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泛滥毒品:横行在中日之间
日期: 14年09月1期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

最近,有关毒品的报道成为中日两国媒体的热点,中日两国文艺圈不断爆料大腕吸毒丑闻,而日本地方议员涉嫌走私毒品一案不仅引起舆论界高度注意,日本政界也对此议论纷纷,其审判走向甚至可能影响到中日关系。

中日涉毒审判引起广泛注目

8月26日上午9时30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嫌非法运输毒品罪的三名外籍人员进行公开开庭。该案第一被告人是日本爱知县稻泽市议员樱木琢磨。樱木琢磨全面否定指控。

起诉书显示,2013年10月29日早上,樱木琢磨搭乘飞机从日本名古屋市经中国上海转机到广州。当晚11时许,樱木琢磨入住广州白云区三元里大道由同案人哈桑(外文名GEMADI HASSAN,另案处理)预订的亨富涞酒店412房。

10月30日中午,樱木琢磨与同案人电话商定后,于当晚9时左右,由同案人哈桑安排被告人阿里(外文名ALY YATTABARE)到亨富涞酒店412房,将一个装有女式松糕鞋的行李箱交给樱木琢磨,由其负责带往日本交给他人。

2013年10月31日上午7时许,樱木琢磨携带该行李箱从亨富涞酒店搭乘出租车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搭乘CZ3613航班到上海,转机回日本。当樱木琢磨携带该行李箱过安检时,被机场安检人员查获。

冰毒

开箱检查后,机场安检人员在樱木琢磨携带行李箱内23只女式松糕鞋中查获白色晶体23包(经检验,净重2291克,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为65%),在行李箱的拉杆夹层查获白色晶体5包(经检验,净重998克,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为66%)。

2013年11月18日晚,阿里在广州市广园西路被抓获。公安人员在阿里的住处广州市越秀区秀山楼商务公寓2102房查获白色晶体1包(经检验,净重10.16克,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为70.95%)。2013年11月19日凌晨,公安人员在广州市白云区富园路34号富力桃园A1栋305房抓获参与包装、交付上述行李箱毒品的摩西(外文名MOHAMED SOUMAH),在该房查获白色晶体1包(经检验,净重7.99克,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为69.8%)、女式松糕鞋及包装毒品所用的牛皮纸、透明胶袋等物品。

检方据此认为,樱木琢磨、阿里、摩西无视中国法律,涉嫌运输毒品,数量大,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7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运输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樱木琢磨

据樱木琢磨讲述,他于1992年在尼日利亚投资,到案发的时候连本带息共有70多万美元一直没有要回来。他曾与尼日利亚方面联系过希望归还,但没有结果。


樱木琢磨说,早前几年,他在邮件中认识了哈桑,两人保持着邮件联系。有一次,哈桑让他去马来西亚拿钱,但最终没有成功,“回来后觉得好像被骗了”。而这次去广州,是哈桑声称可以帮他要回约70万美元,因此准备了一份协议,让他签署。在这份协议中,樱木琢磨说自己看到了尼日利亚高等法院及联合国一家机构的字样,自觉公信力很高。

签完文件之后,樱木琢磨记得,2013年10月30日下午五六时左右,一个自称阿里的人拿来一个箱子,让他交给哈桑的太太。“听说哈桑的太太是意大利的设计师。”樱木琢磨回忆说。

阿里走后,樱木琢磨给阿里打了电话,询问箱子的密码,自己还亲自打开检查确认了下,“但不是非常严格的检查”。检查后,他觉得箱子里的东西没有问题,“鞋子很漂亮”。

回忆机场安检的细节,樱木琢磨哭了起来。他说,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过安检时,安检员表示要切开箱中鞋子的后底,樱木琢磨表示了配合。

“被发现里面有东西时,我没有解释箱子是谁的。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感觉自己被骗了,被人家耍了。”樱木琢磨一激动,法庭上哭了出来,法官提醒他注意控制情绪。

无独有偶,一名涉嫌将冰毒藏在旅行箱走私,被问违反冰毒取缔法(以营利目的进口)等的罪的台湾女性(45),8月6日在日本千叶地方被判无罪,尽管检察方面要求判他有期徒刑10年,并罚款400万元。法庭认为:很难断定他是故意拿入毒品。

在谈到具体判决理由时,西野吾一庭长指出,女性受朋友委托,将装有连衣裙等物品的旅行箱带到日本,而这个旅行箱是从一个自称南非人的人那里接过来的。庭长说:她可能没有考虑到那里面会隐藏毒品。

这位女性在去年12月,拿着隐藏着1500克冰毒的从香港带入到成田机场,在海关被查获并遭起诉。

随着毒品走私在中日之间不断曝光,这种涉及到外交与人命的重大案件,还会不断在中日之间发生。

中国处理日本毒贩引质疑

目前,中国已对5名日本贩毒者执行死刑判决。

2010年4月5日,中国对日本贩毒者赤野光信执行死刑后,当时的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接到通报后在外务省召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表达了日方的担忧。冈田表示:“我国多次表示了担忧,但(中方)仍决定执行死刑。”程永华解释称,打击毒品犯罪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希望日方给予理解。

冈田在记者会上也表示了不快,称“如果连续对4名日本人执行死刑,将对国内舆论造成影响。也有人质疑到底是否履行了正当的手续”。

当时的日本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在电视节目中,就该事件发表意见称:“(中国政府)是否应该叫停因贩卖兴奋剂(译者注:此处应为冰毒)而执行死刑一事,我主张叫停。”她还替赤野光信辩解说:“他是日本人,所以可能不熟悉中国法律。”

而这次身为日本市议员的樱木琢磨的案子如何进展?并将对日中外交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十分引人注目。

娱乐圈吸毒已不是新闻

演艺圈扫毒风暴越刮越猛,继早前一大批潜伏毒虫被揪出之后,成龙之子房祖名(原名:陈祖名)被证实涉嫌容留吸毒罪被刑事拘留。房祖名一起涉毒的还有台湾演员柯震东。讽刺的是,柯震东2012年曾拍摄禁毒宣传片,成龙更是中国禁毒大使。

2014年上半年,因吸毒犯事的就有张默、宁财神、房祖名、柯震东、高虎。

一水之隔的日本,明星吸毒也早已不是稀罕事儿。日本摇滚团体“恰克与飞鸟”(Chage&Aska)的56岁歌手飞鸟凉(本名宫崎重明),5月被爆在东京吸食毒品MDMA(俗称摇头丸),违反兴奋剂及麻药(毒品)取缔法,住家被起出兴奋剂与MDMA共计26.73克。东京地方法院8月28日下午开庭审理这起吸毒案件,他坦承起诉罪名无误,说从1994年开始就在英国使用摇头丸,自2010年起,又陆续向毒虫购买兴奋剂。对于吸毒动机,他透露,当初医院开具的处方用药没效,因此开始服用违禁品,“现在我认为它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可怕东西。”最后检方求刑3年,全案预计在9月12日宣判。

岩城晃一、赤坂晃(光GENJI)、酒井法子、石田壹成(石田纯一的儿子)、美川宪一、井上阳水……这些相当有名的日本演艺人员都曾因吸毒被捕。

为什么娱乐圈吸毒的人多?日本一位曾经因吸毒被捕的娱乐圈人士这样分析道:

娱乐圈的人,都有种“人来疯”,是将自我的私人生活卖给了大众的人,这样的环境中,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加上周围有人吸、自己有钱买、追求快乐和放松,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娱乐圈比较引人注目,也许别的行业也有不少人吸毒,但被镁光灯聚焦的地方是娱乐圈,所以感觉上就好像娱乐圈里吸毒者多。

而在中国进行过缉毒工作的人则介绍道:1.吸毒人员年轻化是全球总体趋势;2.吸毒对吸毒人员日均收入有较高要求,上瘾的,过得好点,一般一天100~200元左右,也就是一月至少3000千(仅吸毒,生活所需、场地租借等不包);3.吸毒上瘾一般无法工作或者难以集中精力工作,即:要么财富基础好,要么收入有暴利。

从这3点看,就能理解为什么星二代容易走上吸毒之路了。有环境,有钱买,这种客观条件使得吸毒变得容易。

尽管中日两国都爆出明星吸毒的新闻,但其间很大的不同是,在日本吸毒之后,公众舆论都是谴责之声,而且一旦事发,也很难再在娱乐圈混得好。比如酒井法子,虽然泪流满面道歉,四处想找工作,但她的第一个工作竟然是北京请她去宣传戒毒。又比如三田佳子在日本是国民女演员,但她儿子吸毒后,她立即出来表示中止工作并赔偿所有损失。而在中国,则是另一番情景。观众比较容忍,而这种宽容态度是否助长了明星的侥幸心理?李代沫吸毒了,第一时间不是站出来义正词严地谴责,而是心疼,心疼他前途毁了,心疼他能不能受得了监狱之苦,心疼那么多人吸毒,为什么偏偏抓他?柯震东吸毒了,粉丝留言也多是“永远爱你等你”。吸毒后的社会舆论之不同,可谓中日两国娱乐圈吸毒现象的最大不同之处。

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泛滥

围绕大麻的争论由来已久,最近几十年里,少数西方国家已将持有大麻“去犯罪化”,但对身体有破坏性伤害且会上瘾无疑就是毒品,日本法律明确规定大麻是毒品的一种,但至今仍有因生产、持有或吸食大麻造成的犯罪行为在日本被频频曝出。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一份名为“大麻有害”的文件,指出大麻是世界上最广泛生产的非法毒品,2012年全球人口约1.19亿到2.24亿人使用大麻,其中约九分之一吸食后上瘾。长期吸食大麻会破坏中枢神经,损害心脑血管和免疫系统,增加患肺病、长期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的风险。吸食大麻后对身体的影响最多能持续28天。

有关研究人员警告说,在18岁时吸大麻很凶的人更有可能在到60岁时最终被认定为残疾;研究人员对瑞典人进行长期研究后也发出警告,吸大麻很凶有可能在老龄化的人口中造成问题。

根据联合国研究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提出的数据,世界人口的6.9%,也就是3.15亿人在2011年里至少吸食毒品一次。相较于2010年,人数增长了9%。报告称,自2008年以来吸毒者人数的不断上升是因为世界人口的增加,而“不确定吸毒者”仍然稳定在3900万人,相当于全球成人人口的0.9%。此外,该研究还强调,2011年使用药物死亡的人数高达24.7万人,与前两年的数据相近。

同时,该报告指出,前些年开始出现似乎以后还会加重的趋势是,传统毒品如鸦片或可卡因的衍生物的消耗稳定。然而,合成兴奋剂的消耗上升,甚至在互联网上可合法销售新型麻醉剂。这次报告还表示,有许多模仿非法毒品效果的新型合法“毒品”在扩散。因为警察的实验室需要时间来识别这些物质,且当做实验时,这些成分又能非常迅速地变化,所以产品制造商利用了这一漏洞来规避法律。

联合国专家指出,直到2009年年底,全球出现了166种如上述提到的新物质。而2012年年中已经有251种,也就是说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增长超过50%。研究警告说,认为这些物质无害的想法是错误的。甚至,它们比传统药物更加危害健康,可导致中毒、攻击行为和自杀行为等。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2/15499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