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时殷弘解读习近平访美目标及对日战略
日期: 2015/07/24 11:25
新闻来源: 日本经济新闻

  核心提示:《日本经济新闻》7月22日刊登了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的专访,双方谈及习近平访美的目标和对日战略等议题。时殷弘表示,中方的目的还是希望中美关系不要太紧张。如果就签署经济界期待的投资协定达成协议,或许访美就算取得了成功。而就日中关系而言,习近平主席在采取措施改善对日关系的同时,正加快强化日本最为担忧的军事力量,中国实际上已经警告日本不得因为解禁集体自卫权而在将来卷入南海争端。

  原标题:中国人大教授时殷弘:中国不会在南海让步

  中美正就构建国际秩序展开博弈。美国为扩大贸易和投资,力争就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达成妥协,中国主导设立亚投行(AIIB),在金融方面显示出进行抗衡的姿态。

  记者:中美两国6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部长级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似乎有很多观点认为成果有限。

  时殷弘:最近1、2年由于网络攻击和中国在南海推进填海造地等战略性重要问题的影响,中美战略关系应该说状况相当严重的紧张,这种严重紧张超过了以往大部分时候。虽然在伊朗核开发和稳定阿富汗局势等国际问题上,双方合作取得了进展,但未能缓和越来越严重的竞争对立和战略互疑。

  中国曾希望通过对话,防止民主、共和两党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对中国采取严厉的政策和态度。为此签署了超过100项协定,但在南海等战略性问题上,意见没能达成一致。虽然与美军向南海派出P-8反潜巡逻机的5月下旬相比,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但在短期内,很难想象这些问题会取得重要进展。

  记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9月访美。中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时殷弘:中方的目的当然是从习近平个人作为世界领导人形象和威望之外,恐怕还是希望中美关系不要太紧张。如果就签署经济界期待的投资协定达成协议,或许访美就算取得了成功。

  不过,要签署投资协定,就必须向认为中国在本国市场优待国有企业、且抱有不满的美国做出让步。从采取对外强硬态度的习近平主席的政治风格来看,现阶段似乎很难做出让步。

  记者:您如何预测2016年总统选举以后的美国动向?

  时殷弘:民主、共和两党对中国都不会温和。民主党以前国务卿希拉里作为最有潜力候选人,但中国政府和民众并不喜欢她。与奥巴马总统的态度相比,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无论是中东问题还是中国问题,都非常直接地进行处理。

  共和党人一般来说是比较倾向自由贸易的,可能在经贸问题上和中国关系会比现在好一点。不过,如果共和党当选,奥巴马最近数年来一直推进的军事预算的削减速度将减慢。在就任总统后至少2年里,或将对中国采取严厉态度。

  记者:中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在南海推进填海造地的理由是什么?

  时殷弘:理由有3个。第一是创造一些条件最终逐渐地使美国无法进行抵近侦察;第二,把菲律宾和越南从在中国声称主权的南沙群岛赶出去;第三,中国要在南海通过各种措施最终能够保证中国经过南海的能源供应线。

  记者:中国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摩擦不断。对此您怎么看?

  时殷弘:是强调“和平”还是“崛起”,因领导人不同而不同。中国在东海上空划设了防空识别圈,但日美两国并不承认。习近平主席或许认为,时而采取强硬态度更有助于中国崛起。

  记者:有观点认为中国正在挑战美国世界老大的地位。

  时殷弘:如果海外媒体向中国政府提出这个问题,中国会说“我们不想当”。而从政府的行动和习近平主席的对外战略来看,中国在坚持逐渐地在不引起中美重大冲突的情况下,中国要在西太平洋西部取得一个至少边际优势。

  记者:从现在来看,日中关系正走向改善,例如首脑会谈的举行。

  时殷弘:正在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习近平主席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都是双轨战略。习近平主席在采取措施改善对日关系的同时,正加快强化日本最为担忧的军事力量,中国实际上已经警告日本不得因为解禁集体自卫权而在将来卷入南海争端。

  安倍一方面缓解同中国对抗,局部恢复和中国的对话,另一方面马不停蹄地要解禁集体自卫权。

  所以中日关系在我们可以预见的将来,只会有显著的,但仍然是局部的缓解,对抗仍然存在。心理的对抗、战略态势的对抗。只不过对抗的烈度不一定像以前那样经常有明显的时间让全世界担忧有可能引发中日军事冲突。

  时殷弘简历: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国际战略专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和国务院参事。现年64岁。(作者:《日经新闻》中国总局局长山田周平)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6026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