伊藤谢恩大厅,11月将在山形县鹤冈市“第4届鹤冈国际古琴音乐节”中第三次公演。其协会除了大少演出以外,也长期同步投入师资培养与后进指导,致力于古琴的传承与推广。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艺术文化继将会在东瀛旋起新的高潮。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35/21342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