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
日本10月通膨率大幅扬升,不计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者物价出现五年来最大涨幅,而剔除食品与能源项目的物价更创下15年来最大增幅,显示安倍经济学正带领日本走出通缩阴影。
总务省29日公布,不计生鲜食品的10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达0.9%,是2008年11月来最大增幅,且连续第五个月走扬。
瑞穗研究所经济学家德田秀树说:「我们预期核心通膨率到年底将接近1%,明年缓缓升高。」
许多经济学家说,能源与其他进口货物价格因日圆贬值而上涨,是近来通膨走高的主要原因。但10月剔除食品与能源价格变动后的CPI年增率也达0.3%,是2008年10月来首度止跌回升,并创1998年8月来最大增幅。这意味物价通膨已扩及进口产品外。
经济大臣甘利明说:「安倍经济学正发挥更大效力,向终结通缩迈进。我认为这愈来愈明显。」
日本银行(央行)总裁黑田东彦同日敦促政府改革财政,以消除市场疑虑,因日银的债券收购计画是为达成2%的通膨目标,而非替政府提供融资。4月来日银已买进近七成政府新发行的公债。
另据Markit/JMMA,日本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前月的54.2升至55.1,为2006年7月来最高;其中新出口订单增幅创下42个月来最大。指数高于50代表景气扩张。
Markit经济学家提伯特说:「若这种扩张速度延续到明年,将可能抵销4月调高消费税后消费需求预料将走软的影响。」
经产省同日公布,受惠于半导体设备、塑料与手机等需求增加,9月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加0.5%,低于市场预测的2%,但连续第二个月上扬;经产省并维持生产「持续回升」的评估。
此外,日本10月失业率经季节调整后持平在9月的4%,未如市场预测降至3.9%;新职缺较前月增加0.6%、比一年前则多10.8%。
日本10月通膨率大幅扬升,不计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者物价出现五年来最大涨幅,而剔除食品与能源项目的物价更创下15年来最大增幅,显示安倍经济学正带领日本走出通缩阴影。
总务省29日公布,不计生鲜食品的10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达0.9%,是2008年11月来最大增幅,且连续第五个月走扬。
瑞穗研究所经济学家德田秀树说:「我们预期核心通膨率到年底将接近1%,明年缓缓升高。」
许多经济学家说,能源与其他进口货物价格因日圆贬值而上涨,是近来通膨走高的主要原因。但10月剔除食品与能源价格变动后的CPI年增率也达0.3%,是2008年10月来首度止跌回升,并创1998年8月来最大增幅。这意味物价通膨已扩及进口产品外。
经济大臣甘利明说:「安倍经济学正发挥更大效力,向终结通缩迈进。我认为这愈来愈明显。」
日本银行(央行)总裁黑田东彦同日敦促政府改革财政,以消除市场疑虑,因日银的债券收购计画是为达成2%的通膨目标,而非替政府提供融资。4月来日银已买进近七成政府新发行的公债。
另据Markit/JMMA,日本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前月的54.2升至55.1,为2006年7月来最高;其中新出口订单增幅创下42个月来最大。指数高于50代表景气扩张。
Markit经济学家提伯特说:「若这种扩张速度延续到明年,将可能抵销4月调高消费税后消费需求预料将走软的影响。」
经产省同日公布,受惠于半导体设备、塑料与手机等需求增加,9月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加0.5%,低于市场预测的2%,但连续第二个月上扬;经产省并维持生产「持续回升」的评估。
此外,日本10月失业率经季节调整后持平在9月的4%,未如市场预测降至3.9%;新职缺较前月增加0.6%、比一年前则多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