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东大表象合格者专访
日期: 19年07月1期
(名校教育专栏之一百八十九)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专业里试吃螃蟹:东大表象合格者专访 对东京大学文科大学院略有了解的同学应该都很熟悉它所谓的“研究生制度”——即先跟着教授读半年至一年的研究生,再考修士。而合格者的大部分都曾走过这样一个流程。 而今天的主角——刘成上是直接越过了研究生这个过程,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我们一起来听他聊一聊,什么是表象文化,如何考进这个研究科,以及他考学这一整年的生活方式。 Q&A 1. 刘成上其人 Q:请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情况吧。 A:我本科毕业于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读旅游管理专业。虽然专业和日本没有什么关系,但小时候曾经随父母在日本生活过。大学毕业后我先工作了两年,在一家日企的游戏公司做翻译,觉得特别没意思,所以就想到了来日本留学。 A:请介绍一下你现在的研究方向。 A: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找到动画如何创造“圣地”的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圣地巡礼”。 我本来是从观光学的角度去搜集资料和撰写论文,但在和名校志向塾的老师沟通了一番之后,感到圣地本身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我们大家都还没有搞明白,所以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去展开自己的研究计划。 从在宗教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奔赴圣地”(巡礼)这一行为转化而来。作为影剧、漫画、动画、小说等的故事舞台的地点,作品中的登场人物的名字由来之地或同名地,曾进行过著名体育赛事的竞技场等对粉丝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的场所会被称为“圣地”,而怀着憧憬与兴奋的心情实际探访这些圣地的行为则被称作“巡礼”。 △“圣地”-岐阜县山脉乌帽子岳等 2. 关于表象文化课程 Q:你是怎么了解到表象文化论这个专业的呢?并请谈一谈你对“表象”一词的理解。 A:我是进入名校志向塾之后才了解到这个专业的。我去年四月来到日本,去年夏天的时候知道塾里有表象文化的课,感觉专业的名字很有意思我就来了,和名校的老师交谈、讨论后,大概在八月份定下了要走表象文化这个研究方向。 我觉得“表象”就是人带着某种目的创造出来的什么东西,也就是人造物——人构建出来的、造出来的东西。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理解,我还是个门外汉,才刚一脚踏入表象研究的大门,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学习。 什么是表象文化? 实际上“表象”这个概念所探讨的,是我们人类与自然世界的联系。简而言之,表象就是:被人类主观地从自然之中分离出来、并添油加醋后、再度浮现于人心中的印象。而将这些印象通过媒介再次表达出来的过程,我们管它叫做“表征”。 Q:表象文化论的确是一个比较新鲜、独特的专业,你觉得以备考表象专业为目的参与辅导课程、以“表象”的视角来展开研究,和以往在国内的研究生活体验有何不同? A:在国内听课、研究,实证主义的感觉很浓。比如说哪个观光地做了什么规划,出了什么样的政策,赢得了多少效益、来了多少人,这些都是有数的。但表象研究好像就不是这样,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表象主要是进行概念分析,思想性比较强,更加抽象。 Q:在选择表象这个专业后,你有没有为此而感到喜悦和庆幸的时刻? A:名校志向塾去年下半年的表象课程有一部分是在讲思想史这方面,从柏拉图一直讲到福柯、罗兰巴特之类的。讲到尼采的时候,我想起我本科阶段曾经读过尼采的书。当时就觉得,原来我大学时候读的那堆闲书还是有用的,老师讲的这些知识我都听懂了,和我从前看的书连接上了。 另外,我以前就像读散文一样的在读这些书,而现在能够从表象的研究视角去重新咀嚼这些知识,能够读得更细致、理解得更透。 研究重点 “表象文化论”是一个在日本也很新的学科,主要以包括但不限于文学、绘画、电影、音乐等由人类创作出的文化事象为研究对象,挖掘、解读其深层含义。而漫画、动画、游戏等较新的表现形式也在其研究范围之内。更具体来讲,表象文化论的分析方法主要为文本分析,即将作品本身视为一个较为独立的文本,重点不在于探究“其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或“其内容到底如实反映了何种社会问题”,而在于探究“从作品本身能解读出什么”。 Q:请介绍一下你在名校读表象文化论课程时的一天和一周。 典型的一天 1. 上午 语言学校 2. 午饭后 回到自己屋里,进入思考时间。不断进行日语的应试技巧的练习,包括叙述自己的研究计划书或论文的内容,以及设想和练习回答面试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3. 晚饭后 去塾里上课,有时候会上到晚上十点。 课间会找老师聊天,有的没的都聊。 典型的一周 1. 水曜日 到名校找老师个别指导研究计划书和论文 2. 木曜日 去国会图书馆查资料 3. 金曜日 去国会图书馆查资料again 4. 土曜日 名校的文化研究课程 5. 日曜日 休息 6. 月曜日 名校的表象文化课程 7. 火曜日 结合上周个别指导的时候得到的知识、意见对自己的论文和研究计划书进行重新整理 8. 珠穆朗玛峰 早上将改后的研究计划书和论文发给名校的老师,再接受新一轮指导 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要积极地和老师交流,不要害怕被老师指出问题。 3. 关于东大入试 Q:请谈一谈你在名校备考东大表象文化论专业时的经验心得。 A:首先日语得好。我觉得东大笔试最看重的是写文章的水平,所以日语的写作能力必须得好。第二点,写研究计划书的时候不要跟辅导老师抬杠。好比说我自己经常被吐槽行文逻辑比较薄弱,这个时候就要听老师的意见,不要抗拒,不要去说“可是”“可是我”。要先把老师的意见吞进去,吸收一轮,把它和自己的思路融合起来并进行总结,然后再将新的思路提取出来,再和老师交流,再吸收老师的意见,如此反复。第三点是,名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很严厉。老师对你严厉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老师是在否定你的人格,不要觉得老师是在进行人生攻击。老师只是客观地在点评你的研究和学习情况,关于这一点心态一定要放好。 Q:请谈一谈东大表象面试的心得。 A:东京大学一般是压迫面试。我记得我面试的时候考场有八位老师,围坐成一圈。老师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尖锐、艰涩和直接,好像切入你的灵魂并把它打碎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慌张混乱,可能会答不好,但是我感觉一两个答不好没有关系。你要努力在回答的过程中表现出你的水平和涵养,你的研究的独特之处和可发展性,逐渐找到自己的状态,向老师争取第二次回答的机会。千万不要退缩。再有一个就是,一定要抓住名校提供的模拟面试的机会,勤练习。 Q:东大表象文化论的考试流程是报名——笔试——笔试合格后提交论文——根据论文内容参加面试,考试周期非常长。请与我们分享一下你在这期间的心路历程。 A:首先,等待笔试的过程是非常的煎熬的。笔试考过之后会短暂地感到放松,但第二天开始又会不断觉得自己这里没答好、那里没答好,焦虑的情绪持续到成绩公布的日子。如果笔试通过,那会非常高兴,但第二天又开始为提交论文和面试而焦虑,开始没日没夜地在想研究计划书和论文的内容,面试的前一天晚上你可能会失眠,可当面试真正到来,你又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可能问答了半个小时,体感时间却只有十分钟。从走出面试考场到最终结果公布的这段时间,你会一直消沉,一直反思自己面试时候答的有多么糟糕。当得到入试合格的结果时,短暂的几天高兴和骄傲之后,你就会冷静下来,发现真正艰难的研究生活还在后面。这是情绪波动起伏非常大的一段时间,一定要注意好情绪管理,想尽办法让自己平静。 Q: 你只报考了东大一所学校,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A:只报考一所学校其实是不应该的。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当研究计划书的方向定下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包括早稻田大学媒体表象在内的很多学校专业的报名截止日期,再加上我爸妈不让我考早稻田和庆应之外的私立大学,可选择范围内能和我的研究搭上边的只有东大的表象文化论了。但这也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体验,以为自己错过了很多,这种"错过"反而把我推进了东大。 4. 关于未来与其他 Q:请谈一谈你对接下来在东大的学习生活的展望。 A:首先我觉得还是要读很多书吧。目前已经知道要读的书一共五本,都很深奥,很不好懂。要把这些书和我的研究课题联系起来。然后我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表象”的分析方法。比如说看一部电影,基于过去的学习经历,我会习惯于认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影情节肯定是有对应的社会现实在里面,但好像表象并不是这样进行研究的,我需要一些时间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修士毕业之后我想继续读博士,但是至于在哪里读就没有想好。也许继续在东大,或者去别的地方。 Q:作为一个成功从名校的表象文化论课程毕业的前辈,请对现在正在为专业选择问题苦恼的后辈们说一些话吧。 A:第一,有问题别自己憋着,赶紧找老师。第二,如果你想与众不同,选择表象专业是比较合适的。第三,我觉得来日本考学其实并不应该预设专业,而是应该先清楚你要研究什么,然后再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为轴去看有什么专业合适。好比说我研究圣地巡礼,如果我把重点放在巡礼就要去观光学,如果我把重点放在圣地是怎么产生的,就去表象或者媒体论、媒介论,这都看你的问题意识在哪里。最后,语言学校所教的东西,写文章或平时交流都用得上,不要等闲视之,不要太以应试备考为重点而忽视了语言学校的学习。(名校志向塾)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9/18317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