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杜海玲:有电影的晚秋
日期: 19年11月1期 评分: 10.00/1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三家村 杜海玲 晨昏已是瑟瑟凉意生,桂花的甜香也荼靡至冷寂。晚秋时节,在六本木新城有东京国际电影节。 

觅得浮生一日闲,早上十点进媒体中心领取资料,打定主意在那里从第一场直看到夜里。 有十来年了,每到秋深,东京国际电影节就进入我的意识。回首往事,倒像经历了看电影是电影,看电影不是电影,看电影还是电影的三境界。

采访东京电影节伊始,得知佩戴记者证就可以进入会场的任何一个影院,对于从小喜欢看电影的我,正如老鼠跌进了米缸。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末,童年在上海跟着祖母和叔叔姑姑们进电影院,但只看过诸如《春苗》这般有时代印痕的电影。六七岁到四川,虽然父母所在的江油长钢当时还没有电影院,比起上海,十分穷乡僻壤,然而那地方却有露天电影——这对于孩童是记忆里熠熠生辉的事。放映露天电影的一处叫汽车营,一处叫一分厂。 

在晚饭前后,也不知那消息如何传递,仿佛乘着晚风而来,就隐隐听说“汽车营放电影”,就见有人肩上搭了长条木凳出门去,于是我也按捺着期盼跟着父母搬着板凳去看电影。那时候事先并不知道片名,放什么看什么,我对所有电影都甘之若饴。我的父亲说,即使是播放老农赶着牛犁地,我也能一直看下去——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当时所住的房子不远就是农村,有牛耕地,以此形容我对于影像的不知厌倦。在从前有星空的夜晚,我在天幕下全神贯注盯着银幕。 

高中时,跟随父母移民去了香港,香港人太喜欢睇戏(看电影)了。那时周末仿佛就只有看电影这一件娱乐,我的外祖父也会差人送来电影票。在香港的三年,应该是看完了所有上映的影片。那也正值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综上所述,言归正传,回到东京国际电影节。话说十来年前,戴着记者证,穿梭于各影院,由于电影太多,我从早上到深夜泡在那里,也来不及看。由于贪心,常常是看了20分钟就换一个场子,活像掰玉米的猴子。 

第二个阶段是迷上了采访红毯以及演员。记得大约是高仓健和张艺谋一起走红地毯的2005年(他的《千里走单骑》是开幕影片)那阵,东京国际电影节红毯相当热闹,星光璀璨,摄影记者们为了拍明星,都涌来采访红毯,所以有占位抽选,排很长的队,等很长时间,就为了抽取一个好位子拍照。然而在那过程中,还充满了希翼,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像人家赌球那样等着抽选位子。 

那时的我,对于华语电影和电影人有丰沛的采访欲望。有次为采访倪萍主演的《泥鳅也是鱼》,不但在会场采,还一直采到一起去赤坂吃了拉面。我觉得这里面虽有对于采访必不可少的好奇心,还有包含了虚荣心的成就感,觉得自己特别厉害,提问都很有情怀,对电影内容也足够理解。比如后来流传于网络的高仓健说幸福是“当触摸到人的温情和善意的时候”,并说人生经验是“请去遇见让你不忍离别难舍难分的人”——这两句话就是我那时采访所得。当年国内媒体直接过来采访的尚不多,能够在现场采写的稿子很受重视,这些稿子会被国内的电影专门杂志刊载,也有新浪娱乐这样的门户网站等着转发。所以,这是一段看电影不是电影的时候,是盯着红毯明星并热衷于采访电影人的时候。

后来有好几年没有认真去过了,或是去不了,或是不想去,这中间的心路旅程篇幅也比较长,以后再重写一篇文章。

于是,进入第三个阶段,是今年的电影节。我好像不贪婪也不浮躁,对着放映资料研究在可以去的时间段里有哪些值得看,选定了就细细看完,从头至尾,并且听完问答——电影节的好处是,很多电影的主创团队都到现场,在看完电影后可以听他们说一说拍摄心得,也不必另约专访。 

那天就是这样,在媒体中心对着资料比对片刻,连看了三场。意大利电影《尼维亚》、韩国电影《随风》和香港电影《麦路人》。 

《尼维亚》,英文名是《Nevia》,今年的新片,网上尚未有任何资料,非常好看,推荐一下。而且果然是女导演的作品。写女孩成长的电影,拍得入味,多为女导演,而且总是自传体。 

重点想为《麦路人》写几句。这部电影由黄庆勋导演,郭富城、杨千嬅主演。虽然略有卖惨和理想化之嫌,但瑕不掩瑜这是一部好电影,记者席上亦能听到啜泣声,当然还有全场的笑声,符合我对好电影的简单要求:让人哭也让人笑,就像人生本身。 郭富城说该片饱含了他对香港和香港电影的爱,当拿到这个故事,他对经纪人说无论报酬多低都要接下。这部电影目前还没有公映,我相信很多人看了都会与我一样联想到日本的戛纳电影节获奖片《小偷家族》——同样的穷途末路陌生人抱团取暖,各有伤痛过往,都在社会底层……出了影院,外面排起了长龙,是等郭富城签名。郭富城在日本粉丝好多啊。 

三场电影,加上之后的问答环节,这一天八小时在电影院里。在电影院度过的时间是很奇妙的,两个小时,就是一片起承转合,就是一段悲欣交集。席慕蓉有诗《戏子》云:“我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其实对于观众亦如是,个人体验的代入和投射,令人们对电影如痴如醉。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在别人的人生里回首自己的来时路。那日一个人默默看资料看电影,内心浮现起之后人生要做的事情。有电影的晚秋,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的秋,是沉淀和成熟的秋,也是回归内心真实和晶莹的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18484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