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杨文凯:从潇湘八景到富岳三十六景
日期: 18年12月2期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三家村 杨文凯

现代海派大家吴湖帆所画《潇湘八景》

潇湘,中国湖南的代称,泛指湘东、湘西、湘南三地,也称三湘。潇水与湘江是湖南的两条大河,在永州市北面的苹岛汇合,奔流汇入洞庭湖,形成了洞庭烟波的美丽景色。古代文人学士好以数字说事,把洞庭美景归纳成一个母题,是为“潇湘八景”。

“潇湘”之谓,始于汉代。此前的屈原做楚辞《九歌•湘夫人》,已有“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的诗句;汉代《山海经· 中山经》曰:“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

唐代温庭筠《瑶瑟怨》诗云:“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应和了“湘灵鼓瑟”和“雁飞不过衡阳”的自古传说,给出了雁去潇湘的联想;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诗云:“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表达了别离、远行的相思之哀。“潇湘”的意象,在宋代诗文中被彻底定格,并扩展到书画领域,成为永恒的画题。秦少游诗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陆游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都是推崇潇湘的证词。


传宋僧牧溪所做《潇湘八景》局部

 

元代画家张远《潇湘八景》局部


一般认为,“潇湘八景”画题始创于北宋山水画家宋迪。五代南唐画家董源曾创作《潇湘图》,载入《宣和画谱》;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也记载过五代黄筌有《潇湘八景》之作,但是真正以“潇湘八景”闻名而传世者却是宋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云:“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中日交流,源远流长。唐代文化塑造了日本人的格局,宋代艺术涵养了日本人的审美。中国的创作主题远播到日本,如潇湘八景、竹林七贤、商山四皓等,代表着品味和格调,受到追捧并逐渐日本化。“潇湘八景”源于洞庭湖周边特有的温润湿气,画家运用水墨技法巧妙表现出雨雾云霞等超越实际风景的自然气象,某种意义上成为作者心象的表达。经过了历史的积淀,“潇湘八景”凝聚了清、幽、迂、哀、寂等意象,是后世文人画家的最爱,也跨海影响到日本。


日本室町时代画家相阿弥《潇湘八景图卷》屏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宋代水墨画传到日本,执政者如获至宝,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义政等历代将军非常重视,收而藏之。在将军们的艺术藏品中,就有南宋画僧、日本“禅馀画派”鼻祖、被称为“日本画道大恩人”的牧溪和玉涧创作的《潇湘八景图》。日本人嗜好“潇湘八景”始于足利时代的五山文化,对其所表现的浩渺苍茫、野逸空寂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渔隐生活充满了向往与寄托。可以说,禅宗思想和宋元文人的心境契合了日本人的精神,“潇湘八景”在当时已经美名远扬了。

此后,日本的室町时代出现了《近江八景图》,估计是模仿或沿袭了“潇湘八景”的画题。室町后期有明确记载显示,1500年9月16日(明应9年8月13日),在近江国住了一段时间的原关白近卫政家在自宅闭门不出暗自吟咏,创作了和歌“近江八景”。据说,政家的和歌是依据《近江八景图》遗作而歌咏的,只是相关遗作后人已无法看到了。现存“近江八景”的绘画作品在17世纪后期登场,可与此前的和歌相互印证。


歌川广重的著名浮世绘风景画《近江八景》

江户后期最重要的浮世绘画师之一歌川广重,以锦绘的方式完成了著名的浮世绘风景画《近江八景》,以琵琶湖周边的名所与八景的要素进行组合,继承了日本名所绘的传统,也融合了“潇湘八景”的画题,创作了《比良暮雪》、《坚田落雁》、《唐崎夜雨》、《三井晓钟》、《栗津晴岚》、《瀬田夕照》、《石山秋月》、《矢桥归帆》组画,成为日本版“八景”的代表作。广重还创作了《金泽八景》、《江户郊外八景》等作品,他的另外两组名所绘《东海道五十三次》、《江户名所百景》更是扩大了景观的范围和组画的规模,将“八景”画题发扬光大,成为名作。

18世纪后半期是日本浮世绘的全盛期,名师辈出,诸相齐备。喜多川歌麻吕擅美人画,东洲斋写乐长于役者绘,还有以风景版画闻名内外的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名家。浮世绘重镇葛饰北斋在1831年左右,已经完成了从各种角度描绘富士山的《富岳三十六景》,开风气之先;年轻的歌川广重在1832-33年间,画出了《东海道五十三次》——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创作题材上,北斋都是前辈,广重继承了北斋的衣钵,才将浮世绘风景画推向高峰。

当时的江户画界出现了许多中国传统 “八景”题材的风景画,尤以葛饰北斋的 “八景”风景版画最受推崇。葛饰北斋描绘传统 “八景”主题的浮世绘作品有《琉球八景》、《江户八景》、《东都八景》等,更有从“八景”画题演化出来的脍炙人口的《富岳三十六景》,被尊为浮世绘风景版画的极品。

作为江户时代最重要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尤其是印象派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江户进入化政时代,市民对浮世绘需求加大,各种创作手法和技术日趋成熟,浮世绘进入黄金时代,葛饰北斋迎来了第二个创作高峰期。北斋一生中两大创作成就都在这一时期完成,一个是《北斋漫画》,另一个就是《富岳三十六景》。

葛饰北斋是“八景画”的高手,他创作的《江户八景》运用了中国古典传统和汉画技法,同时也进行了本土化处理,北斋选取江户八处名所作为“八景”,绘制了江户版“八景图”:《御殿山归帆》、《佃岛夕照》、《吉原夜雨》、《葵冈晴岚》、《不忍秋月》、《隅田落雁》、《浅草晚钟》、《两国暮雪》。北斋的“江户八景”组图,主要采用平行俯瞰式的平远构图,大体以水为中心来描绘浩渺幽远的景色,传承了“潇湘八景”的影响,也直接启迪了歌川广重的创作。


葛饰北斋名作《富岳三十六景》部分作品

之后,基于传统“八景”画题而孕育出来的《富岳三十六景》横空出世。该组画由46幅作品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四季风物的变化,对同一个主题富士山进行不同的描绘。《富岳三十六景》确立了葛饰北斋在日本绘画史上的崇高地位,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有:《神奈川冲浪里》、俗称红富士的《凯风快晴》、黑富士的《山下白雨》、白富士的《甲州三坡》四幅作品最受称道,传播广泛。

葛饰北斋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以“富士山”作为日本国民精神的象征,赋予它崇高的寓意来表现日本的自然美,既源于传统“八景”画题,又突破了“八景”的传统内涵,探索并表现了日本文化内在蕴含的意义。葛饰北斋对“八景”创作母题的提炼和升华,对传统中国趣味的吐故纳新,对抽象绘画语言的夸张和变形,让他站上了浮世绘创作的巅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18004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