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东瀛人生重晚情 ——华人老年情感生活一瞥
日期: 07年05月4期 评分: 10.00/1

■ 本报记者 杜海玲

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这“每一个人”当然包括老人。经过来日奋斗的青壮年时期,一批华人迎来了将在日本度过的晚年。从人数上来说,65岁以上的华人只占1.9%,再加上60岁到64岁的人,其总数在华人中都不算很多。然而,尽管人数不多,他们的晚年情感生活也让人关注,因为所有青壮年人都将老去,目前老年人的烦恼和情感生活现状,在有一天都可能将摆到年轻人的面前。在日老人,有怎样的黄昏恋风景?

单干户组成合作社田中先生(72岁)是归国者,最近和68岁的荣子走得很近,但他们否认这是在“谈恋爱”。田中回到日本近20年了,在高速公路的停车场打过零工,前几年就退休了。5年前妻子病逝,他就一个人生活。虽然田中有两个子女,他们也都算孝顺,元旦、八月暑假都领著孙子外孙来看望,但因为居住地方离得远,坐电车要一个半小时,所以平时很少能见到孩子们。

田中独居在团地,周围虽然也有见面打个招呼的熟人,但生活毕竟孤独。虽然回日本近20年,但日语始终不够流利,看电视,只觉得似懂非懂,不能够完全融入其中。前两年安装了电视天线,可以收看乐乐中国的电视节目了,算是增添了生活内容。

田中告诉记者,每当电视上出现老人在公寓里孤独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新闻,他就感到阵阵寒意袭上心头。为了不让孩子担心,田中从不对他们说心里的孤独感。一儿一女来日本时才上小学,因为家里经济不宽裕,他们都懂事地上到高中便找工作自食其力了。没有大学文凭,在日本公司很难正儿八经地就职,儿子做运输行业,经常是半夜还在开车,女儿已经嫁人,有自己的小家庭,经常来个电话问问老爹平安,使田中感受到儿女的温暖。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为了生活奔波操劳、自顾不暇的儿女,田中绝不愿意给他们增加任何负担。

在归国者一同参加的一些活动之中,田中遇到了同样是独居的"荣子" w:st="on">荣子女士。荣子的丈夫几年前病逝了,她本来和儿子住在一起,而儿子最近结婚,由于儿媳妇希望过没有老人的小两口日子,拖著儿子搬了出去。荣子成了独居的老人,渐渐感到自己彷佛是多馀的人。

相同的境遇让两位老人彼此有了一份亲切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参加完活动以后,总是田中陪荣子一块儿回家,经过超市时买点面粉、韭菜和肉末,到荣子家后,荣子就利索地和面包饺子,田中有时候在旁边看著,陪著说说话,有时候也帮著包,同样是简朴的团地房子,因为有两个人说说话,时间过得就快,用田中的话说,是“有声音,有人气”。

一来二往,二人之间有了默契,今年元旦的时候,田中提了一盒从百货公司买的新年食盒,一盒1万日元,这么贵的东西,田中平时是不舍得买的,不过元旦去看望荣子,田中说“总要拿得出手”。

这天,荣子的儿子儿媳也在场,他们都很为荣子高兴,说是以后两个人可以互相照顾。田中很有些不好意思,他不承认二人是在黄昏恋,而是说:“这就好比从前在中国农村的时候,两个单干户组成一个合作社,两个人过日子,伙食费、水电费都合在一块儿,都比分开过要节省。养老钱就这么点儿,俩人一块儿花,等于是节能开源。”

黄昏更留恋青春

两年半以前,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结婚的消息曾经让传媒追踪得纷纷扬扬,杨振宁称翁帆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实际上,这一段婚姻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如同一个礼物,一声鼓励。在他们结婚的消息在报纸上刊载后,记者曾经接到一位在日老人的来信。当时他已经年过80,他读到记者在文章中表示了对杨振宁翁帆婚姻的善意理解,所以认定记者能理解他的心情,肯为他介绍合适的女性。他在信中说,自己虽然80多岁了,但依然向往美好的感情生活,希望报社能为他找到合适的老伴。很遗憾的是,记者后来并未能帮这位老先生寻找到合适伴侣,但他写了几页信纸的心情,足以表明一位老年人对青春的留恋,对美好的情感生活的向往。

也许是中国的传统,老年人的恋爱往往被耻笑为“老不正经”、“老房子著火”,实际上,每个人都恋生,都渴望温暖,希望付出并得到爱和关怀。或者简单来说,渴望一个伴。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人老了,不能出去工作,离社会就远了,日常生活中,更需要有一个人陪著互相说说话。独自生活了8年的英子女士(67岁)告诉记者,与其说找个男人,不如说是找个伴,一个能说几句话的人。甚至,并不需要谈什么高深的话题,而仅仅是说“今天天热”、“要下雨了”、“超市今天便宜”这样的话,也需要有一个人听,随后答应一声。

英子在独居的日子里,每天都对著电视,有时候对著电视还能自言自语说上一会儿话。有时候去别人家坐坐,看到人家夫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就感到特别羡慕。英子后悔在前几年自己还年轻些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如今才备感一个人的孤寂。

找一个人说话,是英子目前最大的目标。

子女操办老人结婚

9年以前,曾经有一桩“假结婚”案子受到华人社会的关注。两个在日本的女儿为自己的母亲找了一个日本男人,并去中国办理了结婚手续。最后,发现那个日本男人是个骗婚骗钱的人,而母女都被抓和拘留,因为入管认定这是一起假结婚。现在,放下这桩案子的真伪对错不说,起码它给我们展示,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子女为母亲安排与日本男人的婚姻。个中缘由,所有为人子女者都能明了。住在神奈川县的华人林云对记者说,如果有机会,她也很想帮母亲安排一个假结婚,因为她很想让母亲来日本长住,但事实上存在著在留资格问题。

林云的母亲现在65岁,在国内独居,老人家一度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但因为婆媳关系紧张,最后分开居住。林云的父亲早逝,她在10年前嫁给日本人来到日本,生有两个孩子,目前生活安定。在生小孩的时候,也曾将母亲接来照顾坐月子,虽然不懂日语,但老人家在日本住得颇习惯,喜欢日本的乾净整洁和诸事有序,并时常流露,如果能一直生活在女儿身边就好了。

林云说她记得刚来日本没多久,就在中文报纸上看到过那则“假结婚”案的报道,当时她就感到,这即使不合法,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林云表示,如果有可能,她也愿意花几十万来办一个假结婚,以让母亲可以一直在日本,但是考虑到诸多假结婚手续可能带来的后患,还是不敢付诸行动。但是,“如果真有合适的人,我就想办法撮合,将我妈妈办过来。我妈妈又能干又有修养,如果有个老先生一起,既能互相做个伴,周末也能和我见面。”

前文所提曾给记者来信的老先生,事实上之前已经通过公开方式徵婚,并且也和其中几个女士相处,最后虽未成功,但说明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是个别——有好几位都是持探亲签证在日本暂住,看到这则徵婚信息后便去应徵的,除了真诚想找个伴的美好愿望,人们很容易便联想到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能够留在日本。

另一位有著同样烦恼和心愿的华人女士张晓英这样告诉记者:这个主意早就想到过,并且也让父亲和几个在日本的残留孤儿老先生见过面,也见过日本人,但最后感觉都不合适。也许因为生长环境不同,加上老年人的思想柔软性不比年轻人,一起说说话,常常话不投机。而张晓英也不希望让父亲为了能够留在日本就随便找个说不来的人凑合,那样很可能让老人的生活更不如意。

老年婚恋问题也多

比起从前,年轻人对于父母的再婚已经持宽容的态度。无论是孝顺子女还是冷漠的子女,都接受孤独的老父或老母有黄昏恋。前者,是出于孝顺,生怕自己无法照顾老人周全,事实上也很难周全,因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忙著谋生、忙著发展,很难将时间充分用在老人身上。后者,则是出于轻松,认为孤老难照料,如果能结婚,找个伴来照顾,子女就轻松了。

长野县一位读者给记者来信说,自己很后悔当初反对父亲结婚,前两年父亲去世了,她深感内疚,没有能让父亲在晚年拥有温暖愉快的生活。这位读者要求不用她的真名,在此称她小A。小A跟随父亲从中国到日本时才20岁出头,由于母亲长年患病,来日本没几年就去世了。小A的父亲在长野县有几个亲戚,其中一个亲戚没有子女,临去世前就将一块田地和房子给了他们,要求让小A的父亲为她送终。也就是说,小A和父亲从亲戚那里继承了房子和地。3年前,父亲结识了当地一个老太太,也是个一生务农的忠厚人,丈夫去世,儿女在东京工作,留下她一个人孤独过活,每天还下地,身体结实,勤劳善良。这个老太生活内容单调,跟著小A父亲学说中国话,二人一周见面3次,说几句简单的日常会话。两个人一起,比一个人过日子有意思,这是两个老人都感到了的。所以,小A的父亲就跟女儿说,想跟老太太一块儿生活,老太太现在住的房子,是肯定要留给东京的儿子的,东京的儿女听说了都很高兴,都说妈妈这回可以幸福度晚年了,并且主张妈妈尽快搬进小A父亲的家。

A不愿意了,她明显地感受到那家子女将老妈往外推的意思,她对父亲说,不能让老太进门,因为这个女人和她子女都不安好心,摆明了是看中了家里的房产。其实,小A在父亲去世后意识到,自己当时也是挺怕房子被人占了的,虽然在和父亲争吵的时候,总是说这是为了爸爸好,怕爸爸被人骗了,最后生活无著甚至被赶出去,但心底深处,小A感到自己的权利彷佛被侵占了,要知道她是个独苗,她打算自己结婚后和父亲同住,照顾父亲,房产自然是自己的,而一旦父亲和那个老" w:st="on">和那个老太太结婚了,自己的未来就值得担忧了。

在小A的竭力劝阻下,父亲没有和老太太走到一起。小A在当地学校的食堂上班,有时候上班时间也搞突然袭击,赶回家看“那个老太婆”是否在自己家,如果在,小A就又叫又骂将她赶出去。小A一心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家,坚决不让任何外来力量打扰它。

渐渐地,那个老太太不敢来了,而父亲却生活得很没有朝气,整天沉闷度日,不久查出癌症……

即使没有小A这样的子女的阻扰,老人走到一起,也并不都是完美故事。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独居多年的老人有很多自己制定的生活习惯,旁人无法走近。两个人开始谈得挺好,都愿意让晚年过得丰富多彩,但一旦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都看不惯对方的种种习惯。彼此照顾成了彼此忍耐,到最后忍无可忍,重新回到孤独但自由的生活中。

用一位新近与人同居又分开的老太太的话是:以为一个人孤单,所以找一个人陪伴,结果没想到更麻烦。一个人虽然寂寞,但是很自由,想几点起来就几点起来,想几点吃就几点吃,找个人来,还得迁就,还得考虑别人,真很麻烦。所以,除非真正合适的,若为了怕孤独而找个人,结果往往是麻烦。老人结婚,一定要考虑,自己是否能习惯对方。所以,最好先同居一段,看看彼此能否接受对方的生活习惯再说。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2/4097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