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杨文凯:追忆汪芜生:徜徉在黑白世界的艺术人生
日期: 18年04月4期 评分: 10.00/2

汪芜生年轻时的工作照

汪芜生晚年的工作照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作者:杨文凯

汪芜生先生在上海去世了,时为2018年4月7日,享年73岁。

我惊闻噩耗,内心悸动,又一次有了深深的落寞和寂寥之感。“未知生,焉知死”,岁月并不夸张,人生却很无力。死亡曾经远在天边,但亲朋老去、故交远逝的现实,却让我看到那不再是世界尽头的事情。

身为一名志存高远、追求执着的摄影艺术家,汪芜生从来没有放弃过艺术、放弃过生活,即使面对着并非顺畅的创作环境和生活道路。汪芜生1945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市,从小受到父母影响,培养了热爱文学艺术的精神气质。汪芜生出道较早,1972年开始从事摄影,1981年赴日留学后,逐渐形成了风格辨识度极高的黑白摄影来展现黄山之美,用镜头来诠释浓缩了东方哲学和中华文化精髓的水墨山水。汪芜生作品中的黑色是那样的高贵无比,对比是那样的精彩绝伦,他的黑白摄影发展到90年代已臻完善境界,不仅轰动日本,更远播欧美,在全世界获得高度认可。

汪芜生的艺术人生徜徉在黑白世界久矣,73岁本该是一个菁华荟萃的年龄,但岁月没有留给他更多分享的时光和创造的机会,吝啬而冷酷。有一首歌叫《没有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对于汪芜生来说,值得耗费一生去苦苦追求的“你”,就是黄山,就是摄影,就是他创造的惊天动地、惊世骇俗的黑白世界。如今,汪芜生走了,但宏大而深邃的黄山摄影已经为他赢得了世界。

2017年7月,汪芜生在上海畅谈艺术人生

汪芜生的黑白艺术,划出了“日本起步,走向世界,回归中国”的轨迹,走过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的经典路径。1993年,日本讲谈社出版了汪芜生《黄山神韵》作品集;同年,日本桥三越本店推出大型个展,并巡回日本各地。1994年,汪芜生黄山摄影个展入住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央主厅,于1995年移师上海美术馆,在中国确立了黑白山水摄影的典范和高峰。哈佛大学美术史教授巫鸿为汪芜生英文版作品集撰写的长篇导读中指出:“从郎静山到现在经过了半个世纪,汪芜生的作品表现了当代中国艺术摄影新潮流的辉煌业绩。”

1998年,汪芜生大型个展《天国群山》在欧洲三大美术馆之一的维也纳国立美术史博物馆开展,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艺术家;2000年,汪芜生把华人摄影家的艺术个展首次开到了殿堂级的东京都摄影美术馆,轰动日本;2005年,汪芜生摄影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与东山魁夷的遗作联袂出展纽约联合国总部,为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打上了完美而静谧的句号。

汪芜生独步天下的黄山黑白摄影,表现出超越时空的唯美主义,深具老庄境界和佛家禅意。汪芜生摄影每次展出,都是制作规模宏大,追求极致性完美,充满了冲击视觉、震撼心灵的力量。汪芜生晚年回归中国,但他那颗曾经翱翔于世界的强大的创造之心依然澎湃,难以约束。对汪芜生的艺术作出定位和评价,必须以20世纪中国摄影史,乃至200年世界摄影艺术史为坐标。在他身前,已多有定评。

比如,2000年,汪芜生被TBS电视台、东京都摄影美术馆、朝日新闻等选为“20世纪世界十大艺术摄影家”之一;2014年 英国、美国、德国出版全新的权威世界摄影史《Photography: The Definitive Visual History》,在《东方视角》章节中专门介绍了汪芜生的作品,探讨汪芜生的摄影美学,称他为“最重要的当代风格倡导者”; 2015年10月,汪芜生参加北京三影堂联展《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彰显了中国摄影史上的地位; 2015年,世界著名黑白摄影网站《MONOVISIONS》把汪芜生列为全球35位当代大师之一。

汪芜生历年来出版的部分黄山摄影集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初识汪芜生的时候,他已经攀上了个人艺术生涯的高峰。我见识过几乎整个日本财界都动员起来为一位中国摄影家提供后援协力的辉煌阵势,如今想来颇有昨日不再的喟叹。在2006年他把创作和展示的重心移往美国之前,我曾为他及其作品写过多次报道,先后见诸《中文导报》,有幸见证了汪芜生黄山摄影艺术所经历的几次巅峰。

那段时间,我与汪芜生多次交流,大都限于艺术与创作的话题,并未深入他的生活。单凭感觉而言,汪芜生在摄影方面是黑白狂魔、创作痴迷,在生活中则童心未泯,怀有艺术性人格,幽默风趣,未拘小节,乐于发表观点,敢于臧否人物。汪芜生是旅日华人摄影界的前辈和先驱,也是在日黄山艺术系列的带头人。在新世纪之初,他与冯学敏一起接受邀请,连续三年担任《中文导报》主办的“在日华人摄影大赛”评委,并出席颁奖典礼,毫无大牌架子。

汪芜生惠赠给《中文导报》的巨幅黄山摄影

2000年,汪芜生在东京都摄影美术馆举办《天上的山山》( 维也纳《天国群山》展)日本汇报展,在闭幕答谢宴会上慷慨捐出一幅大型展示作品,用于抽签,回馈各界。《中文导报》百里挑一,有幸中奖,我把作品带回报社,惊艳全社,伴随至今。几年前,汪芜生偶然从微信照片里看到我身后的墙上挂着这幅旧作,与我通话时表达了感谢和感慨。后来报社搬家时,很多旧物随时光的逝去而处理了,惟有这幅“黄山烟云”从五反田带到了麻布台,挂在墙上,蓬荜生辉,镇社安魂,气场强大,也时刻提醒着我与汪芜生之间的心有灵犀。

近年来我与汪芜生疏于联络,不过通过微信互相关注,可以了解彼此的信息,断断续续的。早年他送给我的小镜框黄山摄影,一直置于案头;2010年他以“汪芜生写真工坊”的名义制作了一批挂历,寄给我一本,迄今依然挂在家中。2014年12月,他与我通话并发微信说:“我这次带了三个年轻人来日本,19日去冲绳,21日回来,年底前都在东京。有时间见面吗?”当时,我正在江东有明参加每日拍卖会,且年末赶出报纸,回他说24日以后再约,不想后来彼此都忙,就错过了。记得2006年汪芜生离开日本之前,我和报社同事杜海玲一起去涩谷附近的外国人住宅小区看望他,听他侃侃而谈艺术与人生,颇受感染,出来后仿佛心灵受到洗礼,一时间竟有洗尽铅华之感。不想,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了。

汪芜生的一生,追求过,辉煌过,但对于他这样眼界高超、心灵自由的天才人物来说,生活中更多的应该是束缚和羁绊的苦恼吧。他闯过世界,遇人无数,但真正能够思想共鸣的艺术知音,可以敞开心扉的灵魂伴侣还是有限的。我与汪芜生有过交集,局限于他旅日后期的生活和创作,我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生活圈子,永远都是站在远处瞭望他的人。

去年底,我循例给他发送了电子贺卡,他回我说“衷心感谢文凯兄的祝福!!非常想念您!!”,是的,我也一样想念他。他给我的新年贺卡上有黄山,还有他的工作照头像,面对全世界微笑着,应该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不知当时是否无恙。在汪芜生告别这个世界之际,我再次点开了他的个人主页,在浓重得可以吞噬一切的黑暗底色中,重温他的人生和作品,眼前又浮现了他微露腼腆的笑容,是朋友们都熟悉的,略带小酒窝的,亲切而又不恭的那种。

在汪芜生的主页里,收集了不少世界级专业杂志和国家级媒体对他的专访,其中也罗列了《中文导报》的报道,我想不是因为我写的报道特别重要,而是汪芜生不避罅陋,珍视友情吧。回看这些十余年前的报道,犹如点描成线、散珠成串,记录了汪芜生在日期间的心境和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内容堪称独家,亦有留存的必要。人们常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诚哉斯言。为了故友汪芜生,为了留日摄影,为了华人社会,我愿意再次确认这份草稿的珍贵,聚起一份纪念的花束,汇成一缕追忆的心香,奉献给摄影大师的艺术人生。

汪芜生年轻时得到小山五郎等日本财界重镇的支持

前所未有 日本财政界顶尖人物支援汪芜生

汪芜生80年代在日崭露头角,90年代征服主流,在他身边聚拢起一大批日本社会的顶尖人物。作为一名留日的中国摄影艺术家,汪芜生以他的作品赢得了日本财政界巨头的集体仰慕。

1999年7月8日,由日本财界、政界的代表性人物组成的“汪芜生后援会”在大仓饭店举行成立大会。后援会理事会名单的豪华程度,前所未有。当时,我参加了成立大会,开了眼界,也涨了见识。

汪芜生早年在中国安徽新闻社从事新闻摄影,以黄山为对象开始了 “山水摄影”创作。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了《黄山――汪芜生影集》(中文版) ,由美学大师王朝闻做序推荐,在摄影界建立了较高的起点。同年,汪芜生来日留学深造,以照相机代替笔墨,拍摄出了富有东方神韵,更充满艺术家个人心灵感受的“山水摄影”,引起了轰动。汪芜生在日本先后出版了《黄山幻幽》、《黄山神韵》、《黄山写意》等多部摄影集,一出手就是东山魁夷为他写序言,赢得了广泛关注,他也在中日两地举办过多次作品展。1998年5月至8月,汪芜生作为第一位亚洲艺术家,在世界三大艺术博物馆之一的奥地利维也纳国立美术史博物馆举办了大型个展,有来自世界139个国家的4万余名观众为汪芜生的东方艺术所震撼,轰动一时。

早在80年代,汪芜生的“山水摄影”便受到了在日本经济界广受尊敬的德高望重的前辈、原三井银行董事长、日本银行协会会长、酷爱艺术的小山五郎先生激赏,被引为知己。小山先生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汪芜生的艺术活动,1995年更与多位支持汪芜生艺术的著名人士联合呼吁筹备成立以日本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日中协力·汪芜生先生艺术后援会”。小山五郎先生登高一呼,日本财政界群起响应,经过多方筹划,一个阵容庞大而豪华的“后援会”诞生了,成为中日艺术交流史上一大盛事。

当时的“汪芜生后援会”,由小山五郎担任名誉理事长,“朝日啤酒”董事长濑户雄三担任理事长,原日本副总理大臣、日中友好会馆会长后藤田正晴担任最高顾问。理事成员包括:日清食品、日本生命、大林组、佳能、三井、东京海上、大日本印刷、富士施乐、日本航空、三得利啤酒、丰田汽车、电通、大荣、讲谈社、三井物产、欧姆龙、NTT电讯电话、森大厦、八百伴及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日本一流企业的社长、取缔役等等,不一而足。

成立会当天,包括日本经团联前会长平岩外四在内的多名经济界巨头参与其事,日本总理大臣小渊惠三,外务大臣高村正彦、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中联部部长戴秉国、原中国证监会主席主席周道炯等日中要人发来贺电,可谓集一时之盛。

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维也纳国立美术史博物馆维尔福莱特·撒培尔馆长、日本经团联会长平岩外四出席汪芜生摄影展

首开纪录 汪芜生个展进入摄影艺术殿堂

2000年4月18日至6月18日,汪芜生在殿堂级的东京都摄影美术馆,举办了轰动欧洲的黄山摄影作品展《天上的山山》。这个高规格的摄影展受到了日本财界、政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4月17日开幕式,日本首相森喜朗、外相河野洋平、文部大臣中曾根弘文等发来了祝贺电文;中国驻日大使陈健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东京都摄影美术馆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展览设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全力推出华人摄影家的作品,在日本还是首次。 日本各界要人相继到会祝贺,悉心观赏了汪芜生令人惊叹的黄山摄影作品,烘托出汪芜生作为一个受到日本乃至世界承认的优秀摄影家,已在日本主流社会赢得了声誉和地位。

我当时在报道中写道:“1981年来日的汪芜生,长年醉心于拍摄故乡黄山的风景,在这些卓越的艺术摄影作品中,静默的山、流动的云、伟岸的松、跳跃的泉,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摄影家内在心象的外化。在永恒不变的黑白世界中,山与云、静与动、阴与阳,更重要的是摄影家与自然山川展开了无尽的对话。汪芜生成功地借用了西方的现代影像语言,完美表达了东洋的传统艺术感觉,不仅给普通观众,也给东西方艺术界人士以焕然一新之感。”

为此,欧洲三大美术馆之一的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破天荒第一次接受了一位东方艺术家,第一次接受了一位在世的摄影家,第一次在宫廷美术馆内举办摄影展览。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来自38个国家的4万名观众观赏了汪芜生的摄影艺术,折服于这些黄山摄影中吐纳的东方意韵。本次展示,就是维也纳大展在东京的延续。日本观众和在日华人有幸一睹汪芜生别开生面的黑白艺术世界,盛况空前。

为推介汪芜生这位成功的唯美主义艺术摄影家,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馆长维尔福莱特·撒培尔专程来东京,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长篇艺术报告。新近上任的东京都摄影美术馆馆长、著名出版人和电影人德间康快对美术馆能在2000年度首推如此高规格的展览表示欣慰,他期待该摄影展能为美术馆揭开一个活跃的展季。

汪芜生拍摄的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和尚侧影

聚焦鉴真 世纪之交入选十大摄影家

奈良的唐招提寺和鉴真和尚塑像,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千年象征,也是日本不做二选的文明国宝。唐招提寺建成于1200年前,每隔200年左右就要大修一次,即将开始的平成大修理是继明治时代以来的第一次。以唐招提寺金堂为主体,平成大修从2001年起至2010年,为期十年。寺庙内自鉴真和尚塑像以下全部解体修缮,寺庙将封闭十年。期间,以鉴真和尚塑像为代表的寺庙有形文化财将在日本及世界各地巡回展览,传播东方文明。

在唐招提寺金堂进入平成大修理前夕,唐招提寺和东京电视(TBS)联合推出了一个极富创意的创作企划,邀请了代表当今世界摄影最高水平的十大摄影家到奈良,通过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修养,运用不同的观察视角和镜头语言,在世纪交替之际为千年国宝摄影留念,记录岁月印痕,也留下东方文明的真实面貌。

著名旅日华人摄影家汪芜生有幸入选代表着20世纪专业水准的十大摄影家行列,受邀后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与东方文明的世纪对话之中。2000年7月30日至8月6日,他在奈良唐招提寺,用镜头和鉴真大师面对面,进行了无声的心灵交流。受邀参加千禧计划的世界级摄影大师还包括:日本的荒木经惟、植田正治、大西成明,以及韩国、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国著名摄影家。整个创作活动集中于2000年夏天,也是2010年TBS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

2001年1月10日,十位大师的作品在东京银座正式展出,非常惊艳。与其他九位摄影家不同,汪芜生摒弃了色彩,依然使用其标志性的黑白摄影,在黑与白的对比中,在光与影的交错中记录了千年古寺的原始景观,再现了鉴真和尚的精神风貌。

当时,汪芜生与荒木经惟等人一起出席摄影展开幕式演讲会。他对我表示:自己抱着平常心去面对千年文明宝藏,深深地受到感染并进而感动。这种感动不经任何过滤而自然流淌出来,通过镜头而转录、物化为照片,其中的生命力和旋律感足以震撼人心。

在全部90幅摄影展品中,汪芜生以其独特的12幅黑白影像获得了观众高度评价。这里有伴随着唐招提寺走过千年悠悠岁月的明月和苍苔,有历史上从未为人发现过的鉴真的侧身像……汪芜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以常人未发现的视角,重现自然状态的文明和内心深层的宁静,以此来抗衡四处蔓延的现代病。

探索新奇 携手EPSON完美打印“黑白魂”

2001年,执世界印刷技术牛耳的顶级企业EPSON,与著名黑白摄影艺术家汪芜生携手半年多时间,完成了一次令人喜出望外的合作,也给印刷业界和摄影艺术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现代惊异。

作为这项全新合作的成果,由EPSON最新黑白打印技术精心制作出品,“汪芜生黄山摄影展”于12月在新宿三井大厦的EPSITE内隆重推出。这个题名为“黑白魂”的高格调影展,在充满艺术家想像力的现代照明的衬托下,如歌如诉,如梦如幻,吸引了众多观众。

重视保护传统,弘扬文化艺术,是EPSON保持多年的企业文化。EPSON近年一直倾力研究开发一种黑白专用的高级数码打印机,同时也在寻找一位能充份表现黑白魅力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汪芜生的大型黑白摄影展“天上的山山”在东京都摄影美术馆展出后,引起了EPSON关注。汪芜生的黑白摄影既有浓烈的对比,又有柔和的层次,开拓了摄影史和绘画史上一个全新领域,正与EPSON的设计创意不谋而合,于是一场技术与艺术的全新合作开始了。

汪芜生接受采访时告诉我,他一贯主张真正的摄影作品从拍摄到暗房处理,都应该由摄影家亲手完成,这样的作品才是完美的。汪芜生自谓人生的大半部份是在暗房中度过的,例如他花半年时间采访拍摄一批作品后,需要花3年时间进行暗房制作,因此出品速度很慢。6年前,汪芜生开始考虑在电脑时代是否能实现一场暗房革命。为此,他购置了电脑并加以学习,希望能在电脑上完成一部份工作。EPSON的最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汪芜生的心愿,让他万分惊喜。

为了这次有意义的合作,EPSON专门成立了制作小组,成员大都为日本著名的数码照相专家,并投入巨资开发这项最新技术。每一次打印出品后,都由艺术家本人以最挑剔的眼光进行校正,使得图像日趋完美,层次渐趋丰富,最后出展的打印作品几乎与原作真伪难辨。汪芜生说,本次展品都是1×1.5(米)的大作,有些更是2×4(米)的巨作。作品采用无光泽的特殊纸张打印,体现出特有的质感和韵味,几乎达到印画纸的效果。 对这次成功的合作,汪芜生备感喜悦,也期待EPSON的新技术能早日定型,投放市场。

面对着一幅幅犹如自己孩子一样的心血之作,汪芜生喜爱有加,感慨万千。汪芜生平生没有财富,唯一的积累就是这些精心拍摄和制作的作品。每次展览,汪芜生都会抽空在展厅里走走坐坐,听听观众的反应,看看观众受到冲击和震撼后的惊异表情,甚至流下激动的眼泪,这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欣慰。

汪芜生的每幅作品都出自精心的构思,一幅作品就是一幅画,却又在特定的时空中真实出现过,令人惊叹;汪芜生坚持摄影的真实性,不搞技术合成,但又从最简单的黑白对比中表现出无穷的诗意和画境,从具象上升到心象,令人激赏——这也是其影册有大量画家购买的原因。

汪芜生透露,去年他在日本推出大型黑白摄影展之后,在摄影界和业余爱好者队伍中掀起了一股黑白浪潮。但搞黑白艺术需要高规格的暗房,为此在东京代官山和南青山地区租借暗房搞黑白艺术已成一种时尚。汪芜生对此始料不及,也为自己的艺术理想得到认可和普及而高兴。这次与EPSON的成功合作,则是这股黑白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吧。

艺术对谈 摄影家只用照片传递心灵真实

2002年1月16日,在“黑白魂”展示期间,汪芜生与日本女演员星野知子举行了一场公开的艺术对话,吸引上百名日本的摄影爱好者和中国文化爱好者。人们从中聆听了汪芜生的艺术理念、创作经验和人生体验。如今回头再看,这次对谈真实记录下了汪芜生的创作心路,弥足珍贵。

星野:从这些充满内在能量的黄山摄影作品中,人们希望看到摄影家本人。

汪:20多年前,我与黄山相遇,从此改变了人生。我感觉到不是汪芜生选择了黄山,而是黄山选择了汪芜生。艺术不是存心制造出来的,而是源于真实的感动。创作者自己没有感动,就无法把感动传递给观众。我面对黄山时涌起的心灵感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靠形像来追摹。我以前从物理学中学到的宇宙,与自己内心感受到的宇宙完全不一样。站在黄山1800米以上的高峰,等候着期待中的瞬间的出现,即使等上两个月,我也不会焦躁。宇宙万象之雄大,个人的存在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星野:黄山是中国人心中的山,我们看到汪先生拍摄的黄山,一眼望去,就像是山水画。制作这些照片是不是用了许多技巧?

汪 :我拍摄黄山这个主题,是一场挑战,事后想来有些害怕。因为在中国有很多摄影家也在拍黄山,拍这个主题不容易出成绩。但我无法从面对黄山时的巨大感动中逃离,只是一味想着要把这种感动传递给别人。

我拍了20多年黄山,拍出了自己的面目,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是汪芜生的黄山。摄影与绘画不同,有时空限定,摄影首先必须捕捉真实的景象,但摄影又不能在物理真实面前止步。选择用黑白手段来表现黄山,就是为了留给观众更多自由想像的空间。我也拍过许多黄山的彩色照片,但总感到不像黑白对比这样气韵生动,有冲击力。艺术作品不全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而是由作者与观众共同完成的。

星野:汪先生拍摄的黄山,深藏着一种深刻的孤独感,而不是简单的寂寞。

汪:人生活在宇宙中,本来就是孤独的。但人们乐意享受孤独感,并在这种享受中获得安慰。这是比较高层次的心灵感受。我个人面对历史的感动是永久的,我总是想像着自己存在于照片中的某一个地方。1981年,我抛弃一切来到日本,以留学生的身份从零开始。20年来,我的人生忍耐着99%的劳苦和孤寂,获得了1%的成功。但我把这1%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星野:日本人可能认为汪先生的黄山是中国人的拍法,但中国人对此也同样感到震惊。

汪:我在中国办个展时,中国观众也同样对作品感到震惊,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从未有过的摄影。相反,来日20年,日本人的美意识、色彩观、微妙的心理感受,包括在设计、照明各方面体现出的日本色彩,都给我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东方式的,与我身体内的中国人的遗传子有共通性。我把这种共通性带到西方,向西洋人传达了黄山的精神和灵魂,也向西洋人传达了东方的美感和声色。

毫无疑问,摄影占据了我全部人生。黄山拍了20年,今后还有许多有趣的创作主题等待着我去探索,我不会停步的。

2005年12月,汪芜生在联合国总部举办摄影展,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联合国秘书长阿南致贺词

去联合国 汪芜生站在摄影艺术高山之巅

2005年12月19日-2006年3月10日,旅日华人摄影名家汪芜生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一楼主展厅,推出规模盛大的东方艺术展,以作为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终结性纪念展。

这个题为“东方神韵”(SPIRIT OF THE EAST)的“联合国山水摄影绘画联展”,由汪芜生和已故日本画大师东山魁夷联袂出展,通过高品质、高纯度、高规格的现代东方视觉艺术的顶级山水作品,为世界带来静谧的自然之光和心灵之声,为联合国带来和平启示,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了东方艺术精神的洗礼。

与此同此,世界著名美术出版社Aeville Press历时16年的精心策划,终于在欧美以三种版本推出了汪芜生黄山摄影作品集《CELESTIAL REALM》,11月初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发行,受到摄影业界和艺术市场好评。通过展览和出版,汪芜生集30年心力而独创一格的黑白山水摄影一朝展现于西方世界,其冲决性的视觉震撼和艺术张力,让人晕眩。

日本著名文化和历史评论家松冈正刚曾经从东方艺术精神中归纳出一个“山水思想”。他认为,中国、韩国、日本,把风景称为“山水”,而在东方,山水不是纯粹的风景。东方的山水,是指与创作主体的精神和意识交相辉映的山岳河川,是主体愿意投射并与之交换的风景,也即“胸中的山水”。松冈提及,日本中世的代表性禅僧道元所著《正法眼藏》中有“山水经”一章,其中写道:“凝视山水,就如同与出生以前的自己相会”──所谓山水,就是“无相自我”(formless self)。松冈在汪芜生的山水摄影中,惊异地看到了这种深深浸润着东方哲学和艺术精神的“无相自我”。松冈指出,汪芜生的摄影作品,完全继承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山水画传统,完美结合了南北宗的概念和技法,完成了别具一格的映像化过程──这让人非常吃惊,也让人法眼为之一开。

联合国秘书长阿南接受汪芜生馈赠黄山摄影集

汪芜生是一个为自我悬置了很高艺术标准的摄影家。自1981年来到日本以后,汪芜生以黄山为对象的黑白摄影走向了世界,广受赞誉。汪芜生回忆当年出国的初衷,就是为了获得自由自在的创作环境,寻找艺术家心中的完美。出国之初,追求成功的意念很强,但随着一次一次成功接踵而来,摄影家也承受了许多创作以外的压力。

汪芜生自谓没有商业头脑,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和追求艺术的个性,都使他对于商业气息不屑一顾,更不会刻意谋求作品商品化。十年前,曾有国内记者误认为汪芜生是“以商养艺”的成功范例,他对此哑然失笑。汪芜生坚持认为艺术是心灵的表现,商业心态与艺术心态大相径庭,“以商养艺”是不可能的事。一个人投身商界,他的心灵就会迅速商业化,其作品难保不透露出商业气息──“以商养艺”只是社会对艺术家的一种玩票式的想当然的看法。

正是这种执着于艺术的孤高心态,使汪芜生在商业文化为主流的时代中得不到经济上的自由,也感受到许多社会关系与人事纷纭的烦恼。为此,汪芜生在每次大获成功的展览之后,都会陷入一个艺术创作和个人情绪的大低谷,有时连活下去的欲望都减弱了,充满了苦恼和危机。然而,艺术家身在现实社会,只有不断地舍身前行,不断地去创造成功,才能获得得继续创作的社会自由,其间没有任何可以歇脚的地方。汪芜生出国25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多年来,汪芜生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不少殿堂级的展览,但摄影家本人依然认为命运与愿望并不一致。汪芜生早年专攻物理学,为此他不相信任何宗教,但他却相信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的神的存在。1990年,汪芜生曾应邀赴美国长住一年,与美国最大的美术出版社筹划出版影作品集事宜。然而由于阴差阳错,好事多磨,再回首已是16年,一部迟到的影集才被送到手里。汪芜生很早就想在美国推出个展,他认定欧美社会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要远远超过亚洲地区,但繁忙的展览日程、精益求精的创作进程、一丝不苟而事必亲躬的布展过程,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使汪芜生无暇他顾,最终拖至2005年才实现进军美国的理想。但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能作为百年一遇的纪念展,未必不是上苍的善意安排。

汪芜生介绍说,东山魁夷先生的日本画原作受特殊纸张颜料的限制,不能在没有恒温恒湿设备的联合国大厅展出,经东山夫人主动提出使用日本当今最高科技和人工手艺结合,精制出10幅与原作相比可以乱真的复制版画来参加这次联合国展。再加上汪芜生的黑白摄影作品40幅,终于在联合国总部推出了山水摄影绘画联展。汪芜生的黑白摄影都是2米以上的大作,最大的作品为6×2.6米。他认为这个以中国黄山为主题的中日联合展非常有意义,一是呼应并强调联合国提倡的和平宗旨,因为两个人的作品都表现了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景,深刻地祈求并展示着和平;二是展现了中日两国民间的友好情谊,以及同为东方人的心灵相通。

汪芜生强烈感受到,拯救21世纪人类的唯一办法就是东方哲学,这是一种讲究平衡与和谐的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集团、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平衡。所谓“东洋之心”、“东方神韵”、“东方思想的核心”,就是和谐,就是“天人合一”。在汪芜生的摄影世界中,充满着黑与白、阳与阴、山与云,男与女的对比。那挺拔壮阔的山势与柔媚飘渺的云雾构成了既真实又梦幻的整体,表现着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汪芜生自认平生一无所有,唯一拥有的财富就是自己只手创造的艺术世界。多年与艺术相伴为伍,享受孤独品味苦涩已经成为生活习惯。

面对日益纷繁、复杂、躁动的世界,汪芜生对人类的前景抱有悲观主义的忧虑。从摄影艺术角度出发,他认为受到数码技术冲击,胶片的衰亡将给人类历史带来本质性影响。汪芜生坚决撼卫摄影的真实性,担忧数码技术的滥用将使历史的真实荡然无存。他说,使用数码技术,可以随意篡改、捏造真实,数码摄影再也无法给予人们用胶片纪录真实那样的感动。胶片记录下20世纪的历史真实,而数码记录下的21世纪历史是否具有不移的真实性,令人怀疑──这是一位站在摄影艺术高山之巅的艺术家发自内心的危机感,也是在技术领域高歌猛进的人类必须驻足反省的时代陷阱,于今听来,依然震耳发聩。

后记:为了忘却的纪念

在汪芜生的生后,回顾当年他对我描述的艺术理想,向我袒露的创作心迹,给我述说的人生教诲,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表达一二。

生活在当今时代,我不能用“高人”或“名士”来定义汪芜生的艺术和人生,但他确实是一位孤高的理想主义者。每次看到他年轻时站立在万山之巅上俯瞰黄山留影的工作照,总会让我感受到“振翼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气魄,那才是最适合汪芜生的人生背景。

汪芜生在艺术上是永不妥协之人,这种气质源于他的家庭教养、成长环境,更是他的创作使命、自我期许。汪芜生一直习惯自由自在地高空翱翔,在摄影艺术上自信满满,在创作中俨然主宰一切的皇帝,不过一个人在现实的生活空间和复杂的社会江湖上不善于低空飞行,不屑于同席卷而来的商业气息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终究会显得比较局促吧。理想主义是一面双刃剑,对于汪芜生的后期生活,可能负面影响更多一些,我猜想是这样。

无论如何,这个色彩越来越丰富的世界不再兼容一位黑白分明的理想主义者,这应该是事实。如今一切都结束了,精彩人生的镜头永远定格了,追慕黑白的灵魂获得飞升了,汪芜生终于魂归故里了。无论多少年以后,我都可以想象在浩荡的峰峦间,在缥缈的烟云里,在壁立千仞的天都峰上,群山呼啸,迎归 “黄山之子”。汪芜生,终于不再孤独。

汪芜生黄山摄影作品小览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17626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