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直击日本救援队119小时
日期: 2008/05/23 14:23
摘要: 小泉崇、田中一嘉、大川雅史、大河内克郎、川谷阳子……如果不是这场大地震,中国人,包括我这个与他们共度5天5夜的记者,恐怕不会有机会结识这些普通的日本人。现在,经过震区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他们已经回到了日本。但他们在废墟上的身姿,他们面对罹难者深深的默哀,仍不断在我眼前闪现。中国人民会永远记得,这60位日本救援人员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现场的外国救援队,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参与现场救助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
四川在线

小泉崇、田中一嘉、大川雅史、大河内克郎、川谷阳子……如果不是这场大地震,中国人,包括我这个与他们共度5天5夜的记者,恐怕不会有机会结识这些普通的日本人。
  
现在,经过震区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他们已经回到了日本。但他们在废墟上的身姿,他们面对罹难者深深的默哀,仍不断在我眼前闪现。中国人民会永远记得,这60位日本救援人员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现场的外国救援队,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参与现场救助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

  记者手记1

  默哀时刻,我泪水横流

  从5月16日凌晨3时起,我一直陪伴这些素不相识的外国人,辗转于灾区的青川、北川县。说实话,我从未见过地震灾害现场,面对遇难同胞遗体,我哭过,也恐惧过。但日本队员的职业素养让我和其他随行的人感到几分安定。

  在青川县城解放街青川中医院家属楼,队员们在抵达现场后,迅即了解确定被埋人员的大概方位,之后圈定警戒范围,开始一刻不停地进行搜救。傍晚时分,生命探测器就已经没有探测到生命存在的迹象,但是,日本救援队仍然决定通宵搜救。16个小时的奋战并没能挽救宋雪梅和她襁褓中的女儿。17日7时30 分左右,救援人员找到了母女俩的遗体。31名日本搜救队员整齐地分成两列,向两名中国遇难者遗体默哀。这一刻,我也泪水横流。


  记者手记2

  一幕幕景象令人动容

  17日中午,两批救援队员在青川会合,开始向下一个搜救地点——北川县挺进。夜里11时抵达北川中学时,下起了瓢泼大雨。一道道闪电不时划过漆黑一片的县城。此时的北川已经十分危急,上游堰塞湖水位攀升,存在溃堤的巨大风险;余震不断,松动的山体随时可能发生滑坡。尽管中方人员一再表示出于安全考虑,等天亮后再进行搜救,日方救援队还是决定带着电动机和生命探测仪冒雨进入北川中学现场确定搜救方案。尽管最终没有搜救出幸存者,但靠在路边和衣而卧的队员、那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全国哀悼日里他们同样凝重沉痛的表情等一幕幕景象都令人动容。

  记者手记3

  “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他们真的很尽力,他们搜索的路途比其他队伍更远,搜索难度显然更大。”一名随队的中方人员如是说。

  更让我刻骨铭心的是田中一嘉的话:“我们没能够救出更多的生命,真的非常非常遗憾。”“看到那些倒在瓦砾中的人们,尤其是那些被夹在墙缝中的学生,真的很心疼。他们都还是那么小的孩子啊!”说着,他的眼圈不禁有些泛红。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救援队的使命已经完成,决定结束在震区的搜救工作。“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救援队队长小泉崇说。他郑重的神情至今仍闪现在我眼前。

  记者手记4

  成都市民为勇士鼓掌

  19日深夜,刚刚回到成都的日本救援队员,经历了令人意外的一幕。成都市民在街道两旁列队,不约而同地向走下车的搜救队员热烈鼓掌,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欢迎这些从北川归来的勇士。征尘未洗,仍然没时间换下橙蓝相间搜救服的日本救援人员没料到会受到这样的礼遇,不停向两旁的市民鞠躬致意。20日深夜,同样动人的一幕出现在细雨霏霏的成都街头。不少市民再次聚集在成都四川宾馆门口,为即将回国的日本救援队员送行。从5月16日凌晨3时到21日1时 50分,日本救援人员在中国度过了近119个小时。正如救援队员田中一嘉所说:“通过这次救助,拉近了和中国人民的距离。我对中国产生了深深的感情!”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7392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