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石金楷:忆良师益友步平
日期: 17年08月4期

石金楷

2016年8月16日,我从东京回到哈尔滨探亲,一到机场就从前来迎接我的友人口中得知步平先生在两天前病逝了。听到这一令人震惊的难以置信的消息,我深感难过与悲伤,不由得想起与步平先生过去的多次交往。

步平先生原籍中国北京,生于1948年。生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中方首席代表,是著名的历史学者和中日关系问题研究专家。

步平先生与作者(右)合影

我与步平先生相识在2001年,当时我刚刚担任哈尔滨市日本遗孤养父母联谊会(以下简称联谊会)的秘书长。因为工作上的关系,联谊会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有着密切往来。当年日本国成田赤十字病院病理检验师吉冈稔先生,因连续12年自费来中国东北地区为日本遗孤养父母和民众义诊,被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中国红十字会荣誉会员”称号。步平先生当时担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在联谊会为吉冈先生举办的联谊活动中,我们产生了邀请步平先生的想法。在该院历史研究所车霁虹研究员的介绍下,我第一次同步平先生见了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边,步平先生的办公室设在八楼。约30平方米的房间,书报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我们来到后,步平先生热情的站起身来,1.8米的个头,略显瘦削的脸颊戴着一个黑边眼镜,颇具学者的风范。听着车霁虹研究员的介绍,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步平先生的平易近人很快消除了我的紧张与不安,我向他汇报了联谊会的有关情况,他给予了我热情的鼓励并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在第二天的活动中,步平先生早早地来到联谊现场,用娴熟的日语同吉冈先生亲切的交流。听人介绍说,步平先生的日语是在繁重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之余自学而成的,他的勤奋与努力令人肃然起敬。在整个活动中,他主动为每个发言者做翻译,乐于助人、不辞辛苦的作风,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以后的联谊会对外友好交流活动中,步平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他说中国养父母和日本遗孤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群体,在这一群体身上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以德报怨的博大胸怀,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两国人民深重的伤害。他对联谊会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流活动和收集整理有关历史资料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要求联谊会开阔思路、广交朋友,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纽带桥梁作用,使由中国养父母和日本遗孤所承载的有特殊意义的中日友好得以发扬光大;认真收集整理、挖掘和抢救这一历史资料,使之传承后世,以史为鉴,促进中日友好。

步平先生的支持与鼓励,使我们增强了做好联谊会工作的信心。以后每有重要的友好交流活动,我们都得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与帮助,得到步平先生的关心与指导。步平先生对我们联谊会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我们联谊会在工作上一些成就的取得,是与步平先生的支持与帮助密不可分的。

2004年,步平先生到北京就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他虽然离开了哈尔滨,但仍然对联谊会的工作予以关注,经常打来电话询问有关情况。200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中国母亲》系列节目,步平先生将联谊会介绍给了该节目,还将该节目的DVD无偿的提供给了联谊会,用于对外友好交流。步平先生还先后多次将其译著或他人的有关著作寄赠给联谊会,为联谊会的对外友好交流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步平先生的帮助下,联谊会同多名中外友好人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促进联谊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联谊会成立于1984年,是由红十字会指导下的民间组织,其会员由中国养父母和日本遗孤组成,当时有会员150余人。在努力做好联谊工作的同时,还同归国遗孤、日本民间友好团体、友好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每年都要多次举办友好交流活动。在坚持为日本遗孤养父母、在华遗孤提供咨询服务、建档登记的同时,积极努力的收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用于国内外专家学者、友好人士的查阅交流使用,为挖掘和抢救中国养父母和日本遗孤历史资料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近年来,鉴于日本遗孤绝大部分已回到日本,健在的中国养父母也越来越少,“活着的历史正在慢慢的消失”,我们深感有必要建立一个中国养父母纪念馆,保留下这段少为人知的历史。其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母亲)的博大胸怀,展现中国人民的人权意识及人道主义精神,使由中国养父母和日本遗孤所承载的超越民族仇恨的人间大爱得以发扬光大,以此反对战争,促进中日友好,倡导世界和平。我们将这一想法汇报给了步平先生,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2011年6月10日,联谊会在哈尔滨与“侵华日军第731罪证陈列馆”签署了《联合布展协议书》,由该陈列馆提供永久性展室并负责展览的设计及施工工作,联谊会负责展览大纲的编写与实物的征集工作。

在展览大纲的编写和实物征集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步平先生的指导与帮助。已故日本遗孤刘奔先生(日本名:原博昭),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常务副主编、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一位著名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在步平先生的介绍下,我们与刘奔的夫人孔瑛女士取得了联系。孔瑛女士将其丈夫生前留下的手稿、笔记本、与日本亲友的往来信件、刘奔所写的书法、著作等实物无偿的提供给了我们。步平先生的日本友人中山敏雄等人也为我们多次寄来日本出版的有关资料等等。

展览大纲《中国母亲的博大胸怀》在编写过程中六易其稿,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恰在此时方正县“砸碑事件”发生,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即将施工的《中国母亲的博大胸怀》展览又引起了争议,一时陷入了施工停止状态。在此情况下,2011年12月初,我们将展览大纲专程送到北京。当时正值周末,步平先生特意从家中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我们见面。虽然第二天他还要到外地参加学术会议,有许多的准备工作要做,但还是认真的听取了我们的情况介绍,收下了我们的展览大纲。在外地开会期间,他对展览大纲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回到北京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为我们寄回了展览大纲。他在审阅意见中说:“这一展览是很有意义的,希望能在明年(2012年——笔者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展出,对于促进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和中日友好有积极意义。提纲总体结构比较合理……感谢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祝该展览成功!”在步平先生的关怀和731陈列馆的支持下,《中国母亲的博大胸怀》专题展于2012年8月16日落成揭幕,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14年6月,鹿儿岛日中友好协会会员、日本遗孤鬼冢建一郎先生致函联谊会,表达了日本九州地区各县日中友好协会出资准备在中国黑龙江省方正县或哈尔滨市建立一座“感谢中国人民恩德之塔”的愿望,以此铭记历史,反对战争,倡导世界和平。由于此事关系重大,牵涉到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加之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争端趋于紧张,哈尔滨市和方正县地方政府无法做出决定。步平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说,中日关系的基础在民间,这一友好愿望值得肯定。只有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以民促官,中日关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表示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多次与鬼冢先生电话交流,对建塔事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为促进中日民间友好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与步平先生最后的一次见面,是在我来到日本一年多以后的2015年7月26日。当时由日本“ABC企画委员会”在东京都中野区产业振兴中心举办了《战后70周年日中市民的战争记忆》演讲活动,步平先生参会并用日语做了精彩的演讲。活动结束后,人们纷纷同步平先生握手和致以问候。看得出来,他同许多人是老相识,见到我时,亲切的询问了我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勉励我学好日语,更多的参与中日友好交流活动,认真收集整理好日本遗孤的资料,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母亲的博大胸怀》展览的内容。

当时步平先生神采奕奕,声音洪亮,看不出有任何异常的样子。我们紧紧的握着手,与出席活动的山边悠喜子、和田千代子女士等人合影留念……
然而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步平先生就因病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凝视手中的合影,回忆着难忘的往事,追忆着他高大的身影,我长夜难眠,写下小诗一首以抒怀念之情:

永夜难眠泪纷飞,
远去音容今又回。
怀纳四海和平愿,
念君一生苦追遂。
步步探索辟蹊径,
平易近人育芳菲。
先生而今驾鹤去,
生前美德铸丰碑。
  
2017年3月9日于东京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17234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