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汪先恩:“青年”一词的源流
日期: 18年03月2期 评分: 10.00/1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积水谭 汪先恩
 


东京基督教青年会馆

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历史上与东京基督教青年会馆有缘,当年为反对欲称帝的袁世凯企图接受日本提出的侵犯中国主权的21条,1915年2月11日下午沈定一、李大钊等留日先辈就是在这里结成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并举行唤醒全国父老的动员大会,当然遭到当局取缔,后稍更名继续活动。我到神田美土代町寻旧,未见老会馆,一栋现代化商业大楼坐落有致,门卫告知有一块纪念碑,果然有一块很小气的牌子,写着此地是东京基督教青年会馆的旧址。其实这里也是青年一词的奠基之地。

1844年在伦敦发起的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YMCA)影响世界,明治维新前后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基督教了解西方文明。1880年5月8日牧师小崎弘道等人在银座发起成立东京YMCA, 多数人不识英文,得有个汉字名称,基督教会说法已有共识,但Young Men没有对应的汉字。小崎弘道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想起了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中国古人用白首和青云形容老少,青云既表示远大的理想,又表示年少人的头发,是个好词,但把Young Men译成青云过于诗意,于是取“青云”和“年少”的第一个字,组成“青年”一词,全称叫“东京基督教青年会”,通过不懈的传教活动,1887年“青年”成为流行语, 1894年教堂建成, 东京基督教青年会馆成为当时时髦的聚会建筑,成为招牌,很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青年一词便成为固定词汇,还派生出少年和老年等词汇。“宗教Religion”一词也是小崎弘道当年创译的,比福泽谕吉译的“宗门”贴切,后成为中日两国共同使用的词汇。小崎弘道主张现代化国家必须摒弃儒学采用基督教,其思想主张已无人在乎,两个词却汇仍流传于世。

19世纪,西方文明通过基督教传教士涌入东方,中国和日本各自都在创造对应词汇,1896年中国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留学生为西文汉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此后两国相互学习,只要对方的更合理就换成对方的。日本发现中国汉译的“化学”比他们译的 “舍密”要好,于是把舍换成化学,发现中国的“卫生学”优于日本的“健全学”,中国汉译的“阴极和阳极”比日本“消极和积极”好,中国的“植物学”比日本“植学”好,都纷纷改称。

中国更加谦虚,日本译的“物理学”比“格致学” 妥当,就改为物理学,人民、共和国、科学、民主、自由、革命、哲学、运动、干部、共产党、社会主义、政法等日文词汇一并纳入现代汉语。

青年一词也由留日学人传入中国。特别一提的是,当年安徽人高一涵和陈独秀,河北人李大钊都先后辅佐湖南人章士钊,在东京编辑「甲寅」杂志,陈独秀后来在「甲寅」的基础上独自办刊,干脆取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为阵地的新文化运动,席卷神州, 因基督教而创译的青年一词,也不知不觉中成为现代汉语的固有名词。

(2018年2月24日星期六写于松户)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17547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