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频出造假丑闻,“日本制造”走下神坛?
日期: 2016/07/29 09:43

李敏 


随着造假丑闻不断见诸报道,日本制造业几家知名企业遭遇信任危机。近日,经济参考报一篇文章以《“日本制造”跌落神坛》为题,对日本制造业丑闻做了“全方位”梳理,引发热议。为何日本制造丑闻不断?这对中国制造业又有哪些启示呢?

去年,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排放作弊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国际知名企业造假可谓让公众大跌眼镜。没想到,这一造假丑闻尚未落幕,火苗就蔓延到了日本车企。今年4月,日本三菱汽车被曝油耗数据造假,企业公开承认为了美化排放数字,确有操纵油耗测试结果的行为,没多久,日产、铃木也因为同样的问题栽了。不光是车企沦陷,其他老牌企业日子也不好过,去年,由于被查出1518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的虚报利润,东芝深陷财务造假丑闻,当时的总裁田中久雄称,这是140年来企业品牌遭受到的最大损毁。

要知道, “日本制造”以前在消费者的心里可是“高品质”“良心产品”的代名词,而今名企故意造假行为恶劣,还频繁被曝光,曾经的光环已然消失,不少人为此叹惋。

不过,“名企造假”有时候可能是“被逼的”,百年老店也有经营压力,当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公司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公司决策就可能会误入歧途。而且,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在强压下会更关注企业业绩而非信誉。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东芝的财务造假事件中,企业的具体部门承担着严苛的业绩考核目标。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发布的各国工业竞争力报告来看,新世纪以来,日本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始终位于前列。

虽然不少人唱衰日本制造,但实际上归功于“隐形冠军”企业的存在,日本的制造业仍然充满竞争力。所谓“隐形冠军”企业,是指社会知名度低,但在市场份额或市场地位上处于优势的企业。比如那些生产零配件、材料或设备的“高精尖”企业就是这样的,数据显示,“隐形冠军” 企业平均销售利润达到了8.9%, 而日本 TOP100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也只有3.6%。

尤其是在处于全球产业链上游的材料、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核心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制造方面,日本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举个例子,今年日本熊本县发生地震后,出现这样的新闻:《熊本地震 震坏的还有拍照相关的整个行业?》,原来,索尼是全球图像传感器的核心供货商,市场上大多数的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索尼的技术,而地震使得索尼位于熊本地区的主力工厂停工,业内人士不得不担心整个与拍照有关的行业供货可能遭受严重影响。此外,譬如我国造圆珠笔的原料钢材需要从日本进口;国人在日本大举抢购马桶盖、吹风机、陶瓷刀等,都体现了“日本制造”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虽然制造业竞争优势尚存,但日本学者也注意到本国制造业发展遭遇的瓶颈,汤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以IT制造业的式微为例,总结失败的教训,其中有这么一条——“过于追求性能与指标的极致”“过于强调工匠精神”使得产品“质量过剩”,反而丧失市场竞争力。以DRAM存储芯片技术的发展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当时,日本半导体技术人员追求芯片的极限性能,提出大型电脑芯片使用25年的质量标准,质量高就意味着成本高,然而后来个人电脑的普及完全用不到如此高质量高成本的芯片,以至于在该领域上,日本企业被生产廉价用芯片的韩国和美国企业所超越。

对此,美国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有一套分析,在畅销书《创新者的窘境》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曾经成绩傲人公司只会寻求产品的“精益求精”,但发展来的新技术不过是“延续性技术”,真正能带来新变革的“破坏性技术”却被忽视,这些老牌公司将发展机会拱手让人。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数码产业的节节败退,正是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

当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非不重要,日本现在的“隐形冠军”,或者转型提供零部件、材料的老牌企业,靠的全是体现“工匠精神”的产品。而过去中国制造低质、低价、低端饱受诟病,粗制滥造的山寨产品层出不穷,自然需要“工匠精神”打磨出高质量的产品。
日本制造业的问题也值得中国警惕:创新不能盲目喊口号,技术要和市场结合,延续性创新要和颠覆性创新结合

然而,日本制造业的转变历程里也提供了教训,所谓的竞争更多的是市场的竞争,并不一定有技术就能活下去的,技术、产品、市场都需要保持创新超越。

而我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时候盲目求创新,出现过于求高求快的问题。以光伏产业为例,因为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等概念紧密先关,光伏产业落地倍受各地方政府青睐,但是因为急剧扩张而使行业陷入危机。有时候又盲目迷信“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制造业之魂”是经常听到的口号,但如果创新的方向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只是在做无用功。

经济学家宋清辉提醒,“如果企业过度追求创新而不顾市场实际情况,不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想实现一步到位的高端技术发展,最终的产品很可能有价无市。”而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中国的创新之路应该是颠覆性创新和延续性创新相结合,既能够像美国一样,在新兴技术领域占据一席异地,又可以像德国、日本一样,牢牢掌握部分中间技术。

对日本制造业出现的问题不必过度反应,倒是应该吸取经验教训,提供中国制造的创新水平。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57/16597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